林徽因曾写道:“最美人间四月天,是爱,是暖,是希望”。在这个不那么寻常的四月里,你过得好吗?高一的同学,你是否已经适应了居家学习的生活,勇战懈怠,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高二的同学,面对即将到来的学业水平等级考,你是否妥善安排好了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有条不紊地向前迈进呢?高三的同学,你是否已经消化了高考延期的消息,将其化为努力的动力了呢?
也许在你看来,这个春天,你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化“危”为“机”,你亦能“韧性”生长,收获一个前所未有的自己。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聊聊“韧性”这个话题,与你分享有关韧性的概念、评估与提升。
PART
01
什么是“韧性”?
1
遭遇逆境亦能收获成长的力量:韧性
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会不可避免地遭遇一些风险因素,比如这次疫情、事故等急性事件,或者身处不良的家庭环境等慢性情况。那是不是只要遭遇这些创伤事件就必然带来负面的影响呢?在研究了成千上万的个案之后,心理学家加美齐(Garmezy)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和同事们发现了一群特别的孩子,身处糟糕的环境却依旧成长为了优秀的个体。其中有一个男孩,身处没有父亲、母亲酗酒的生活环境,朝不保夕,却始终在学业、人际与心理健康方面表现良好。也就是说,糟糕的经历不一定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有人在痛苦与失望中发现希望与力量,跨越障碍,获得成长;有人只能看到不幸,便真的只能在人生中写下糟糕的一笔。这群特别的孩子所具有的神秘力量便是“韧性”(resilience,也译作心理弹性、抗逆力、修复力等),即一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它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APA,2004)。
2
韧性作用的过程
那么,韧性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呢?“心理学家理查德森(Richardson,2002)从瓦解与重新整合的角度来看待韧性。他认为在面对生活刺激时,原本处于‘身心精神平衡状态’的个体为了继续维持平衡,就会调动起诸多保护性因素与生活刺激相抵抗。如果压力过大、抵抗无效时,平衡就会发生瓦解。个体就不得不改变原有的认知模式(如世界观、信念体系等),还会体验到恐惧、内疚等情绪。随后个体会有意无意地开始重新进行整合,从而获得不同的结果:1)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即增强了韧性;2)回复到初始状态,但失去了成长的机会;3)不得已放弃了生活中原有的希望或动机,建立起更低水平的平衡;或者4)伴随着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失衡状态。(于肖楠,张建新,2005)”从这个模型中,你有没有发现:其实,韧性可以是我们有意识选择的一种结果。
PART
02
你是一个“高韧性”的人吗?
那么,你觉得自己是一个“高韧性”人吗?
首先,请你试着用1-10分给自己评一下分。1代表韧性低,10代表韧性高。你的分数是多少呢?
然后,请你写写自己的依据,为什么你会给自己打这个分数?
接下来,请你看看以下这些影响青春期韧性的保护性因素(Carr,2013,《积极心理学》),你觉得自己具有哪些?
现在,请你重新再评估一下,你觉得自己的韧性有多高呢?你的数值会有所变化吗?
PART
03
如何提升韧性?
韧性是可以提高的
通过分析自我的保护性因素,你是否已经发现韧性不是天才独有的特质,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其实,每个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韧性潜能,还能通过很多途径去挖掘和提高韧性,但要“韧性”生长,需要付出努力。心理学家们的实践告诉我们,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对内提高自己的个人品质,对外发展属于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国际韧性研究计划IRRP(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ject)就是通过帮助学生习得“我有”(I have)、“我是”(I am)和“我能”(I can)的策略来提高韧性的。
我有
(I have)
发现外在支持与资源,如学校、家庭、社区、同伴等。
我是
(I am)
发现个人的内在力量,接纳自我,提高自尊与乐观感。
我能
(I can)
发现和培养人际技巧、情绪管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一边拥抱当下,一边积极改变
那么,在第二部分自我韧性的评估中,你是否已经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内在力量与外在资源了呢?古语有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痛苦”或“挑战”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常想一二”,一边拥抱当下,一边积极改变,在不断的挑战中,提升自己。
拥抱当下:发现积极元素,体验积极情绪
你有玩过前一阵子在网上很流行的快乐源泉小瓶子吗?如果细细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可以带来积极情绪的事物。也许是与朋友的对话,也许是家中可爱的宠物,也许是好吃的美食,又也许是在学业上取得的点滴进步等等。积极发现,好好体验这些幸福时刻,你会发现这些内在的幸福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在逆境中保有前进的希望与力量。你还可以通过网络记录、手账描绘等方式记录下来,时时重新体验这些美好,激发自己的积极情绪。
即使在逆境中,也并非全是黑暗,试着努力去发现当下困局中的积极因素,也许是来自自我的积极能量与资源,也许是来自外在的友善支持,你会发现有了对当下状况的接纳,就能带来更多对现实状况的觉察,更丰富的觉察会为你带来更多的选择,也就带来了改变的希望。
积极改变:提升自我品质,发展社会支持
现在请你再次回头看看第二部分的保护性因素列表。其中的确有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还有不少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因素,比如我们可以学习更灵活的应对技能,我们可以改善对于自我的评价方式,我们还可以发展健康的人际交往网络......把你觉得有可能改变的勾选出来,然后想想,自己最希望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品质?当下最需要的又是哪些方面的能力呢?在顺境中,我们可以积极储备自己;在逆境中,我们更可以借此提升自己。请你从中挑选一两项,作为自己当下积极改变的努力方向。通过文献检索、观察模仿、与人探讨、积极实践等途径来展开自己的改变之旅。你会发现努力迈出的一小步会为自己提供更多机会创造出新的积极体验,就会带出之后不断前进的很多步。
也许你此时正在与倦怠与拖延作斗争,这将会是收获自律的开始;也许你此时正身处焦灼的人际冲突中,这将会是重整健康人际关系的开始;也许你此时正因为生活中的诸多不确定而倍感焦虑,这将会是打开无限可能的开始。
愿珍惜所有
“韧性生长”
等到重归校园
我们一起迎接新的风景
参考资料:
●高隽:《挫折与韧性》讲座稿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5期)
●Carr著,丁丹译:《积极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
●沈之菲:《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
●《糟糕的童年为何不曾将我打倒?|关于“修复力”的秘密》,KnowYourself微信公众号(2017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广宗法院举办心理健康辅导为干警减压
硕士论文:照片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
增强心理韧性 适应疫情“新常态”
【心理健康】积极心态如何提升心理韧性
夜思丨疫情期间,我们的心理韧性提升了?
心理韧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疫情期间,我们的心理韧性提升了?
【关注心理健康】年轻职工如何增强心理韧性
美国民间捐赠助中国抗击疫情 世界人民和中国在一起
关注 | 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加强生命安全教育
网址: “非常”四月,“韧性”生长丨上理工附中“抗击疫情”心理健康辅导(九)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5492.html
上一篇: 如何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 |
下一篇: 哮喘儿童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