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夜·思丨提升心理韧性,在困境和挑战中成长

夜·思丨提升心理韧性,在困境和挑战中成长

面对人生逆境,有的人会陷入emo,有的人会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极端;有的人却愈挫愈勇,击倒后能重新站立起来,甚至因此变得更为强大。后者通常被视为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也称心理弹性,是指在遇到困难、逆境、创伤、灾难等重大的压力源时能够良好应对的心理能力。心理韧性水平较高的人,能够通过使用个人资源、优势或其他积极的心理资本(如希望、乐观以及自我效能),成功解决困境与挑战。

心理韧性被认为更多依靠习得。人们不将危机或困境视为难以解决的麻烦,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学习经历,将解决困难看作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机会。

对于我们社工来说,既需要让自己习得心理韧性的能力,还需要把掌握的方法运用到服务过程中。比如社工经常在儿童青少年工作中开展抗逆力小组,就属于提升心理韧性的服务。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教授彭凯平认为,心理韧性可以分为三层能力:第一层是复原力,即遇到危机、挫折、冲突、压力后迅速恢复正常心理状态的能力;第二层是耐磨力,即面对较长时间的压力挫折的耐受能力;第三层是创伤后成长,即在创伤后反而发生了积极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功能提升。

彭凯平教授提出个体心理韧性提升的三大路径:

一是提升自我效能感。方法有:做出成功的模样;被成功者接纳;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模拟实战;积累成功等。

二是培养成长型思维。方法有:关注进步而非结果;积极沟通;改变认知习惯;从负面体验中吸取成功的经验等。

三是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方法有:体育锻炼;自我挑战;目标想象;正念冥想;积极心态;有效休息等。

内容整理:社工君

END

责编:周佩滢

制作:谢霄

审校:闫薇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赞”和“在看”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提升你的心理韧性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困境儿童心理韧性提升实践计划圆满完成
夜思丨疫情期间,我们的心理韧性提升了?
彭凯平:如何提升心理韧性,收获幸福人生?
当代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与发展
导师心锦囊 | 助力提升心理韧性,可以这样做!
心理系,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知识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心理韧性
你的“心理韧性”,决定你的人生上限

网址: 夜·思丨提升心理韧性,在困境和挑战中成长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550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谭淑平:要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心理“
下一篇: 为什么养红嘴蓝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