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良性互动?如何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哪些亲子语言技巧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初为家长,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上海赫德双语幼儿园是一所采用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幼儿园,本期外滩公开课,我们请来这所幼儿园的园长、义格教育集团学前部学术总监Angela Tung女士,为大家介绍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关键的第一步: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主讲 | Angela Tung 编辑 | 陈滢心
整理 | 金鑫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聊聊社交能力和亲子关系。首先,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主修生物化学;毕业后在实验室做有关蛋白质分析的工作。
结婚怀孕时,常听其他妈妈朋友们说起Montessori 学校,那时因为是第一次当妈妈,所以也没听过,就相当好奇,跑去参观了好多学校,参考了好多教学法,可是最终还是被蒙特梭利的教学法深深吸引。为了更加了解蒙特梭利教学法,我当时就决定报名参加美国蒙特梭利的培训班,从此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
现在我来分享我对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看法和心得,这个话题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不仅仅是因为目前很多家长都只有一个孩子,还有就是家长们也都意识到除了学业上的表现,孩子们的情商也是很重要的。为什么我们会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除了孩子的学业发展、体能发展,我认为社交能力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
人类是群体动物,我们如何在群体内和他人沟通,表达自我的想法、意见,对我们人生是有很大影响的。身为父母,除了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这些,家长们可能也很想知道在学校以外的时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认为我们要优先考虑孩子的年龄,如果是婴儿时期,家长可以做到的有:
第一,多和宝宝说话,当宝宝哭或发出声音的时候,可以和他说话,这样除了可以让他多听你的声音,还可以激发他和你互动的欲望。
第二,多给宝宝拥抱和亲吻,这个时期的宝宝很需要身体的接触,千万不要担心给他过多的关注。
最后,记得保持冷静,有时宝宝大哭,因为我们不知道原因,就会觉得烦,这样抱也不是,那样抱也不是,可是宝宝是可以感受到你的心情的。在这个时候,我建议可以找个身边的人换手一下,自己深呼吸,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后再面对宝宝。我们的情绪可以感染到宝宝,因此首先要自己调整好再用积极快乐的情绪感染宝宝。我们希望给宝宝的环境是非常和谐与快乐的。
接下来,等到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大概一岁半到两岁半左右,孩子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也能遵从简单的指令,可是还不是常常会与人分享。有这个年龄孩子的妈妈,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组织小型的聚会playdate,这时期的孩子其实很喜欢follow rules(遵守规则)。家长们也可以告诉自己的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用语言表达,不能用打人的方式,还要尊重别人的身体以及热爱小动物等等。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也别吝啬应给的鼓励与支持, 不过不要过度赞美。
等到孩子再大一点,到了他们可以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我们家长可以帮忙鼓励孩子拓展他们的朋友圈,包括参加各种的社交活动(例如生日会),教他们使用恰当的措辞说出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人互动,比如分享玩具或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就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因为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我们大人的一言一行。所以这里建议家长不要当着自己的孩子大声争吵,家长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礼貌和方式。
现在有部分家长看到孩子哭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说“不要哭!”其实,作为家长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情绪,接着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比如,当你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时,首先应该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你被打了很疼,所以会哭对不对,妈妈理解你),让他了解对方的感受(但是你这样打对方,他也会很疼,是不是),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为孩子提供正向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如何欣赏其他人的长处,让他们了解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提供机会给孩子去展示他们的优势优点和才华,同时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鼓励并赞赏其他小朋友的优点和积极表现。
我还是必须说,如果希望孩子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一定要从我们父母本身做起,如果您和孩子有良好的互动、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能直接帮助孩子提高表达情感的能力和社交能力。作为父母,可以采用很多方式来直接或间接提高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尊重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安全感,让孩子知道你是在乎他的等等。让我来慢慢和你们分享。
第一点,给孩子机会去参与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任务
最简单的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别忘了多给孩子机会参与适合他们年龄可以帮忙的事情,像帮忙准备晚餐、整理房间、浇花、喂宠物等等。这可以让孩子觉得他是被爸妈所信任的,而且这样做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二点,对待孩子像对待你最好的朋友一样
花时间陪孩子说说话和孩子聊聊他学校里有趣的事,和她分享你上班的一天,有时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idea,也别忘了利用这个时间和孩子说你有多爱她,抱抱她,身体上的接触和表达你对孩子的爱,会让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更近一步。
我相信今天晚上一定有很多平时都很忙的爸爸妈妈,我常常会听到他们对自己陪伴孩子时间太少而感到愧疚,我想和这些爸爸妈妈说,只要你有心,孩子就能感受得到。还有就是我们可以重质不重量,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放下身边的手机、电脑,就算只是陪孩子念一本书,他们还是很开心的。
第三点,引导孩子用批判性思维来解决问题
我们指导孩子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步骤解决问题:
1. 问题是什么?
2. 你能做什么?
3. 如果…会发生什么?
4. 选择一个解决办法
5. 方法有效吗?
如果您的孩子年龄比较小,第三和第四个步骤就可以省略了, 举例来说, 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公园玩, 捡了一些叶子, 回家后, 孩子希望把他捡的叶子找个方法展示出来,他最后想找张纸把叶子贴起来,可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做, 我们就可以问他 “有什么问题吗?”孩子说“我想把叶子贴起来”我们可以问“那你觉得有什么方法是可以把叶子贴到纸上的呢?” 孩子可能就会想到需要有粘性的东西, 或者他会想起有看到别人用过,他会说, 胶水、 固体胶或胶带。
年龄小的孩子,他们学习处理问题的能力大部分是靠着经验的累积,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对问题做分析和反思,达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通常也已经比较有耐心了,我们可以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去给她们思考。
我可以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骑自行车时卡在泥巴里骑不动时,开始他可能会使劲用力的往前骑,再来他可能会请爸爸妈妈或别人从后面推他,也有可能会自己下来自己推,不管孩子最后是用了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都引导孩子做个简单的反思,例如, 别人帮你推有用吗?如果爸爸妈妈刚好不在你旁边,你会怎么办?如果要培养孩子有批判性思维,各位爸爸妈妈可以养成把问题丢给孩子的习惯,不需要马上就给孩子答案或解决方法。
第四点,帮助孩子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帮助孩子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有助于孩子重复你所期待的行为,9岁以下的孩子只能听懂比较具象而且简短的指令,像是(“max,你在午饭前没有洗手,请去浴室洗干净双手。”),将错误行为引导为正确的举止(“麦克,你在书上画画,其他孩子就不能使用了,请你擦掉这些标记。”)
在我们幼儿园里,早到的孩子会帮忙老师整理环境,像是折毛巾或削铅笔,我们让孩子知道他做的事可以直接影响到待会上课时的方便;在工作时间中,我们也期望孩子能自动自发地整理教室,使用完的教具一定要归还原处, 我们的孩子都知道这样做,是为了方便下一位孩子的使用。
家长可能觉得要解释这因果关系有点麻烦,或觉得孩子不能理解,可是我深深感觉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大家不在意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所以如果从小就把这个意识提高,让孩子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是会对身边的人造成影响的。
第五点,忽略无害的不恰当行为
当发现孩子言行不当时,父母通常在情急之下会责骂孩子,这样有时反而会刺激孩子渴望被关注的欲望。如果你忽略无害的不恰当行为,你的孩子就越少会重复犯错。我们尽量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减少责骂,家长这样做,会对孩子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当然,这一规则只适用于非破坏性的行为举止,有害的行为举止还是绝对不容忽视,危险的行为也是必须马上禁止的。
除了忽略孩子无害的不当行为,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这样的行为转化为可接受的替代行为,如果孩子行为不当,我们可以转移孩子在错误上的注意力,并带着她投入到新的活动中。给孩子提供第二个选择,而不是告诉她不该做什么:举个例子说,带着孩子去超市时,孩子一直想动玻璃瓶装的饮料,我们可以说“Mary,把玻璃瓶碰来碰去是不安全的。请你帮我挑选作为今天点心的苹果吧”。
第六点,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独立的个性,也可以保护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如果你命令孩子帮你打扫房间,可能会引发争吵。就算她愿意,也是心不甘,情不愿。最好就给她两个选择:比如说“我们要打扫房间了,你想收拾餐盘还是收拾玩具呢?”你把选择的权利给他,让她自己做选择,这样您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得到尊重了,也会很愿意把他选择的工作做好。
同样的,他也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还有就是教导孩子学习等待延迟满足,例如,最简单的,孩子让家长帮忙倒水喝或者是要玩具,特别是老人,家长马上就答应他了,这样容易造成孩子自我为中心,特别是小年龄段,可以和孩子说,好的,让我把手上的事情做完再帮你做,让孩子等个几分钟,学会等待,这样能发展出孩子的耐心,在长大的社交中不会自我中心,我要什么就必须马上给我,没那么霸道。
以上我提了很多方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可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达成的,就是我们对待孩子时所使用的语言技巧,还有态度。之前不管是我在美国的培训师,或是看过的育儿书上,都会告诉我尽量不要和孩子说 “不”,尽量用正向的文字来表达你想说的话, 最好是不要有用带有任何负面的词。
其实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例如,要说“请走路”,而不是“不要跑”,我会说,“请让小草长大”而不是“不可以拔草”,还有“请用室内声音说话”,而不是“说话不要这么响”,“请排队,而不是不要插队”等等。
这些听起来觉得意思相同的话,却能给孩子很不一样的感受,之前我对这是抱着半信半疑,或是觉得应该不会差这么多吧的心态,可是在我教室里,马上就可以看到正向语言的积极作用(power),例如说,我们老师在上Circle time的时候,有些孩子已经坐好,有些孩子还没坐好,我们老师不会去说还没坐好的孩子,我们会说,我喜欢Angela坐好的样子,你就会发现,其他孩子就会自动调整他坐的样子,孩子多喜欢被夸奖的。
还有,很多时候,家长都喜欢测试自己孩子知道数字,或字母,每当孩子说错的时候,我常常都会听到妈妈说,这怎么是5呢? 我更希望家长的态度是,5是这个,那这个是几呢?这样就可以免除语言里有负面,比较或责骂的感觉,孩子也会比较愿意继续和爸爸妈妈再做其他的游戏。不管是在和学生或和自己孩子说话,我都常常注意自己所使用的语言,这些都是可以促进良性关系发展的小技巧,这些小技巧却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我建议包括和我们自己和老公老婆说话时,如果可以多花点心思在语言的表达上,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吵。
还有一个常常会发生的情形是,你希望孩子去做一件事,孩子问你“为什么要我去做?”,然后你说 “因为我说的”, 我相信很多家长一定都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当我们在和孩子说话沟通的时候,最好把事情的缘由或理由说给他们听,这样他们更可以接受也更乐意去做。如果你只是说因为我是你爸爸或我是你妈妈,你就必须去做,孩子会感觉你只是想控制他,做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你可以花点时间把前因后果说给他听,他就会欣然接受,下次他说不定会自己主动去做呢!
给予明确赞美
还有我相信很多家长一定都听说过赞美孩子时要给明确描述的内容,我还是想和各位爸爸妈妈再说明一下,有意义的反馈有助于培养自信心,无意义的赞美反而是多余而且无助的。爸爸妈妈在赞美孩子时要确保赞美清晰明确并带有描述。例如“Anna,你在玩娃娃之前能记得打扫自己的房间,真是太棒了。”而不是简单地说“太棒了”。
也不应该只关注结果地说,“这幅画真美”,而应该注重过程地表扬,“妈妈看到你在绘画时付出很大努力,尤其是在运用蓝色涂料时。”这样的描述很实际而且孩子知道你有在关注他而且他会知道下次该如何做可以更好。
因为现在开放二胎了,我相信大家以后一定也会遇到很多有关兄弟姐妹之间的争执问题,如果家里有2个孩子以上, 我建议妈妈或爸爸有空时可以带着一个孩子独立出游,这样可以让哥哥或姐姐不会觉得弟弟或妹妹抢了爸妈对他关注,反而回家以后更愿意和弟弟妹妹分享。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处理亲子关系时, 能把真实的你展现在孩子面前, 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所以,当你把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孩子面前, 孩子知道我的爸爸妈妈是可信任的,可依赖的,还有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他最大的粉丝,会永远支持他。
这也是作为父母我们如何建立和孩子之间的信任, 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的最好途径。当孩子们可以完完全全接纳并欣赏真正的自己,他们长大后会很自然而且很有自信地表达自我,并认可自己的想法,对于peer pressure 同伴带来的压力也会有抗压力(比如他的同学一起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的时候,他不会迫于压力而参与他们),孩子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有责任感。
最重要也想和大家说的是, 各位爸爸妈妈们, 你们是自己孩子的第一个朋友, 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是孩子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关系,我认为孩子只有在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才能自信地与他人交流、互动,进而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所以如果您希望孩子能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就请你们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做起!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有个美好的夜晚!
Q:我有一个快四岁的女儿,在幼儿园总是小心翼翼的,要怎么改变呢?我希望她在学校放得开。
A:我不清楚的是,这个孩子她在幼儿园已经是第二年了吗?还是刚刚入幼儿园呢?小孩子在家里比较放得开,这是正常的,因为家里就是他最舒服、最可信任的地方。如果希望她在学校放得开,我建议可以跟老师沟通一下,或者在家里的时候也可以跟她聊一下,你学校有没有认识什么朋友啊这些。
不过三到四岁的孩子,他们有时候并不见得一定很喜欢和大家交往,不一定很会社交。有些小朋友他喜欢独自做自己的事情,在角色扮演游戏的时候,有些人进入状态比较慢而有些人比较快,所以只要他在家里很活跃,或者他跟很熟的人都很好,那我觉得就不用太担心。
我能够理解很多家长觉得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到学校以后就希望他玩得特别开心、和大家也都可以相处得特别好,可是有时候我们还是要尊重孩子本身的个性。
Q:我们理解中的蒙氏教育,有利于培养小朋友专注力和自立能力,会让调皮的孩子安静下来,但是否本身安静的孩子会越来越内向呢?
A:蒙台梭利是不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的,这是不会发生的事情。因为在蒙台梭利我们是混龄班,班里有各式各样的小朋友,是非常有他利于社交能力的培养的。
我自己的女儿就是非常内向的一个孩子,她也是从小就在蒙台梭利幼儿园长大。在她三岁的时候,我也曾经担心过这样的问题,大家都在工作的时候,她会拿自己的工作跑到没有人的地方去做,为了这事情我也是担心了很久。
那时我在美国老师就跟我说:“你一定要了解和尊重孩子自己本身的天性,社交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这只是他的一个工具”。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在培养的同时我们一定也要尊重孩子自己本身的天性。如果孩子本身就比较内向,喜欢自己做很多事情,我们就没有必要强制他去社交。
Q:如何培养小朋友的批判性思维?
A:我相信大家平常都会给孩子读书,其实很简单的就是在读绘本的时候,最好是一本新的绘本,当然旧的也可以,先不要让他们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一边读一边跟他们讨论一些问题。
我举个例子,像白雪公主这个故事,讲到她刚吃了毒苹果的时候,那我们就可以问孩子,如果白雪公主没有吃这个苹果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她吃了苹果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些我们都可以跟孩子去分享、去讨论。
还有读完故事以后,你可以带头先说:唉,我觉得这个故事的哪个地方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怎样怎样的原因,然后也让孩子有机会去表达他自己的想法,你们也可以互相评论对方的想法。总之要用不同的思路让他们多去动脑筋、去想问题,而且要让他们知道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
Q:孩子在蒙氏幼儿园,总是游离在角落,不会和老师沟通,这样好吗?
A: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让孩子主动去找老师给他安排工作,这样是不好的。你要看他是真的在角落画画,还是在偷偷地观察,他可能还没有对这个环境很熟悉,或者是想在观察别人在做什么。我并不建议问孩子你今天都做了什么啊,你要是不知道做什么的话,就要去问老师,我觉得这个事情不需要太心急的。
Q:如何对孩子在体育比赛或学业竞争中进行输赢教育?
A:在运动会的时候大家都会想我一定要跑得很快,我是不是跑得很快这些,我们希望给孩子的一个想法是:输跟赢虽然对你们来讲很重要,并且我也能够理解,但只要参加了、尽了全力就好。这一次你赢下一次可能是他赢,这一次你输了下次还有机会会赢。
总之是不要让孩子有很重的得失心,尤其在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当然比较大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我要努力工作去争第一(I need to work hard to be NO.1 or something fine.),但在小的时候,不要让他们有那么重的得失心。
有时候在体育比赛的时候,如果是得失心比较重的孩子,你就可以让他们参加团体性的体育运动,比如说像足球、篮球等等,这些是需要靠团队才可能去赢得比赛,让孩子学习如何跟其他的人一起互动,帮助他们的团队去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过程也会帮助孩子学习到很多。
Q:对于正处于自我意识、物权意识比较强烈阶段的小孩子,有时候不愿意分享,还会动手推人打人,该如何引导呢?
A: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就买两个一样的东西吧。根据我的经验,他们在建立物权意识的时候,都很喜欢有属于自己东西。但如果两个孩子年龄相差比较远的话,就不需要;可是如果两个年龄都比较小而且都很接近,那我建议你就买一样的东西给他们,让他们清楚这个是你的,这个是他的。
在他们去抢的时候,你也要分清楚这个不是你,这个是他的,就算是小的去抢哥哥的,也不要跟哥哥说你一定要让妹妹的,因为如果那样说会伤害到哥哥,然后哥哥也会觉得说妈妈怎么都不站在我这边呢?我自己的经验谈,我觉得就干脆就买一样的东西,然后各人各人的都要分得很清楚,绝对不要偏袒。
相关知识
失去宠物或会引发孩子心理问题,父母要重视
育儿篇 |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独立性?大多数父母还不知道
【情感心理】孩子有心事 为何不跟父母谈
孩子对父母冷漠无情形成原因
3大方面开发宝宝的社交能力
科学研究:和狗狗一起成长的孩子能够发展出更好的社交能力
养狗狗可以提升自闭症孩子的社交能力吗
原创 父母问:矫正孩子不良习惯需要多长时间?
我家可以养狗嘛?养狗狗对提高孩子社交能力有帮助嘛?
要教给孩子的50个礼仪常识~40养宠物讲公德
网址: 希望孩子社交能力好,父母要“会说话”!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9861.html
上一篇: 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竟然如此简单 |
下一篇: 增强开放意识,提高社交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