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传统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类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动物权益的关注,一种新的伦理观念逐渐兴起,那就是动物同情论。动物同情论者认为,人类应尊重动物的生命,以“慈悲心”、“同情心”、“善心”来对待动物,反对虐待、残杀动物。直到今日,动物同情论依旧对动物保护有重大影响。
动物同情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思想家洛克、印度圣哲甘地、美国思想家贝弗和德国哲学家康德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人为什么要同情动物?因为人类能够将自己的感受转移到动物身上,理解它们的感受和需求。这种能力被休谟称为“移情”。然而,休谟也指出了移情存在的局限性,认为我们对动物的移情可能相对有限。
尽管动物同情论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它仍然为我们理解动物同情提供了重要的思考角度。休谟同时认为,同情心是人类道德的基础,人们“有义务按人道法则文雅地使用这些动物”。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达尔文,作为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也强调了对动物的保护和尊重。
总之,动物同情论是西方动物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类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和尊重。虽然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但它仍然为我们理解动物同情提供了重要的思考角度。
打破次元壁!一键定制你的专属AI国漫女神真人写真,点击立即生成,限时免费→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西方动物伦理浅析动物同情论及其影响
西方动物伦理浅析动物同情论与人道法则
【汤明洁】从权力技术反思动物伦理困境——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王林亚︱解放动物何以可能?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孙江】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看动物权利的理论基础
城市流浪动物问题伦理剖析.doc
钱永祥 | 人性的镜子:动物伦理14讲
人性的镜子 动物伦理14讲
非此即彼,二分思维模式下的动物伦理该翻篇了! | 观点争鸣
动物权利论的要害是反人类
——评邱仁宗《动物权利何以可能?》
(赵南元)
网址: 西方动物伦理浅析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同情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60630.html
上一篇: 试谈“克隆”技术与伦理观念 |
下一篇: 云南昆明圆通山动物园惊现猴子强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