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的繁殖生产不同品系、不同种群有不同的繁殖方法,适宜的繁殖方法是保证小鼠质量的前提。一、种鼠种鼠可由外单位引入,也可由本单位自己保种。引种小鼠必须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有完整的资料,包括种群名称、来源、遗传基因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等。进入生产的种鼠要经过挑选,即选种。选种在小鼠离乳时进行初选,种鼠应符合该品系的遗传学特征, 无变异。双亲体质健康无疾病, 活力强。初选时按健康标准一般选留 2~ 5 胎的仔鼠,适当延长哺乳期到 23 天,然后雌雄分开。同时做好记录。在育成期中出现异常者应立即淘汰, 同时应适当控制营养, 以防种鼠过度肥胖, 影响配种。配种前按健康标准和生殖器情况进行定选。小鼠初配的适龄期为 60 ~ 90 天。应选择体质强壮、活泼、被毛紧披而有光泽、尾肥嫩粉红血管明显、眼鼻无异物、无外伤肿胀溃烂、外生殖器发育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作为种鼠。二、繁殖方法将种鼠按事先定的配种方案置于繁殖盒中,建立繁殖卡。配种方案因小鼠的种类品系不同而不同。广义的繁殖如大群生产,有两种方法: 1. 长期同居法: 又称频密繁殖法, 此法在管理上较简单, 可减少疾病传染机会。采用将 1 只雄鼠与 1 只雌鼠同居。在雌鼠分娩后几小时内可再行交配受孕。一般情况下每只雌鼠每月可产 1胎。这样可充分利用小鼠的繁殖能力( 特别是利用雌鼠产后发情)。由于雌鼠边怀孕边哺乳负担过重,应注意加强营养。 2. 定期同居法: 又称非频密繁殖法。将1 只雄鼠与 6 只雌鼠编为一繁殖单元。每周向雄鼠笼放入 1 只雌鼠,即依周次使雄鼠与 1 只雌鼠同居,同时将受孕雌鼠提出,置单笼分娩、哺乳、离乳, 以此类推。每只雌鼠生产周期为 42 天, 比长期同居法要长。但便于有计划供应和生产,而哺乳仔鼠又得到充分的营养,仔鼠发育好,离乳时平均体重较前法重 1~ 2g 。这时,要经常检查种鼠的生殖能力,及时淘汰受孕能力低种鼠并增补新种。三、不同类型鼠群的繁殖 1. 近交系的维持和生产繁殖用原种小鼠必须遗传背景明确, 来源清楚、有完整的谱系资料, 包括品系名称、近交代数、遗传基因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征等。引种小鼠应来自近交系的基础群, 以2~5对同窝个体为宜。小鼠近交系一旦育成,应按保种的有关规定,维持其特定的生物学特征的稳定,保持其基因性同一和基因纯合性。近交系小鼠的维持和生产包括 4 个群。生产过程一般是从基础群移出种子,经扩大群扩增后,建立生产群,由生产群繁殖仔鼠进入供应群。基础群: 严格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 用基础平行线系统保持品系的种源, 为扩大群提供种鼠。在繁殖过程中一般保持 2~4 个平行谱系分支,在4~7 代时进行一次修饰。每个谱系分支上, 保留 7~ 12 个繁殖对,留种的同胞兄妹保持相应的数量及与原品系相同的特性。应保证小鼠不超过 5~7 代能追溯到一对共同祖先。(2 )血缘扩大群:种鼠来源于基础群,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繁殖。用来扩大群体个体数量, 为生产群提供种鼠。血缘扩大群应设个体繁殖记录卡, 本群小鼠不应超过 5~7 代而能追溯到其在基础群的一对共同祖先。(3) 生产群: 随机交配, 用于生产供实验用的小鼠,经4 个世代繁殖后即可淘汰。生产群种小鼠来自基础群或血缘扩大群。为了便于控制随机交配不超过 4 个世代, 可采用挂指示牌的方法:从扩大群来的种鼠 F0 代挂白牌, F1 代挂
小鼠的繁殖生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小鼠的繁殖生产
小鼠繁殖生产.doc
小鼠繁殖
如果小鼠繁殖遇到困难,该怎么办?
小鼠繁殖饲养
浅谈实验动物小鼠的繁殖
小鼠繁育/繁殖注意事项
小鼠鼠繁殖
小鼠的繁育技术
小鼠交配繁殖常识及注意事项
网址: 小鼠的繁殖生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80906.html
上一篇: 老鼠猫狗繁殖速度怎么样 |
下一篇: 官宣:巴黎治鼠失败!你知道老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