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最近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了。
随便翻一翻朋友圈,都能看到许多晒自己宠物的人:
一夜之间,忽然大家都猫狗双全了……
甚至还拥有了鸟。
连我每天吐槽朋友圈晒娃的朋友,都已经沦陷。沉迷给鹦鹉刷笼子,伺候洗澡,不可自拔。
没有宠物的人,甚至都不得不悲恸地哭嚎几句: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宠物越来越重要,是因为它所弥补的东西人们越来越缺乏:可靠的温暖、专注的陪伴……
甚至,生活的幸福哲学。
最近看到别人分享了一本书,是英国哲学家John Gray的《猫科哲学:猫与人生的意义》。
他的猫Julian于2020年初去世,于是他把和自己猫咪朝夕相处的观察发现,总结在了这本书中。
书中,他从猫咪哲学谈论了大多数人的生活,为我们展示了猫与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也给出了猫面对爱和依恋、死亡、道德和自我等重大问题时,富有智慧的答案。
书的中心思想便是:人总是在想象中为痛苦寻找虚无缥缈的意义,而猫只为感受和经历而活;猫以一种未经审视和定义的方式生活;猫更能适应变化,并且拥有不可动摇的“无畏欢乐”能力。
这样一看,网络上流行的“猫塑”、“狗塑”,并不是毫无来由,也许被塑造的对象,正是那些拥有小动物闪闪发光品格的人。
很值得我们学习,不是吗?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Sue。
“铲屎”
教会我的人生道理
Gray在书中总结了猫的幸福的关键:
比如第一条,猫生活在当下。而人类生活在(想象中的)未来。吃好每一个小鱼干、睡好每一觉是猫的目标。
读者 @嘿嘿咪 也观察到:
“我家帅气的黑猫简直职场爱豆,zqsg(真情实感)pick了!具体表现在:
1)外表帅气,超会社交,自信满满;
2)随叫随到,执行力强,绝不敷衍;
3)逗猫棒、猫树、吊床、泡沫球等等,给啥任务都能玩的转;
4)善于向上管理,目标明确地引导铲屎官的行为;
5)虽有野猫体魄,却是家猫性格,外圆内方的典范;
6)热爱运动,身材健美,每天都要上跑步机做有氧。”
猫的幸福哲学第二条则是,猫不会制定“未来计划”,猫不认为自己需要做到什么然后才能幸福。对猫来说,没有受到直接威胁时的状态,就是幸福的。
反观人类,我们总把幸福看成“是一个目标”,是一种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接近的东西。接收到的各种讯息,社交媒体上的环境,都把幸福定义为“将来时”。这使得我们不断提高幸福的标准,也不断在求而不得的路上奔波着。
也许也是因为,猫服从自己的本性。人则压抑自己的本性。
@老于:
“我的猫天天在窗台上看着窗外,寻求自由,弄的我还挺内疚。”
@招财猫:
“我家猫咪教会了我处理亲密关系的法则:
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独处时和自己玩得很好,相互陪伴时珍惜彼此,被给予时要表示感谢咕噜咕噜给予正面反馈,不接受任何强迫亲密行为,做错事要勇于认错低头,被伤害的时候赶紧跑,翻窗户也要跑。”
其实不只是猫,平时从未被冠以个性之名的狗狗,也有着类似的“狗生信条”:
@球儿:
“我家狗子有乳腺肿瘤,去医院做手术后住院。第一天自认有主人撑腰对所有护士凶,绝食;第二天发现形势不对自己还被关着,犯傻;第三天已经开始讨好护士。什么都不重要,活在当下最重要。”
也许与宠物的关系并不像我们设想中那样,我们为它们提供了一切物质,照料着比自己弱小的生命。其实,它们远比我们的想象的强大,也教会我们更多,就好像Gary总结的那样:
人焦虑。猫不焦虑,除非猫受到威胁或者身处陌生之地。
人被语言控制。猫不被语言控制,猫只依赖自己看到、嗅到、听到、尝到、触摸到的东西。
猫享受自己拥有的生命,并因生命本身的感觉而感到满足。人寻求从存在的痛苦中解脱。
在最后一章《猫和生命的意义》中,Gary甚至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想法:“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好生活不是被选择的,而是被发现的。”
人类是一种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寻找“替代品”的自我分裂的生物。
生活其实是被偶然塑造的,感情则是被身体塑造的。而我们以为自己正在努力的大部分的生活,其实都在使我们分心,忽略这个事实。
“好生活不是你本可能过或还可以过的生活,而是你已经拥有的生活。在这里,猫可能是我们的老师,因为它们不会想它们不曾有过的生活。”
对猫来说,幸福只是他们的自然状态而已。
宠物教给我最重要的事
停止寻找生活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他们身上习得的,就是放弃寻找每一件事的意义。
人类总试图从任何事情中寻找意义,而恰恰是这种行为 ,将当下变得“失去了意义”。
仅引用观点,不代表认同演员
Gary认为人应该向猫学学,他们从不追求幸福。书中列举了十点人类可以从猫身上获得的品格,这些也许会是帮助你享受生活的最终奥义:
1、不要试图说服别人保持理性
试图让人理智就像教猫成为素食者。人类用理性来支持他们相信的东西,却很少去查证他们相信的东西是否属实。如果他人的不理性行为使你沮丧或威胁到你了,尽早远离。
2、抱怨“没有时间”这件事很蠢
如果你总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那一定是你不知道如何度过每一天。做对你有好处的事,做你喜欢做的事。这样生活,你会有很多时间。
3、别在痛苦中寻找意义
不快乐的人通常会在痛苦中寻求安慰,这样的风险是会把“受苦”变成生活的意义。不要执着于遭受的痛苦,更要避开那些执着于痛苦的人。
4、试着对他人冷漠一点,你没有义务喜欢他们;
没有什么比普世之爱更有害。冷漠一点,这可能反而会变成善良(想想猫是怎么对你的)。
5、放弃寻找幸福,然后幸福就会找到你
人永远无法靠追逐幸福而幸福,因为你不知道追逐的东西是否会让你快乐。相反,做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情,你会获得对幸福一无所知的快乐。
6、过生活不是写小说
如果把生活当作一个故事,你总会试图去撰写脚本。但是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如何结束,或者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把脚本扔掉好了。还未书写好的生活比你能编出的任何故事都更值得过。
7、不要惧怕黑暗,许多珍贵的东西藏在黑夜里
我们总被教导在行动之前先想一想,一般来说这是很好的建议。然而根据当下想法采取行动也只是遵循了一些未经审视的陈旧哲学。有时候,跟随那些阴影中微微闪烁的印记也是不错的选择。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把你引向何方。
8、为了睡觉的愉悦而睡觉
如果你觉得睡觉是为了在醒来时更加努力地工作,那真是一种悲惨的生活方式——睡觉是为了快乐,而不是为了利益。
9、小心那些承诺要给你快乐的人
那些声称要给你快乐的人是为了减少他们自己的不快乐。你的痛苦会变成他们的必需品,因为没有痛苦,他们就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不要信任那些说他们为别人而活的人。
10、如果实在不能像猫那样生活,活成人样也挺好的!
像猫一样生活意味着除了生活之外别无所求。这意味着过上没有慰藉的生活,大部分人都无法承受。
如果做不到,就在平凡的生活中迷失自我吧。浪漫爱情的兴奋和失望,对金钱和野心的追求,政治的游戏和新闻的喧嚣很快就会消除任何空虚感。
发现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难以轻易容许一个陌生人深入内心,却越来越不介意毛孩子们走进自己的生命。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身上独特的魅力,使得我们互相吸引,互相陪伴。
996的一天过去,打开家门,它欢脱的小身影由模糊变得清晰,为它加粮添水,陪它玩耍,或者仅仅坐在沙发上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一切孤独和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每一个清晨被他们暴力唤醒,每一个深夜的emo时刻,他们都在手边:
@Meredith:
“以前不喜欢猫,陪朋友去领养,却被逗比路选中了我,抱着不然这家伙可要被安乐死的心态收养了。没想到它成了我的缩小版,很多小习惯都和我一样。
一起在打雷的时候抱成一团,躲被窝瑟瑟发抖;冬天它在我脚边,从此我再也没有凌晨被冻醒。逗比路,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超爱超爱你。”
不论是宠物还是人都生活在社会和家庭构成的单元里,彼此依存,建立关系。
我们和社会框架相处,产生的擦伤需要宠物来治愈,宠物则在无形中担负起了给整个家庭增添爱的责任。尽管有时,在它眼里,你可能只是个每天都来烦它的怪阿姨,怪叔叔。
而一边默许它的小性格,一边欣赏它最本真的样子,则是我们对于它的付出能给予的,最大的回馈。
正如《猫科哲学:猫与人生的意义》建议的:“猫是为了生活的感觉而活着,而不是为了实现或不实现某种东西。
如果我们过于专注于某些首要目标,我们将失去生活的乐趣。将所有这些意识形态和信仰放在一边,还剩下什么?
剩下的就是生活的感觉——这是一件很美妙的东西。”
从今天开始,为什么不试试抛弃复杂,回归简单呢?
你的宠物都教会了你哪些道理?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Sue。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和视觉中国。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Imschina-sales@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21领英保留所有权利
相关知识
一线空巢青年一边吸猫,一边跟他们学会了幸福哲学
空巢青年养宠物行为的社会建构逻辑
宠物酒店火爆背后:“空巢青年”无处安放的感情
“空巢青年”:一个人=寂寞?你大概不懂生活
TTS新传论文带读:空巢青年+猫咪=幸福生活
空巢青年对于“它经济”的情感消费研究
空巢青年研究报告:快手宠物短视频的单日最高播放量达7亿
定性报告 | 洞察都市独居青年的“吸猫”生活
小猫一边什么一边什么?
“空巢青年”的猫咪寄养指南
网址: 一线空巢青年一边吸猫,一边跟他们学会了幸福哲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84177.html
上一篇: 随心周六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 |
下一篇: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之被动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