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野生动物宣传和保护,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湿地保育。11月27日,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联合珠海市观鸟协会、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下简称:北师港浸大)在横琴芒洲湿地公园举办“2021年全国暨广东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据了解,2020-2021年横琴启动开展野生脊椎动物本地调查,共计调查发现243种陆生脊椎类野生动物,其中黑脸琵鹭、小灵猫等国家一级濒危物种为5个,靴隼雕、欧亚水獭、虎纹蛙等二级保护物种31个。
北师港浸大教授詹肇泰致开幕辞并介绍了开展野生动物观测有关成果,各单位代表共同为“北师港浸大环境科学专业-珠海市观鸟协会联合横琴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揭牌。该研究中心由珠海市观鸟协会和北师港浸大环境科学专业合作成立,计划通过具体的研究项目,更有系统,更科学地开展横琴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横琴生态研究工作,为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随后,珠海市观鸟协会会长郭竣工带领大家到横琴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知识展板前,介绍了横琴开展野生脊椎动物本地调查的成果。据悉,2020-2021年横琴启动开展野生脊椎动物本地调查,共计调查发现243种陆生脊椎类野生动物,其中黑脸琵鹭、小灵猫等国家一级濒危物种为5个,靴隼雕、欧亚水獭、虎纹蛙等二级保护物种31个。共调查到野生鸟类151种,其中纳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7种,广东省鸟类新纪录1种,珠海市鸟类新纪录3种,横琴鸟类新纪录26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野生动物的不断发现显示本土丰富的生境孕育着丰富的动物物种,近年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保育效果显著。
下午召开2021年横琴生物多样性圆桌会议,会议听取了专家学者关于《这些年来,在横琴发现的生物多样性》《珠海观鸟及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为什么关注鸟的生物多样性?》等报告,并就芒洲湿地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和开展科普宣传教育进行了深入讨论。珠海市观鸟协会副会长李芳华表示,通过中小学课程科普、大学环境教育课程、社区环境宣传活动、政府专项宣传项目、环保公益项目和交流会议,可以推动学生、政府高效地助力野生动物调研和保护,扩大科研宣传的影响力,利于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詹肇泰表示,鸟类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多样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鸟类在食物链、生境、物种繁育都有重要的贡献,并且与人类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经济息息相关,保育鸟类亦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营养循环。
相关知识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现身南通如东
神奇物种——黑脸琵鹭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连续4年现身茂名
闽东首次发现濒危黑脸琵鹭
珍稀鸟类“黑脸琵鹭”成群结队现身广东海丰
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又露脸了
今年首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造访福建厦门
杭州钱塘江边出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
余杭北湖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
全球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做客”温岭
网址: [珠海] 横琴发现黑脸琵鹭、小灵猫等国家一级濒危物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85683.html
上一篇: 孙晖:镜头瞄准黑脸琵鹭在大连的故 |
下一篇: 2024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