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宁波晚报
杨朝清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望江社区是个年轻的社区,成立之初就将文明养犬列入社区文明公约,开展养犬信息普查工作,建立社区犬只信息资料库。“现在,我们社区的每只宠物犬都建立了自己的档案,都打了疫苗,植入芯片。诸如遛狗不牵绳、排便不清理这种不文明行为,基本上没有了。”3月14日《宁波晚报》
钢筋水泥建构的城市丛林,一道道冰冷坚固的大门,固然为人们提供了私密空间,却也建构了交往行为和社会互动的藩篱,让原本应该熟悉的左邻右舍变得陌生起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谁都渴望被“温柔相待”;许多宠物狗并不具备安全守卫和风险防范的功能,却能够起到陪伴的功能。在不少小区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宠物狗;如何实现人与宠物狗的和谐共处,成为社区治理的一道现实考题。
这边厢,养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人的精神诉求和情感需要,有些人甚至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成为家庭共同体中难以分割的一部分;那边厢,一旦放任“野性”,犬只不仅会给他人带来紧张、恐惧等精神上的压力与痛苦,也会带来人身伤害,甚至可能会让人们失去生命。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当下,养犬群体与不养犬群体难免会相遇,难免会共处一个公共空间;实现“美美与共”,关键在于每个人都要恪守规则与边界。
养犬没有原罪,契合社会规范的养犬是一种正当权利;许多人反感和排斥的不是养犬,而是不文明养犬。那些只有“自我”却没有自省自律的人们,需要补上法治课程和社会化课程。养犬的主人一定要建构一种清晰的认知,虽然养犬属于个人权利,但却不能恣意放纵、为所欲为,不能损伤他人的权利与尊严。“一狗一档”用数字化赋能社区治理,有助于催生文明养犬。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狗一档”说到底就是寻求不同利益群体最大的“价值公约数”。市民只有多一些禁忌意识和群己界限,认同并遵循文明养犬的理念才能既享受到养犬带来的乐趣,也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和困扰。“一狗一档”让每一条宠物狗的信息都可以被识别、被查询、被追踪、被捕捉,犹如一根根无形的“紧箍咒”,有助于倒逼养犬的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连续5年“匠心”治理流浪猫,这个社区打造宠物友好新样板
连续5年“匠心”治理流浪猫,汇龙社区打造宠物友好新样板
城市流浪猫如何治理?社区爱猫人士组成了志愿服务队……
社区治理案例丨“参与式治理”解社区养犬难题
青少年之智如何推动社区文明养宠?社区多元共治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
普陀这个社区流浪猫治理有何妙方?竟吸引周边社区上门“抄作业”
苏州工业园区澳韵社区:推进宠物治理 服务社区多元需求
科技赋能爱心猫屋,“街猫”破解流浪猫管理难题
社会治理视野下的宠物立法
推动制定全国层面宠物管理条例,赋能城市用制度和温度留住它——人民政协网
网址: “一狗一档”用数字化赋能社区治理催生社会文明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92933.html
上一篇: 狗年说狗,狗很文化! |
下一篇: 有关狗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