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社区治理案例丨“参与式治理”解社区养犬难题

社区治理案例丨“参与式治理”解社区养犬难题

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专业力量的引领和指导,激发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意识、归属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建设社区、治理社区的内生力量。

本文结合广东省江门市H社区的实务探索,从居民关注的社区养犬问题出发,通过社区、社工和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的联动,倡导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解决社区居民养犬引发的社区环境卫生及扰民等问题,并从加强协调治理、改革服务方式、提倡人人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倡导和支持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议题,协助社区进行自治的政策建议。

参与式治理产生的过程

参与式治理,是指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个人、组织和政府一起参与公共决策、资源分配、合作治理的过程。参与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是参与式民主在治理中的运用。参与式治理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和推广,改善了当地的政治生态,提升了公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当地社区的融合。

江门市H社区有辖区居民82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长者300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老年化社区。据了解,H社区养犬的家庭多达50多户,小区内狗伤人、扰人、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已成为公共环境卫生的“老大难”问题。“狗患”问题一直困扰着H社区的居民,也给该社区的秩序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笔者与项目团队通过成立调研组,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走访与观察、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等多种方法开展需求调研,针对居民参与社区建设部分梳理出的数据表明:H社区最大的问题是社区内居民养犬问题导致的社区卫生和扰民等问题。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不文明养犬行为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生活。H社区迫切需要在专业人员的组织带领下,一起处理社区养犬引发的矛盾及问题。

参与式社区治理的创新行动策略

(一)倡导文明养犬的目标

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视角和工作手法倡导社区居民参与和处理社区养犬引发的矛盾及问题,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的治理工作,以达到犬只登记、文明养犬、增强社区治理意识、搭建社区资源服务平台的目标。

(二)倡导居民文明养犬的实践探索

在社区开展养犬信息普查工作,建立社区犬只信息资料库。通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志愿楼长”的服务模式,一方面,工作员在社区志愿楼长的协助下,通过咨询、询问的形式向社区的居民了解社区内居民养犬状况;另一方面,工作员通过社区走访,对养犬居民进行资料登记。之后,工作员联动社区居委会共同完善犬只信息普查工作,形成社区犬只信息资料库,及时更新掌握社区犬只情况。

安装社区宠物粪便屋,倡导养犬人士使用粪便纸。在居委会的支持下,项目团队在H社区的人工湖周围及小公园安设了7个宠物粪便屋。同时,工作员定期在便便屋放置旧报纸及便便袋,方便外出遛狗的居民随用随取,及时清理宠物的粪便,引导养犬人士在爱护宠物的同时,也要注意社区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

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为倡导更多的养犬人士加入到文明养犬中来,项目团队定期在社区开展如“遛狗请牵绳,安全你我他”“认识宠物便便箱”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派发狗狗绳、狗狗口罩、狗狗钥匙等形式,让养犬人士达成“一根绳子,一个狗便器”的科学养犬、文明遛犬共识,保护公共环境。建立媒体互动引导机制,利用社区的宣传栏、社区居民交流群等平台,广泛宣传规划文明养犬知识,及时解决居民养犬的问题,高效处理犬只扰民的投诉问题;积极主动借势借力,借助江门电视台、江门日报等社会主流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传播规划文明养犬资讯。

整合资源,以爱好为着眼点。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项目团队邀请多家爱心宠物医院定期进社区,在社区内开展宠物培训、预防接种等系列主题活动,倡导养犬居民文明养犬。此外,项目还组织社区养犬家庭开展文明养犬主题沙龙活动。目前,项目团队与三家的宠物医院达成了公益合作模式,通过“社会工作者+养犬专员”的模式定期开展主题活动。

倡导居民共同参与治理,引导居民自助互助,协商社区公共议题。为加强文明养犬的成果,项目团队成立了一支30多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共同探讨在社区中增设劝导文明养犬的标语,引导社区居民在社区设定文明养犬的公约,在每个楼栋内以及人工湖周边设置“贴心牌”来宣传倡导公约内容。项目通过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和发挥广大居民的监督力量为文明养犬发力,加深了居民对文明养犬的认识,鼓励对文明养犬的行为进行点赞,对不文明养犬的行为进行监督。居民还自发在社区成立文明养宠志愿者指导站,吸引养犬居民加入养犬志愿者队伍,签订文明养犬公约。

参与式治理过程中的主要成效

(一)建立志愿者队伍,共同倡导文明养犬的行为

H社区成立了文明养犬劝导队、志愿楼长志愿队、文明养犬服务队等,引导社区居民自愿加入社区管理、服务和建设,使社区更加和谐稳定。如针对不文明养犬行为日益增多的问题,社区成立文明养犬劝导队,在小区内巡查和劝导,对劝导无效的,文明养犬劝导队及时向工作员汇报,社会工作者与居委会、社区代言人共同上门劝导,形成全民参与的模式,使不文明养犬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设立居民意见收集箱,探索多元保障权利模式

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者、社区自组织在执行此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拓展畅通倾听民意渠道,保障居民民主权利上的探索热情,广开言路,诚心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强化社区事务沟通互动,共商共建和自议自决。

(三)积极搭建互助参与平台,不断完善协同管理

在参与社区文明养犬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发动社区居委会、社区志愿楼长、社区代言人以及宠物医院等服务平台,共同管理社区犬只引发的问题。同时,不断完善协同机制,发挥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作用,邀请每一栋楼的热心公益居民参与到文明养犬的宣传工作中来,扩大社区宣传力度,增进社区居民对文明养犬的认识,提升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

参与式治理的展望

在参与式治理服务过程中,H社区仍需不断完善专业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志愿者的联动机制。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引领社区志愿者开展服务,社区志愿者协助专业社会工作者拓展服务,整合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两类资源,实现联动双赢、互补互惠、互动共进,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其中,专业社会工作者是主导,社区志愿者是基础,应该注重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如下作用:

一是在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组织员”作用,鼓励和支持专业社会工作者按照规定程序担任社区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或者按照规定程序委以组织协调社区志愿者的责任。

二是在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策划和资源筹集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优势,扮演“设计员”和“公关员”角色。

三是在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督导员”功能,带动志愿者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

今后,H社区在参与社区议题或参与社区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应通过社区动员的模式,有效调动和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的形成,将更多的居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社区的治理水平。

作者:莫素琼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往期推荐

“特色楼道”怎么建?看社区动员的八项原则

停车难、垃圾分类……“百议亭” 解决社区难事

END

责编:夏学娟

制作:谢霄

审校:闫薇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点点在看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带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普陀这个社区流浪猫治理有何妙方?竟吸引周边社区上门“抄作业”
成都·幸福家:陪伴参与式社区营造的先行者
连续5年“匠心”治理流浪猫,这个社区打造宠物友好新样板
城市流浪猫如何治理?社区爱猫人士组成了志愿服务队……
苏州工业园区澳韵社区:推进宠物治理 服务社区多元需求
“格格”故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巧化社区养狗纠纷
星湖社区:红色管家助力文明养犬“三步走”,多元参与共建美好社区
找人难、发票难、回票难……“马尚投”一键参与社会治理
以宠为媒建立“萌宠社”,社区养犬不再难

网址: 社区治理案例丨“参与式治理”解社区养犬难题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5315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难题求解 基层智慧”之宠物饲养
下一篇: 你愿意宠物参加你的婚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