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常的皮肤表面存在10~60 mV的跨上皮电势.当皮肤组织被破坏时,损伤部位的电势会降低,多种具有方向性的离子流动会形成指向伤口中心的内源性电场.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内源性电场可以刺激伤口周围细胞的定向迁移,增殖和分化,是驱动皮肤创伤愈合的关键信号.在慢性伤口中,内源性电场的强度降低,皮肤的再生功能损伤,而具有特定强度和方向的外源性电刺激可以模拟内源性电场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伤口的愈合,是慢性和非愈合伤口治疗的独有的物理选择.
展开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请先登入
电刺激促进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电刺激疗法具有无创、操作简便、适应症广、无并发症等优点,已被广大医学工作者和患者所接受,其医学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电刺激能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分泌和表达,促进细...
熊兰,漆洪波,姚陈果,... -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被引量: 24发表: 2005年
生物电对表皮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认为创面修复是创伤修复的重点,大面积及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如何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功能修复是目前创面修复亟待解决的问...
王淞 - 第三军医大学
被引量: 2发表: 2015年
用于皮肤创伤修复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用于皮肤创伤修复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S1)将生物活性分子,有机高分子基材分别溶解于电纺丝液体中,得到芯层纺液;同时将丝素蛋白溶解于电纺丝液体中,得到壳层纺液;S2)采用以上芯...
胡伟康,冯柯鑫,陈佳,...
被引量: 0发表: 2023年
正弦波交变电磁场对2型糖尿病皮肤软组织创伤愈合修复的研究
目的探究正弦波交变电磁场(SEMF)对2型糖尿病皮肤软组织创伤修复的作用效果及潜在调控机制.方法实验共分3组,即Wild type野生型小鼠组(Control),db/db小鼠组(db/db)及db...
郭毅敏,汪天赐,蔡婧,... - 《成都医学院学报》
被引量: 0发表: 2020年
生物电相关疗法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探究正弦波交变电磁场(SEMF)对2型糖尿病皮肤软组织创伤修复的作用效果及潜在调控机制.方法实验共分3组,即Wild type野生型小鼠组(Control),db/db小鼠组(db/db)及db...
刘卓,段虎斌 -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被引量: 0发表: 2023年
微图案化有机/无机复合电纺纤维膜的可控制备及促创面修复研究
由于外伤或者疾病引起的皮肤损伤,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由于大面积的皮肤损伤无法自愈,必须借助医疗手段进行辅助治疗。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型的皮肤组织修复材...
王杰 - 上海师范大学
被引量: 0发表: 0年
一种皮肤烧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烧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所述修复材料主要是在聚合物中加入功能性负载物由同轴静电纺丝工艺制得,并调控上表层微纳结构使其能抵御外部微生物及细菌的粘附;所制备的含有具有抗菌,消炎,促修复等功能负载物的修复材料...
王林格,李卫昌,朱玥
被引量: 0发表: 2017年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脂质体囊泡制备及对损伤组织修复作用的研究
通过细胞学和动物实验观察其对皮肤创伤的修复作用和生物安全性,为创伤治疗提供新型干细胞基质制剂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安全性进行初步的探讨和评估.方法:1.脐带组织贴壁法...
刘美林,傅松涛,常冰梅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
被引量: 0发表: 2018年
细胞趋电性迁移方向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细胞的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精确调控,并在胚胎发育,血管新生,创伤修复,炎症反应以及肿瘤转移等各种生理和病理学过程中都至关重要.在这些过程中,细胞通过感知细胞外定向...
朱侃 - 浙江大学
被引量: 0发表: 2015年
加载更多
相关知识
生物电刺激对皮肤创伤修复的调控
化腐生肌散对动物创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一种促进糖尿病宠物皮肤创伤修复的胶原蛋白
创伤修复动物模型的建立1)
口腔创伤的紧急处理与修复
创伤修复
肢体严重创伤修复的策略.pdf
赫贝助力 | 创伤修复类医疗器械临床前研究服务
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在皮肤创伤愈合的维护、修复与免疫调节等作用
治疗动物软组织创伤的修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网址: 生物电刺激对皮肤创伤修复的调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10483.html
上一篇: 创伤修复 |
下一篇: 华诺生物:研发自修复水凝胶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