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会用什么方式自杀?

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会用什么方式自杀?

我小时候喜欢缠着奶奶讲故事,奶奶经常说道,在他们那个年代,本就缺衣少粮,奈何自己辛苦垦种的粮食,还不是自己的,要想生活有所改善,在冬天去挖老鼠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奶奶说道,在大丰收的秋天,老鼠会大量囤积粮食,它的洞里堪比“小金库”,只要找准了挖,没准能打个牙祭。同时,奶奶也叮嘱道,万物皆有灵,老鼠虽可恶,但人要有怜悯之心,最好不要将老鼠的存粮全部拿走,否则它会上吊自杀的。

小时候,天真无邪,山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们的足迹,想到讨厌的老鼠,居然会为了粮食自杀,着实有趣,心中早已按捺不住,约上几个老表,就准备去和老鼠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有一次让我记忆犹新,头天晚上大雪纷飞,第二天的积雪漫过膝盖,我们在梯坎上各种挖,洞虽多,但没见一只老鼠,好巧不巧,正要放弃时,一个洞口有鲜土,年长的老表一看就是老手,他断定这个洞,就是我们想要找的洞。

我们挥舞着镰刀和锄头,三个人忙活了一小时,整整挖出了一个纵向深度达1.5米的大坑,我不由感叹,我挖野山药时,也没这么费劲。可当我们看见洞里的全部景象,眼里都透露着饥渴的目光时,才知一切都值得。

洞里有两只大老鼠,它们张牙舞爪,目光凶狠,叽叽直叫,进退无门,誓死战斗,老表二话不说,锄头敲下去,一只当场丧命,另一只落荒而逃。解决了大老鼠,窝里的几只小老鼠一哄而散,瞬间不见踪影。

鼠洞里错综复杂,每一个洞都是隔开的,似乎有什么规律,而老鼠的“粮仓”才令我们最惊讶,老鼠把带回的食物全部进行了分类,红薯和花生是单独仓,稻谷和玉米粒一个仓,码放的整整齐齐,让不喜欢叠被子的我们,顿时汗颜无地。

都怪老鼠做得太好,让我们心生妒忌,我早已把奶奶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三下五除二,老鼠的“家当”,就被我们洗劫而空,装了整整一篮子。我们可不敢吃沾过老鼠唾液的食物,红薯喂了猪,其它喂了鸡,心里乐开花。

两天过后,我突然想起奶奶叮嘱的话,老鼠不会真的上吊自杀了吧?我不由自主地来到现场,定眼一看,瞳孔瞬间放大,洞口不远处的树枝上,真有两只上吊自杀的小老鼠,它们挂在那里,只剩下皮毛和少许肉,我顿时在心中默念了几个阿弥陀佛。

当时,我真的以为老鼠上吊自杀了,害我内疚了很久,可当我无意间发现一个现象时,我才破解了老鼠上吊自杀的真正秘密。

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真的会上吊自杀吗?

老鼠喜欢有备无患的日子,在冬天来临时,即便洞里塞满了食物,它们也喜欢出去溜达,以求提高生活品质。它看似偷走了人类的粮食,实际它也没辙,都是为了生存,人类只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抨击它,难道我们挖走它的粮食,就是对的?

动物也有生命,只是人类太残忍,就好比我,小时候靠一把弹弓,每逢寒暑假,穿梭于山地之间,不知道有多少鸟类的亡魂,倒在了弹弓之下。我也是为了改善生活,打个牙祭。第二年冬天,我打鸟时,偶尔发现新大陆,才挥去了老鼠上吊自杀的内疚。

那是一只伯劳鸟,我见它在枝头上不停地啄,我准备好石子,瞄准后正准备弹出去时,我发现它吃的食物居然有尾巴,好奇心使然,我惊飞了它,走近后撇下树枝一看,居然夹着一只小老鼠,小老鼠的腿还有知觉,显然,是伯劳鸟把它带到树枝上的。

我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就像破了千古悬案一般,原来老鼠并不是上吊自杀的,而是被鸟类动物挂上去的。为了印证我的结论,我从我家大黄猫口中抢下两只老鼠,放在一个伯劳鸟的活跃场地,第二天一看,一只老鼠不见了,一只老鼠被挂在了树枝上只剩下皮毛。

伯劳鸟真的能做到,它性凶猛,食肉,嘴大喙尖,鸟爪强健有力,20~30g的体重和18~25cm的身长,就能击杀大于自己数倍的鸟(比如鹧鸪、竹鸡等),在鸟界中,“小猛禽”、“鸟中屠夫”,是它打拼出来的名声。

不光是老鼠,伯劳鸟还喜欢把蚂蚱,蝗虫,蜥蜴,麻雀等小动物挂在树杈上啄食,威风八面,我猜想,它在地上啄食抓获的小动物,估计有失它“猛禽”的风范。看来,老鼠并不是上吊自杀,而是它人有意为之。

粮食被挖了,老鼠不会上吊自杀,它会用其它方式自杀吗?

老鼠是恒温动物,也可架不住没住处,要想挖它的粮食,势必要捣毁它的整个洞穴,失去领地和食物的老鼠,四处逃窜,它可不像人类一样,去邻居家能暂避风头,逃窜的老鼠,不光人人喊打,连其它老鼠也一并喊打,其它老鼠可不想在冬天分一杯羹。

寒风凛冽,老鼠没了家,也没一件像样的衣服,人类的家中又有猫,普天之下,居然没它容身之所。老鼠想起昨日的辉煌,十分郁闷,它顿感无力,失去方向,人生无望,只有怒火攻心,气死算了。

科学研究发现,老鼠的气性非常大,它无法接受一念地狱的现实,你想想,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个秋天的粮食,就这样被挖走了,就好比千万富翁,一夜之间一贫如洗一样,抑郁是肯定的。

科学家认为,此种情况下的老鼠会得抑郁症,导致行为出现异常,面对又冷又饿的处境,老鼠会放弃抵抗,很有可能会趴在某处一动不动,主动“绝食”,直至把自己饿死。

仓鼠就是代表,我曾经养过仓鼠,一次惹它生气了,趴在窝里一动不动,好几天不吃不喝,我以为它死了,就给埋了,没想到没死,它居然破土爬了回来。由此可见,当老鼠的粮食被挖时,它极有可能会选择绝食来自杀。

曾经发生过几百万只老鼠集体自杀的奇观

1994年,传闻新疆有几百万只老鼠不可思议地集体自杀了,这瞬间引起了国际动物界和生态学家的关注。经鉴定,自杀的老鼠叫欧黄鼠,据一位水闸管理员回忆,他在管辖范围内就打捞出了30万只欧黄鼠尸体。

通过动物学家们深入研究,大家普遍认为,欧黄鼠集体自杀的目的性很明确,这是种族繁衍过剩的结果,出于保护物种的需要,年轻力壮的欧黄鼠会排斥年长和年幼的欧黄鼠,后者走投无路,只能自杀,而排斥却是为了保证充足的食物供应,达到生态平衡。

如果老鼠全部消失,对人类会有影响吗?

显然影响非常大,众所周知,小白鼠是科研实验的绝佳对象,在医学领域上,可以说有了小白鼠的无数次牺牲,才换来一味良药。科学家看中了老鼠寿命短,繁殖周期快这一特点,这无疑加快了实验结果出具,提高了科研速度,在分秒必争的医学界,抢得市场先机尤为重要。

另外,无论是代谢类型,还是生理病理,亦是遗传基因,老鼠和人类都存在较高的纯合度,众所周知,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血缘关系较近,且不知,老鼠能和灵长类动物相媲美。

而老鼠不挑食,少生病,饲养成本低,如果用灵长类动物做实验,就好比前段时间的实验猴,10万一只,都供不应求,哪像老鼠,白送都可以。老鼠的经济成本低,个体适中又便于存放和携带,还能在短时间内培育多个品种,是科研实验的不二之选。

如果老鼠灭绝了,相信很多良药的研究将变得迟滞,面对病毒横飞的现实世界,早一秒研究出良药,就像早救下成千上万人。

延伸阅读:其它动物的“特殊”自杀方式

鹦鹉的模仿

鹦鹉表演好了是喜,表演砸了就是悲,曾经一人饲养一对雌雄鹦鹉,一天,雌鹦鹉目睹了雄鹦鹉重伤而亡的整个过程,随后,雌鹦鹉模仿雄鹦鹉挣扎的所有动作,固执地将自己器官啄伤,最后它成功“自杀”。

螳螂的交配

雄螳螂为了繁衍自己的后代,牺牲很大,体型上,雌螳螂是雄螳螂的两倍有余,它进食的频次比较高,在交配时,找不到食物充饥的雌螳螂,就会把雄螳螂从头部开始慢慢地吃掉,由于螳螂的动作神经在腹部,就算被吃了,也会完成繁衍的任务。

蜜蜂的自卫

蜜蜂是暑假支配我的三大梦魇之一,曾经去掏马蜂窝,差点就把我送走了,殊不知,蜜蜂没了刺就不能活了,它的刺针连接着毒腺和内脏器官,蜇人后,刺针的倒钩挂住人体皮肤,同时也会拉出器官,最后白白送命。

长痛不如短痛

1845年,伦敦某河流有一只黑狗试图跳河自杀,路过的人将它救起,不料它一心向死,多次跳入河中,最终自杀成功。再比如白蚁,当它们遭受天敌攻击受伤后,深知自己命不久矣,会选择自爆的方式黏住敌人,以求同归于尽。

总结

自然万物,和谐共生,其乐融融,动物们心思单纯,老鼠作为人间四害之一,人人喊打,其实它也是无辜的。

老鼠洞里的粮食没了,换做是人,也有可能想不开,但老鼠一般不会采取上吊自杀的方式,“绝食”饿死才是它的方式。

最后,作为一种上亿年的古老物种,老鼠的存在,源于自然,也将归于自然。其实,人类何尝不是。

相关知识

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会用什么方式自杀?
原创 把老鼠过冬的粮食挖空,老鼠真的会上吊自杀吗?为什么?
【画说衡水民俗】第十四期:挖老鼠囤
老鼠有什么危害?
家具被老鼠啃了?三大招教你灭鼠!
老鼠为什么要囤粮?
以前人都吃不饱,到处有老鼠偷粮食,现在食物多了,老鼠咋少了?
没有老鼠不叫猫耳洞:老山战士逮住2公斤大鼠,铁链拴起当宠物
老鼠怎么繁殖的
猫的气味是老鼠的天然威慑剂,老鼠会灵敏地觉察这种味道并主动远离天敌。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当老鼠感染了寄生虫后,寄生虫不但抑制了老鼠对猫气味的恐惧,甚至会使得老鼠向猫靠近,从而大大增加了老鼠被猫捕杀的几率。因此,研究人员推断:寄生虫可使老鼠丧失对猫的恐惧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推断()

网址: 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会用什么方式自杀?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4991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有它展# 占领宠物市场高地!品
下一篇: 以前人都吃不饱,到处有老鼠偷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