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又没有形态学及生化学异常的症候群[1]。这个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并且多见于中青年人 [2]。
门诊常会遇到不少人因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到医院看病。但各种消化道非消化道的检查都做了个遍,均提示没有异常,而这些消化道症状却确确实实存在。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医生就会考虑「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
此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由肠道感染、心理因素(如焦虑)、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临床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若及时接受有效的诊治,病情可得到缓解 [3]。
值得注意的是,本病可反复出现,会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故建议一旦发觉病情,及时就医,同时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以及生活 [1,4]。
什么是肠道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在经历细菌、病毒急慢性感染后,即使肠道黏膜炎症消退,感染因素被清除,肠镜检查已经完全正常;但是炎症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依然会持续相当长时间,这种情况就是肠道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I-IBS) [1,2]。
此情况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在对抗病原体感染时,免疫系统发生变化、肠黏膜屏障作用被削弱有关 [1]
肠易激综合征常见吗?
常见。北美、欧洲地区的患病率为 4.4%~4.8%,中国约 4.4%,也就是说,上述地区或国家的每一百人中,均大约五人患有肠易激综合征 [4,5]。此外,中青年(18~59 岁)、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老年人(≥ 60 岁)发病率较中青年有所下降 [1]。
肠易激综合征有哪些类型?
根据罗马 IV 标准,肠易激综合征可按粪便性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6]:
更多
肠易激综合征起病隐匿,症状可反复出现或呈慢性化,一般不会影响全身的健康状况。本病以慢性腹痛、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还可能伴有消化不良、精神症状 [2,3,7]:
慢性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多强度不一且呈周期性加重,不同的人疼痛程度和位置可能差别很大。疼痛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一般呈绞痛感(发作时,腹部好似被紧缩、压榨、烧灼,令人有窒息的感觉),在排便或排气后可缓解。在情绪应激(即人在面对外界各种刺激物时而出现的心理反应,比如突然被点名回答问题时,情绪紧张)和进食后可加重。
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包括腹泻(见于腹泻型)、便秘(见于便秘型)、腹泻与便秘交替、正常排便与腹泻和(或)便秘交替:
腹泻:一般每日 3~5 次左右,严重者可达十几次。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软便或稀水样,量少,可能带有黏液但一般不出现脓血。排便通常发生在早晨或饭后。多数患者排便前会出现下腹绞痛、里急后重感(即腹内急迫、想一解为快,但是大便到肛门口时却感觉排不出来,一直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便秘: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 3 次),大便干结、发硬,可呈小球状,量少,可带较多黏液。患者往往在直肠排空后,仍有里急后重感。其他症状:如腹胀、焦虑、抑郁、头痛、头晕、失眠、易疲劳、浑身没劲等。
肠易激综合征会不会癌变?
不会。
「我是不是得癌症了?是不是恶变了?」有很多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见到医生都会这样问。
因为这个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往往会走很多弯路,导致病程较长,久治不愈,患者经常会反复做各种检查,到处就医,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
其实肠易激综合征就是一个功能性疾病,不是癌症,也不会发生恶变 [2]。
肠易激综合征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警惕?
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病变,虽然病程较长,但是多不影响全身健康状况。由于本病的诊断是建立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之上,因此一旦存在以下报警症状需要引起警惕 [2,7]:
有上述报警症状患者,应立即作相关检查(如结肠镜、X 线、腹部 B 超),查明是否出现器质性病变,以防延误病情。
更多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但目前比较被认同的诱因有肠道感染和精神心理障碍。
本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目前比较被认同的有肠道感染和精神心理障碍。此外,还有遗传因素、食物因素、肠道菌群失衡、内分泌因素等。具体如下:
肠道高敏感性是怎么回事?
经常听到有些人抱怨自己的肠子很「娇气」,比如说,大家吃一样的东西,别人吃完以后都没事,可是自己就会腹痛、腹泻;有时情绪紧张时也会出现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次数增多,但在排便排气后好转。
严重时进食或饮水后就会有排便感,且排便多不成形,甚至稀水样便。
总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注意了,这是肠道高敏感性的表现,是由肠道神经系统以及肠道内分泌细胞功能改变引起的,属于对各种生理和非生理刺激的动力反应过强的一种体现。肠道高敏感性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发病机制,发生率为 33%~90%,即每一百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可能 33~90 人存在肠道高敏感现象。建议出现此类现象的人,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1,2,8]。
肠易激综合征会遗传吗?
可能会。
很多患者从童年开始(一般为 2 岁)即有本病,有的患者从青春期开始(一般为 10 岁)就患有本征,并有家族史,在同一家庭或家族中,可有多人患本疾病 [2]。一项研究发现,父母一方患本病的人,发病风险高于无家族史者。这可能与遗传改变了 5 - 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多态性、白介素产生方式,从而影响胃肠道功能有关,具体机制尚未研究清楚 [8]。
因此,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遗传有关。
肠易激综合征会传染吗?
不会。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没有器质上的病变,也没有细菌或者病毒等感染,所以没有传染性,与病人接触以及一起生活都没有问题 [2]。
肠易激综合征常见于哪些人?
此外,本病还常见于白领、学生、干部,且城市患者明显多于农村。目前认为与上述人员工作和学习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饮食以及作息不规律等有关。
相关知识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胃肠道敏感是肠易激综合征吗
小知识: 肠易激综合征 (IBS)
肠激惹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肠易激综合征李沛岭主任告诉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肠易激综合症的区别
【科普】应激之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痛、泄泻)的13种中药
紧张焦虑就容易拉肚子?你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
吃完就拉,肠易激综合征吃饭要注意啥?
网址: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70008.html
上一篇: 焦虑和肠易激综合症之间有什么联系 |
下一篇: 肠敏感益生菌|肠易激综合症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