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教育聚焦】40多年前的高考试卷曝光,高中生忍不住笑了,高考出题变化大,老师再不抛弃“埋头做题=好成绩”的观念就要落伍了!

【教育聚焦】40多年前的高考试卷曝光,高中生忍不住笑了,高考出题变化大,老师再不抛弃“埋头做题=好成绩”的观念就要落伍了!

高考被称为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无论在什么年代,高考都很重要,自从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开始,就有很多大学生怀揣着梦想,承载了多少人的期待走进了考场,虽然年代不一样,可是大家的心是一样的。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当年学生都做了什么事,总有很多让大家难以忘怀,恢复高考的一次考试,题到底难不难?

1

40年前的高考试卷曝光,

看到试卷内容后,忍不住笑弯腰

1977年高考恢复时,有很多学生报名参加了高考,全国大概有570多万人报考,最后录取只有30万,不到5%的录取率,足以见得当年高考题有多么难,如今高考率大概有80%以上,差距上明显还是比较大。

既然高考录取率如此低,大家开始猜测是不是考试的试题很难?首先来看一下语文,一张纸上便把所有的题都能看完,和如今试卷好多页相比较,试题上明显简洁明了,并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

用现在眼光看当年的考题,似乎有点太过于简单,简洁明了的一页试卷,高考作文题是,学生时期最难忘的一天,这种题目可能大家在小学时写过,没想到高考的作文题竟然是它。

如今高考中比较拉分的便是数学,数学有的人学的好,有的人学的不好,学的好的学生能考高分,学的不好的学生只能自叹不如。从44年前的数学试卷明显看出来,试卷难度并不是很大,甚至不少题目都是初中学习的内容。

如果让初中生拿这些试卷考试,相信能考高分的不在少数,高中生直呼:是不是自己生错了时代,现在的题为什么如此难,如果用40年前的试卷考大学,相信211、 985很容易考上。

英语试卷题目比较简单,题量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小,难度上要比现在高考简单很多,题型主要以初中英语为主,词汇量要求不高,这样的题目如果放在如今高考中,相信学生不会苦恼,英语如此难学了。

有的人可能要问了除过三个主科之外,其他科目题型难不难?不管是文综还是理综,题目都比较简单,只要把课本上的内容熟记,基本上都能考过,看到这里是不是自己感慨,如果出生在那个年代,是不是还能考上名校?

基本上都是送分题,做起来很简单,不知道为何当年考大学的人数如此少,还是说大家的知识掌握并不是很牢固。

找到了一份当年的试卷,来测一测你能考多少分吧。

2

为何1977年高考很简单,

考上的人并不是很多?

当时很多学生既要忙碌家庭的事情又要学习,每天学习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主要是以前以劳作为主,大批量学生因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根本不可能学习太多知识,即便是上课,每天也有很多杂事。

可想而知当时教育水平,总体来说比较低,知识青年并不是很多,拿到初中学历已经很不错,这便是为什么现在初中生,去看当年高考题很简单,当时文盲很多,拥有知识的人太少了,所以当时有个政策扫除文盲。

每个地区出题难度不一样,举例河南高考的数学分为两大类,参考类和必答类试卷上,没有选择题大家都知道,如果是选择题,能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蒙一下,如果全是主观题,难度比较大。

从头到尾要书写运算过程,这样的考试难度系数比较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当时的考分直接为0分,如果没有掌握知识,根本不可能做对,试卷中几道大题,一道大题做错了分数差距很大。

当高考恢复后,教育界对高考重视程度非常一般,虽然出题出得很严谨,不敢有懈怠,因为出题的都是一些专业人士,对当的教育水平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学生分数和专家期待的差距太大。

大家不要觉得题特别简单,试想一下当时那样的环境下真的能考高分吗?没有补习班,每天还有繁重的田间劳作,学习都是挤出来的,会被一部分时间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可能每天无忧无虑地学习,什么事都不管,什么事都不顾。

和以前高考学生相比,现在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好了,有安全的环境,有老师认真讲课,没有太大的负担,还能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所以学生们当珍惜眼前拥有的教育资源,努力学习,成为对祖国建设有贡献的人才。

尤其是国家现在一直推崇双减政策,学生压力变得更小了,每天可以无忧无虑的学习。

目前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让更多学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最近看到刚刚出版的,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编撰的2023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其中从政策背景、命题特征、教学改革、招录情况、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七个部分系统讨论了高考改革下的出题趋势及应对策略。

这份报告对高考未来趋势的发现,值得每位家长和教育从业者关注、收藏、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就应不少家长朋友的要求,结合宽高教育近年在实践中的感受,对高考选拔人才方向的变化做几点分析。

通过对今几年高考考题的研判,可以看出考察重点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向。

这意味着,今后的高考将越来越注重了解试卷背后是怎样一个人。考试要选拔的是对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人,而不是看一个学生的大脑里能储存多少知识和题型。同时,除了政治,语文、历史等试卷要想拿高分,首先你得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情怀。单靠死记硬背、刷往届考题,高分低能精致利己的考生将会越来越事倍功半失去竞争优势。

下面我就把变化最大的几个方面给关注高考的家长同学们做个简要的分析,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1. 以德育为先,选拔事事关心的爱国英才

二十大报告对未来教育国策的定调是:教育强国、创新强国、人才强国,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的基调下,要求我们的顶尖人才必须是有思想有爱国情怀的有志青年。

考题内容也必然更加扣紧时代主题,考验信仰根基。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

国科大(青岛)附属实验学校的小学生

所以,如果一味让孩子当小镇做题家,在高考中必然成为明日黄花。

很多家长问我,孩子喜欢刷新闻八卦,不专心做作业复习怎么办?

我说,我之所以在几年前就为宽高教育集团旗下所有学校定了“厚德承世砺志报国”的校训,正是因为不想培养那种只会埋头学习,从不抬头看天的孩子。

孩子关心国家大事,聆听风声雨声是天大的好事,让他们更加具有时代性和使命感。否则,两耳不闻窗外事,单纯把自己变成一把知识工具。在大是大非问题前没有正确立场和鲜明主见的孩子,肯定难得高分,就算上了大学,也成不了国家栋梁。

所以,作为家长,现在开始要更加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关注时政热点,增强爱国自信。家长自己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情怀,这样在文科答题中,才能结合场景,恰当地突出体现当代中国青年应有的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答题得分的主基调。

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让孩子视角狭窄锁定在课内知识,可能会错失不少接触到考题中背景事件或生活体验的机会。

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做学习机器不懂生活实践,也势必在理科考试中吃大亏。

2. 以素养和能力为先,知识储备为解决问题服务

我曾经为英才下过一个定义:

如果一个孩子品德优秀、生活独立、心态乐观,即使资质平平,但能为了目标脚踏实地,他也是英才;如果他经历挫折但仍然追求梦想,永不言弃,他就是当之无愧的英才!

新的高考评价体系恰好与这样的英才选拔逻辑不谋而合。

在 “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下,素养和能力成为考察测试的重点,试题越来越灵活开放,考核的不是能不能提供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你的逻辑思维、分析思路和思考的深度、创新的角度;考的不单纯是数字组成的习题,更是在现实生产生活生存场景下,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德才兼备来之能战的人才。才能让人才战略与强国战略相匹配。

3. 无情境不成题,挑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社会实践经验

高考改革其实一直在进行。这也是我这些年关注和研究最多的课题。

例如2021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劳动》,这样的题目,对于偶尔做点家务或参与一次公益活动的孩子,可能就只能写一篇如游记般的体验小文,只有那些在日常中就一直在分担家务,积极参与各种劳动,并且与劳动者有较深的接触、细致的观察和对更广泛的社会劳动群体的状况及变化有所关心和思考的孩子,才能写出有见解和深度的高分作文。

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的乐农园

再以数学题为例,现在即便小学也不再会出那种一个游泳池一边注水一边排水的计算题,而是在题目中已经融入了非常强的时代感的现实应用场景,进行数学建模。这不仅对孩子的理论知识有要求,更是对阅读审题能力和实践经验与眼界的考察,如果你两耳不闻窗外事,就知道埋头做题,可能连题目里说的场景都没构想出来,时间就已经没有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这样的变革方向,可以说,必将逐步颠覆传统的满灌式教育和刷题应考方式。那么也要求所有的中小学校及学生家长要快速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

不要再只盯着题做对了几道?课内作业完成了多少?还要让孩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鼓励孩子辩证思考,提出不同意见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索和有深度的辩论。

宽高学校充满探讨与思辨的互动课堂

4. 抓住三大主线,在课堂上让孩子的思维更宽更高

一直以来,我对宽高教育集团旗下学校的老师们有个要求:不仅要埋头研究教学,更要抬头了解政策。与时俱进地深入理解和应对“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考题方向变革。

宽高每所学校从成立的第一天就有两端文字在最显眼的位置张挂:一是校训“厚德承世 砺志报国”;二是教育理念“教育不是灌满而是点燃”。

这不是说说的口号,是在每天的教育教学中时刻融入立德、爱国的教育主基调;在老师的每堂课和课后与学生的沟通辅导中都要注重调动孩子围绕兴趣立志,为解决问题而兴奋的主动学习探索的热情。

负责教学研究的教科院更是针对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总结出的三条线索“核心价值线”、“能力素养线”和“情境载体线”三条线索进行着从小学到高中教学方法、高效课堂和考核方向的迭代革新。

其中,“核心价值线”贯穿各科命题和评价的始终,“能力素养线”是课堂教学、出题和考查知识掌握水平的重心,而情境作为考查载体,则需要让孩子们有更广泛的关注面和更多的社会实践参与。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教育聚焦】40多年前的高考试卷曝光,高中生忍不住笑了,高考出题变化大,老师再不抛弃“埋头做题=好成绩”的观念就要落伍了!
二模理科540分能冲到高考600分吗?家长说法不一,班主任笑了
成都高考冲刺培训机构/学校排名榜,推荐封闭式全日制!
专家解读2018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
奖与惩(高考议论文拟写)
你的心理健康指数有几分?高中阶段心理问题三大症状“处方”快收好!
一模分数=高考成绩?如何正确对待高三一模,稍不注意高考吃大亏
香港“高考”历史试题扭曲日本侵华,教育局深夜火速回应
学院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招生简章
高考知识分享:高考查分学校分数线,高考分数报考学校查询

网址: 【教育聚焦】40多年前的高考试卷曝光,高中生忍不住笑了,高考出题变化大,老师再不抛弃“埋头做题=好成绩”的观念就要落伍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7447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招聘快讯】你+我=我们,嘉荣外
下一篇: 狗狗缺钙怎么办?这些方法再不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