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教育心理学重点理论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重点理论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重点理论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在继承了前人研究“刺激-反应”的基础上,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形成了认知—行为主义模式,并建立了社会学习理论或称为社会认知理论。皮亚杰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一、交互决定论

在班杜拉之前,心理学家普遍承认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而班杜拉认为,行为的改变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所决定的。相反他认为,行为的改变是受到个体、环境和行为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例如,在学习中,自卑的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认知因素),这种期望会使学生努力学习(行为),而努力学习往往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环境),而这种赞扬又强化了该学生对于得到认可的期望(认知因素)。

二、观察学习

1、观察学习的类型:

(1)直接的观察学习: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例如,幼儿模仿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2)抽象性观察学习:观察者观察到他人行为中存在的规则和原理,根据规则或原理表现出这类行为。例如,学生学会乐于助人的原则,以后看见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也及时给予帮助。

(3)创造性观察学习:观察者将观察到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例如,学生发现英文老师彬彬有礼,数学老师谦虚待人。该学生则可能既表现出彬彬有礼也表现出谦虚待人。

2、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学习者注意和知觉到榜样情景。例如,学生看见老师将地上的纸屑捡起来。

(2)保持过程:学习者记住榜样情景,将这些情景用表象储存,并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情景。例如,学生将老师捡纸屑的行为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并用言语符号记载脑海里。

(3)复制过程:观察者将脑海中所储存的表象和言语转换成适当的外显行为。例如,学生今后看见地上有纸屑,他也学着老师一样捡起来。

(4)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出他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例如,学生因为把纸屑捡起来,受到老师的表扬。

三、强化分类

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榜样的因为而受到强化。例如,学生先前观察到了老师捡纸屑的行为。现在看到地上有纸屑,于是像老师一样捡起来,并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表演。

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做出的行为受到了强化,而自身受到强化。例如,学生看见班长捡纸屑的行为受到了老师的榜样。那么,他以后看见纸屑也会捡起。

3、自我强化:观察者观察到了自己的行为,并依据自己的标准,对自己进行强化。例如,学生看见自己认真学习了一天很辛苦,于是给自己放松半小时。

值得注意的时,班杜拉所提出的强化和斯金纳所提出的强化不太一样。斯金纳的强化最后结果一定是行为上升,而班杜拉的强化,既可以是行为上升,也可以是行为下降。我们可以认为班杜拉的强化是广义上的强化。

以上对教育心理学重点理论——班杜拉社学习理论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教育解析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心理学重点理论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备考资料,更多相关备考资料请关注本网站备考资料栏目页

相关推荐>>>2020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印象形成效应

关注吉林中公教育订阅号
每日更新教师招聘公告
推送考试资料!
吉林中公教育微信二维码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更多信息,请关注:吉林中公教育信息网

相关知识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是什么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快记!
2017心理学考研冲刺备考: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纪念班杜拉|周晓虹:社会学习理论的巨擘
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简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020河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22教招|教育心理学|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网址: 教育心理学重点理论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8236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班杜拉与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下一篇: 【人物宝典】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