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月妈妈育儿记
一个人如果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认清自己的情绪,那么TA对其他工作的驾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定非常高,因为情绪是最难控制和搞清楚的。作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孩子不听,听不进去父母的教导,不管我们用什么“招数”孩子们好像都能一一“破解”。很多父母常说:孩子的脾气真的摸不准!
甜甜今年6岁,虽然是小女孩,都是邻居和老师评价小女孩为:霸道的小女孩,让孩子们躲远一点吧。甜甜是独生女,平时父母也很注重陪伴,但是不知道怎么就成为了“小霸王”。在家里,对爷爷奶奶,不顺心的时候甜甜会和爷爷内内大喊大叫,甚至是用撒泼打滚的方式,虽然最后会被妈妈严厉的惩罚,但是依然会回到原点。
在幼儿园,老师看到的甜甜总是在争抢别的孩子的玩具,如果抢不到就会大声呵斥或者动手打其他小朋友。因为甜甜的表现,好几个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转班,弄得甜甜妈妈非常难堪。但是妈妈也咨询了好多育儿专家,老师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妈妈非常焦虑,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变得越来越糟。
直到咨询了儿童心理学家后,妈妈才意识到,除了甜甜的自身问题外,整个家庭都在给孩子做最坏的榜样和熏陶。原来甜甜父母虽然陪伴孩子,但是两个人都是急脾气,甜甜稍微做错,就会换来父母的一顿吼。如果甜甜的做的很好,父母则会说一句:这是你应该做的,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啊!甜甜想要生气的时候,父母好像比自己更生气。这些表现都会对甜甜的性格和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拥有情绪平和,乐观开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学会情绪管理训练三步法!
一、什么是情绪管理训练?
丹尼尔·戈尔曼说:“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所以想要给孩子做情绪管理训练,首先自己要成为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父母自身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了解自己,虽然有时候情绪失控,但是会非常快速的反应过来,并且能够及时止损,调整自己心态和情绪,不让自己过多的陷入到负面情绪中。
第二部分就是对于孩子,这样的家长能够与孩子共享情绪和袒露情绪。有的家长总想在孩子面前树立最完美的形象,不想让孩子看到自己狼狈、悲伤、孤独的一面,总是在孩子面前强颜欢笑。殊不知这种“伪造”的情绪也会传染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善于伪装情绪”不会和父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需要拥有哪些特质?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则善于掌控自我,善于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并且及时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调控和情绪表达等很多方面。这类型的家长都会有以下特点,大家可以自查一下,努力成为更好的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
1、把孩子的消极情绪当做增进亲子关系的机会。当孩子伤心、生气或是害怕时,愿意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不会“暴力拒绝”孩子,能够快速的感知、重视孩子的情绪。有的家长会觉得小孩子不应该有负面情绪,尤其是男孩子,最常听到父母说的就是:别哭!男孩子总是哭,像什么话!还有父母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总哭,就要变成小女生了!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这种教导方式过早且过于强制。
2、对孩子的情绪状态很敏感,即使是细微的情绪变化也能够察觉的到。尊重孩子的情绪,不会取笑、忽视孩子的消极情绪。比如孩子说:我现在很伤心。有的家长就会觉得可笑,小小的孩子知道什么是伤心?然后就当孩子在开玩笑,不予理会。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对于自己情绪的认知混淆,自己会非常困惑,我到底该不该悲伤呢?我伤心了父母也不理我,渐渐的会产生自卑自理。
3、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会帮孩子做决定,不会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不断地帮助将和引导,让孩子找出适用于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这样孩子以后碰到同样的问题,相同的情绪,就会做出相对应的措施去排解去自我缓和。
三、情绪管理训练的三个重要步骤,学好就可以实操起来
1、共情能力。共情是情绪管理的基础,我们总是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太低,孩子有颗玻璃心等等,就是因为父母把孩子保护的太好了,不让孩子看到“恶”的一面,把所有困难都帮孩子清理掉了,所以当孩子真正必须要自己走上社会的时候,势必会“头破血流”且一蹶不振。
其实当孩子有了负面情绪时候,我们也要和孩子一同面对,不要扯任何谎言。那不是给孩子创造童话,而是让孩子逃避问题而已。当看到孩子流泪的时候,我们会想象自己就是孩子,并理解孩子的痛苦。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如果我们能把这种情绪上的理解传递给孩子,就等于我们认同的孩子的经历,并且愿意和孩子一起面对解决。让孩子觉得我们和他统一战线。
2、学会倾听和认可。和孩子保持在同一个情绪频道上进行交流。当孩子和我们真诚的说出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也要做最真诚的父母。有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会有“玩笑”的嫌疑。虽然嘴上说着“哭的好伤心呀”但是心里却想着“小屁孩有什么可哭的”。要多问问孩子“是什么让你伤心,是什么让你生气”
3、划定界限,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孩子通过打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不要进行劈头盖脸的训斥。要先共情交流、再倾听认可情绪,然后需要划定界限,妈妈认可你的情绪,但是你打人是不对的,会给别人带去伤害。这里一定要给孩子划定界限,最后再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掌握好以上3步法,并且和孩子不断地进行训练,一定会有成效的。父母只要做到40%就会解决很多情绪问题。你家娃是如何发脾气的?最严重的一次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