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受试者免费招募
单基因病扩展性
携带者筛查受试者
受试者招募
近期,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遗传代谢病产前筛查/诊断临床规范路径建设与实践验证”(项目编号:2022YFC2703400)正式启动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受试者招募。
本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牵头,联合国内多家中心,按照国际标准对基因疾病关系进行评估,同时结合多维度的表型信息,对疾病严重性进行评估,通过对遗传疾病进行广泛的孕前筛查-植入前诊断或实施产前诊断,减少甚至阻止部分罕见病的发生,为我国出生缺陷防控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招募详情介绍
一
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单个基因突变而导致的一类遗传性的疾病,综合发病率高达1%,是出生缺陷的主要病因之一。
由于很多单基因遗传病是隐性遗传模式,其携带者往往没有疾病表型,且大多数单基因病致畸,致残或致死,通常无法被常规的孕期检查所发现,成为被忽视的“隐形”生育风险。备孕期或孕早期的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可以帮助夫妇双方充分了解生育风险,提供合理的生育指导,从而有效避免严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二
参与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的益处
本研究针对病种目录中的1700多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X连锁隐性遗传病进行筛查,对目标疾病、目标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展示可能导致子代患目标疾病(详见病种目录)的致病或可能致病性变异,有助于在早期发现生育目标筛查疾病患儿风险,及时接受遗传咨询、生育指导和必要的医学干预,有效避免严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参加本研究的夫妻,免费进行1700多种遗传病的筛查。
微信扫码查询具体基因列表
如何参与招募
招募的对象有什么要求?
入组标准:
(1) 表型正常且无遗传病家族史的备孕期夫妻;
(2) 自愿参与,夫妻双方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接受随访。
排除标准:
(1) 已孕的夫妻;
(2) 拟采用供精或供卵辅助生殖的夫妻;
(3) 有遗传病家族史或生育过遗传性疾病孩子的正常夫妻;
(4) 夫妻一方或双方表型异常,高度怀疑或诊断患有遗传病;
(5) 接受过器官移植、一年之内异源性输血或免疫治疗的夫妻。
如何参与招募
参与方式:
即日起,夫妻双方一起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莫愁路院区)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门诊咨询(提前一周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微信公众号挂号),由临床医生评估是否适合参与本项筛查,招募名额为75对夫妻。
登记时间:
周一到周五
08:00-11:30,14:00-16:30,
节假日除外。
联系科室: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医学中心
【项目负责专家介绍】
许争峰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专家简介:
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遗传医师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与分子遗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委、江苏省医师协会遗传医师分会会长、江苏省出生缺陷精准防控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优生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入选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担任《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等多本杂志编委。
专业特长:
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和产前诊断临床和科研,主持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十三五重大课题1项。获得科技成果奖近2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编著专著1部,主审专著1部。
门诊时间:
周一、周二上午 高级专家门诊
稿件来源丨遗传医学中心 谭建新
责任编辑丨王凝嫣
内容校对丨张卉 史月
审核发布丨蔡晓洁
栏目分类丨妇幼服务资讯
求关注啦
微信平台
订阅号
服务号
视频平台
视频号
抖音号
发现“分享”“点赞”“在看”了吗,听说一键三连的人会更美哦!
点
分享
点
在看
点
点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福利丨免费招募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受试者
原创科普 | 用科学护航,让新生“无陷”——单基因遗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妇幼保健及遗传细胞学专委会提供
星博学术 | 国内首部“综合性”携带者筛查关键问题专家共识要点浅析
指南共识丨针对不同人群的携带者筛查,专家们存在这些共识
共识解读|《针对生育人群的遗传病携带者筛查专家共识》这些要点很重要!
新生儿基因筛查共识发布,如何规范化开展?专家解读来了!
新生儿疾病筛查范围越大越好?No!一表总结应查病种(专家共识)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新年福利!济南新生儿40病免费筛查 试点和病种看这里
福利!济南新生儿40种遗传病免费筛查!元旦起实施!
网址: 福利丨免费招募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受试者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97804.html
上一篇: 星博学术 | 国内首部“综合性” |
下一篇: 【妇产学术】 MS/MS 技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