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猫女士的艺术历程(艺术随笔)
前两年,一幅拼接的图片在网络上疯狂传播,看上去图中的女人正对着猫大喊大叫。这张图片在三个月内获得275,000个赞,并被转发超过78,000次,在2020年的第12屆国际“Shorty Awards ”比赛中獲得“最佳迷因獎”。
这幅红得莫名其妙的“女人吼猫”梗图( Internet meme),是不是如作者和读者后来各取所需地解释得那样优秀,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分析,这也许只不过是一次网络世界中神来之笔的借题发挥而已,但由此而来的“女人养猫以后是否会影响主人性格”之话题被又一次流传了起来。
最近,一所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的材料,对这个说法提出了正面的看法。他们对于500多名养有宠物猫的女士进行了调查分析,在结果中没有发现任何支持这种长期存在说法的实例。流传的说法认为饲养宠物猫会影响主人的性格,错误地让“疯狂猫女士”的刻板印象广为流传。
该份研究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上,研究者观察了人们和宠物交流时的反应,并对宠物所有权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心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的结果让那些喜欢猫胜过喜欢狗的人松了一口气,宠物猫的存在有时虽然可能会分散主人的注意力,但它们给予人们的爱是受到欢迎的,这是一种对于人类的正面“神秘力量”。“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支持存在‘猫娘’的刻板印象,猫主人们在自我报告的有关抑郁、焦虑症状或亲密关系经历方面与其他人没有区别”。希望这份调查为猫女士们洗去了“不白之冤”。
在绘画艺术中,宠物猫常常可以具有象征的意义。并且在不同的时代,这种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猫们”夜间活动的习惯在欧洲中世纪确实被赋予了负面的含义,甚至,荷兰人还将它们视为懒惰的象征,说猫只不过是“懒惰的皮毛球”。然而,艺术家们渐渐的发现,有时一只猫不只是宠物,它还会作为一个依偎的伴侣和介入生活或精神上的生命体出现。
艺术家们没有放过这个现象,下面的这些图画展示了各个时代艺术中养猫的女性的形象。其中的有些场景可能仅仅是象征性的,但它们几乎都是与艺术家和画中人的状态息息相关,丰富多彩,各尽其妙,颇可玩味。
1-养猫的中世纪修女
养猫的修女,14 世纪荷兰的书籍插图,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收藏
这是一幅旧画的细节,描绘了一个修女在与她的宠物猫玩纺锤。来自 14 世纪荷兰的一本老书《 马斯特里赫特时间手册》。这本色彩缤纷、富有想象力和以动物为主题的古老书籍,目前收藏在伦敦大英图书馆。
一位修女在纺线,一只猫在她的脚下玩纺锤。编织在那时的修女生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看起来猫正在将纺锤交到修女伸出来的手上,这也是一幅真实的中世纪生活的图画。
据说,在那时的欧洲修道院里,养猫有助于驱赶害虫,也有助于为修士修女们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感受到生命的陪伴。在目前可见的 13 世纪编写的《修士和修女手册》中,规定修女们被剥夺了许多福利,但允许她们有一只猫作为伴侣。关于中世纪的猫,目前我们不仅在文本中,还可以在许多留下的手稿上,看到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形象缩影。
2-东洋的爱猫女人
溪斋英泉(Keisai Eisen 日本) 抱着猫的女人,1843年作品。美国华盛顿DC国会图书馆收藏
日本画家溪斋英泉(Keisai Eisen,1790-1848)所作的“一个抱着猫的女孩”,浮世绘版画,1843-46年作品,美国华盛顿DC国会图书馆收藏。
这幅日本版画作者溪斋英泉是一位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浮世绘艺术家,专门研究美人画。他的最佳作品,被美术史认为是日本“颓废”文化时代(1818-1830)的杰作。
在这幅完整的日本木刻版画中,一位女士将一只猫依偎在她的肩上。我们知道,当一只猫变得甜蜜并享受人类的喜爱时,猫主人脸上的笑容是所有的猫爱好者所熟知的。这位画家因为画猫而著名,经常在画面角落里带上猫。据画家的弟子说,他爱猫爱到绘画作坊里到处是猫的地步,所以说,“颓废”是难以避免的。
3-妓女的身边也有只猫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法国),奥林匹亚,1863年作,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收藏
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1863年画了这幅最著名(臭名昭著?)的画,画中有一个裸体的女人和她的猫。裸体的奥林匹亚躺在床上,盯着观众。这幅画里,马奈偏离了“传统的裸体”精神,描绘了一个“比前辈更能掌控自己命运”的女人。作品也因偏离规定的公式而受到批评者的强烈憎恨。原来,在那个时候的法国上流社会里对“裸体”的看法是,神仙脱得,凡人脱不得,把裸体带到现实社会是大逆不道的。
奥林匹亚身边的猫伙伴是从意大利提香( Tiziano Vecelli,1490-1576)的“乌尔比诺维纳斯”引出的一出戏,在那老大师的画里,维纳斯身边的是一只熟睡的小狗。(下图)
提香(Tiziano Vecelli 意大利)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創作於1538年 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收藏
奥林匹亚的床尾换成了猫,而且是一只凶巴巴的猫,它有几层含义,显然是对于世俗的挑战。这是一只黑猫,画中的它实际上是一个半模糊的、有点畸形的身影,但它就在那里,在最右边——你只需要注意它。这只弓着背的任性小猫嘶嘶作响,嚣张的鬃毛并不亚于奥林匹亚的大胆、挑衅的气质,甚至更加独立和直言不讳。
“奥林匹亚”当时被舆论讥为“恶心的蟾蜍”。不仅仅是传统的学院派画家,就是连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也将奥林匹亚的形象与“停尸房中一副纸牌中的黑桃皇后”联系在一起,还说不建议孕妇和年轻女孩看到这张画。但现实是,这样的绘画标志着现代艺术的开始。
当马奈死后,他的追随者画家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率领的艺术家们不允许“奥林匹亚”移出海外,他们筹集了2万法郎,买下并把这幅画捐赠给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但艺术官员们却没有热情地接受这样的礼物,“奥林匹亚”再次被存放了 17 年,直到20世纪才终于挤进了巴黎奥赛美术馆。
4-疲惫的女人和一只同样疲惫的猫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法国),Sleeping Girl, 1880, The Clark Art Institute, Williamstown, MA, USA.
法国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的作品。柔和的色调和稀疏空洞的背景强调了这个安静的时刻,一个昏昏欲睡的女人和同样昏昏欲睡的猫一起放松了。她太累了,甚至无法调整她的衣带。她一只手握着猫的爪子,猫的另一只爪子放在她的手臂上,这只爪子在她手中翻腾。这是一个疲惫的“二人组”。
条纹长袜和素色裙子暗示着女士卑微的出身。从她肩膀上滑落的内衣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同时也给人一种她没有意识到被人观察的印象。据说该模特是巴黎蒙马特高地一带的居民,以其丰富多彩的不稳定的生活方式而闻名,这张作品的暗示性还被同样困在她腿上的猫的存在所强调。雷诺阿画过很多养猫女人的画,至少有8幅。
5-花园里盛装溜猫的女人
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 法国),Portrait of a Woman, c. 1895-1897, Musée d’Orsay, Paris, France.
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是一位另类的法国现代派画家。
这幅肖像中的女人站在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景中,一只猫在她脚下卡通化的小径上玩耍。卢梭的自创风格很容易辨认,平面化的身影,完整地被包含在她周围的风景中。与她脚下玩毛线球的小猫相比,她似乎也大得不成比例了。我们虽然对这个女人是谁并不知晓,但她的猫却很可爱,很甜美。
画中人蓬松的袖子,这种款式当年被称为“美第奇”式。那古老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款式,在1895年的法国可非常流行。手镯、带优雅手柄的阳伞和脖子上精致的围巾告诉我们,这个模特应该属于富裕的中产阶级。
在卢梭的画里,传统的透视规则消失了。柔和、精致的色彩、清晰的图画和发光的形状唤出了一个充满财富和光明的世界。手臂的不对称和左腿放在前面还给画面创造了一些动感。猫玩球的自然生动也有助于降低这幅肖像的僵硬感,同时扩大了裙子和遮阳伞的黑色区域。周围环绕着不同种类的灌木和花朵,除了放在前面的三色紫罗兰外,由于画家风格化的处理而无法辨认品种,但都很突出。
6-几何形态的女人和猫
费尔南·莱热(Fernand Léger 法国),Woman with a Cat, 1921,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NY, USA. 费尔南·莱热(Fernand Léger,1881-1955)是一位由印象派、野兽派转为立体派的法国画家,他后期的绘画风格相当明晰。这张画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藏品。
莱热曾经为养猫的女性创作了几种变体,包括油画和素描。这张现代主义的“镜头”前展示了一个“不露面”的女人,当猫坐在她的腿上时,她似乎在平静地阅读。凭借身体锥形立体和细长的特征,评论家称之为立体主义的画派,让这些人物与常见的人体模型相似,却具有闲适的优雅。但要欣赏主人和猫的表情,似乎是不可能了。他的流线型风格反映了当时设计美学的种种流韵。
7-同猫一起的沉思
格温多伦·玛丽·约翰(Gwendolen Mary John 英国),Young Woman Holding a Black Cat, c. 1920, Tate, London, UK.
格温多伦·玛丽·约翰(Gwendolen Mary John,1876 - 1939)是一位威尔士女艺术家,她是 20 世纪初从法国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亲密主义(Intimisme,类似于纳比派)绘画风格的先驱。
这种风格着重于用来表达亲密的家庭场景或采用夸张或扭曲色彩描绘室内,传达人物的情绪和温暖的舒适感,这画法似乎也适合女士与猫的题材。猫和女人有相似的姿势,她(它)们盯着我们看,迷失在各自的想法中。据史料,画家除了在她的画作中展示它们之外,格温多伦还为猫和女人写诗。在她的诗歌中,她将猫具体地确立为失恋的代表。
从画法上讲,格温多伦是刻意要摈弃绘画上繁复华丽的技巧,紫灰、白灰、蓝灰、黄灰、红灰,颜色已经灰到不能再灰、少到不能再少的地步,画家力图在色彩的修养上到达一种含蓄克制的灰色平衡。在今天这个动辄观念、视觉表现极力张扬凸显个性的视觉世界,我们突然看到这么一个朴素简单甚至“弱小”的呈现,那种丝毫不费劲的喜欢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8-自画像专业户的猫情结
弗里达·里维拉(Frida Kahlo 墨西哥),Self-Portrait with Thorn Necklace and Hummingbird, 1940, Henry Ransom Center, Austin, TX, USA.
弗里达·里维拉(Frida Rivera,1907-1954)是一位墨西哥画家,也是一位在艺术圈人气极高的人物。受墨西哥流行文化的启发,她采用一种天真的民间艺术风格来探索墨西哥社会中的身份、后殖民主义、性别、阶级和种族问题。弗里达的画作往往带有强烈的自传元素,并将现实主义与幻想混合在一起。弗里达还被描述为超现实主义者或魔幻现实主义者。她的作品在国际上被誉为墨西哥民族和土著传统的象征,并被女权主义者视为对女性经历和形式的毫不妥协的表达。
这幅“带荆棘项链的自画像和蜂鸟”是她最广为人知的自画像之一,这要归功于它动人的背景和图像的象征性。
30岁出头的弗里达正处于她艺术的巅峰,她在郁郁葱葱的热带树叶屏幕前摆姿势,从她突出的额头下凝视着我们。一只猴子和黑猫栖息在她的肩上。黑猫的眼神忧郁深邃,不放心地窥视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银色的蝴蝶在她的头发上飞舞。一条带有蜂鸟吊坠的荆棘项链刺破了她的喉咙,鲜血直流。她棕色的眼睛充满磁性——严肃、高贵、凶猛、挑衅、还有点悲伤。画面流露出的神秘感,当然一直是好事者们喋喋不休的缘由。
学者们对画中的荆棘项链和蜂鸟提供了各种政治、文化和宗教解释,但对画中的黑猫和画中人的联系,我并没有看到打动人心的解释,我们只能视之为是弗里达·卡罗个人韧性和力量的视觉陈述。
9-中国画家和法国猫
徐悲鸿(中国),抚猫女人,布面油画,53.5X65厘米,1924年作
徐悲鸿(1895-1953)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早年留学法国学习学院派绘画,这幅“抚猫女人”应该是留学时期的作品。画中一位年轻的少妇模特是徐先生的前妻蒋碧薇女士,她身着色调偏暗的粉红色旗袍,一手抱着一只白色可爱的猫,一手抚摸着猫。猫的两眼炯炯有神,少妇则神情安详,睁大双眼露出微笑,一头利落的短发,显得很有精神和活力。背景是作者本人头像,在阴暗中对作品主体人物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
徐先生留学法国,学习的是传统的新古典主义学院派。太太陪读能悠闲地养猫,公费留学的徐先生看来日子过得很安逸,那种东方家庭生活平静温馨的闲适趣味,被用“抚猫女人”的题材开发了出来。
他的这幅作品里有一个局部,可以视为徐先生众多油画作品中的精彩之笔。技术上讲,这个细节可能是徐先生油画作品的顶峰。画中的右手抚猫之态和猫头的局部细节,曾经被《美术》杂志以大图刊出介绍,溢美之词,终有书写之地。
10-猫与女孩-绘画和挑衅
巴尔丢斯(Balthus 法国)- Cat in the mirror III - 1989-94年作,亚洲私人收藏
这是一位受超现实主义暗示但却向往传统写实绘画的波兰裔法国画家。巴尔丢斯( Balthus,1908-2001)《镜子里的猫Ⅲ》(Cat in the Mirror Ⅲ)是他创作生涯中最后一件重要的油画作品。
画中的女孩是他邻居家的女儿,也是巴尔丢斯晚年最常描绘的模特。巴尔丢斯自童年开始,就对猫格外钟情。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属“猫”的——养猫如痴,甚至自封为“猫王13”,而他本人孤高隐秘的风格,也颇有一丝“猫王”的气质。这个年代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对于仅仅表现生活中的民俗之情已经兴趣不大了,他们关心的是在时代环境下人物精神状态的丰富性和差异性,甚至仅仅是为了让这些画作充满力量,同时又令人费神而已。一些作品的创作意图可能就是为了震撼观众。所以,2014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这位大艺术家举办的个展干脆就叫“巴尔丢斯:猫与女孩-绘画和挑衅”。
11-英伦文人的猫趣味
爱德华·戈里(Edward Gorey 美国),“实用猫书插图”, 1982年作.
爱德华·戈里(Edward Gorey,1925-2000)是上世纪出生在芝加哥的美国画家,文化门类里的多面手。他特有的钢笔画经常描绘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背景下模糊而令人不安的叙事场景,基本上属于超现实主义画家。
戈里是个神童,18 个月大时会画画,3 岁时自学阅读。作为动物待遇的长期倡导者,戈里从小就养猫和其它宠物。我们选用的这幅图来自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T.S.艾略特的儿童读物《朗姆酒和塔格》Rum Tum Tugger的封面,当时这本书的一篇书评标题就是“因为猫非常像你和我”( For Cats are very much like you and me)。
这个版本由爱德华·戈里插图。……天使猫一边耐心地看着主人缝纫,一边跳向了她,戈里异想天开的画作让人一眼就能认出。
戈里是一个动物爱好者(尤其是猫)!他在遗嘱中确保为大量动物福利协会提供财政捐助。正如我们从现存资料中看到的那样,基金会“为所有生物的福利而建立,不仅包括猫、狗、鲸鱼和鸟类,还包括蝙蝠、昆虫,甚至无脊椎动物”。
12-世风日下时代的猫
张郎郎(中国),世态自然炎凉,布面丙烯,2019年作,75x50cm
张郎郎(1943-)先生是当今著名的艺术家。他的“世态自然炎凉”画作,虽然已经不是他的先辈所论的那种“毕加索加城隍庙”,但在画面的现代主义语境里,民间艺术的丝丝趣味仍然隐约其中。在他近期的这幅画中,用浓色复线所形成的调性,还依稀可以让我想到康定斯基《即兴创作系列》中那种神秘的画意。
在他的作品中猫是常见的,女人和猫更是他关注的题材。但是让猫进入人间世俗的境界,并面对世风日下的世态炎凉,还要“思考”那些人都弄不太清楚的问题,这在艺术作品中真还是首见。
显然,猫和主人的心思是相通的。画家自己评论道,“ 既有世态,必有炎凉,可横眉冷对,亦可淡然处之。全在你自己觉得合适,在他人眼中,各有不同。有人欣赏冷眼刚强,有人与淡雅无为者同感。世态归世态,炎凉去炎凉。太阳依然起,月亮还会落。想透了人坦然,猫亦然,一起安闲静守宅中,不踏出门外半步。久而久之,静而沉之,才明白四野八荒,风起云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泰然自若:艺术中的猫
数字艺术将与传统艺术融合共生
猫的万千姿态,创造了生活的艺术
首发 |《艺术与技术》:探寻艺术、技术与文化的融合
探索未来艺术:请神之瓦猫AI艺术
艺术考研|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汪星人集结外滩艺术季,“艺术+萌宠”奏响“上海之夏”爱的乐章
专业摄影师给小猫咪拍的艺术照片,萌得可爱
如何教育调皮的孩子教育随笔
意象艺术和具象艺术的表现力
网址: 爱猫女士的艺术历程(艺术随笔)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16190.html
上一篇: 动物形体混合水果蔬菜 兽医手下的 |
下一篇: 用人类的视角去观察猫咪的意识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