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 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独立性同样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首先,家长应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当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性意向。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的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 父母要根据孩子独立性的表现,抓住2-3岁这个关键时期,因势利导地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若错过时机,形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改正就难了。 其次,家长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刚学走路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相关知识
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小班幼儿独立性培养研究
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
浅谈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活教育理念下小班幼儿独立性培养策略探索
埃里克森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指导下的幼儿独立性培养
怎么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这四点告诉你
简述学前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网址: 幼儿独立性的培养(1页)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32993.html
上一篇: 如何培养宝宝独立性 |
下一篇: 幼儿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