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说过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但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此可见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作用是至关正要的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
而家庭环境对初中生来说,更是意味着他们未来成长的一个方向。家庭的环境气氛对孩子来说是联系最为紧密,具有感性的生活环境。因为孩子在与其家庭成员的亲密交往中,模仿着他们的言行,而父母又是最先给他们树立操行的榜样。所以说家庭环境造就着孩子的素养,培养着他们的各种习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逐渐长大的孩子,对家的体验日趋深刻,对父母的态度也越来越敏感,父母的言行举止,甚至表情、眼神都能使孩子感到父母的态度是挚爱、赞许、欣赏还是冷漠、贬损、厌烦, 对初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重大影响。
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优化家庭行动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习惯。
(1)父母守信用,培养学生诚信的习惯。
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以诚信培养诚信,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人无信不立”,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不在说话不算话。要纠正孩子的不守信用,家长首先要言行一致。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某种暗示。例如,父母如果答应了孩子星期天带他到公园去玩,就一定要去。如果临时有事,也要先考虑事情重不重要,若不重要,就坚守诺言;如果事情确实比较重要,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并争取以后补上去公园的活动。而且,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推迟或失约的事情发生,这样才能取信于孩子。告诉孩子,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的。
(2)家长讲文明,培养学生的文明的习惯。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孩子比较受人欢迎,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
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要想让孩子成为一处文明礼貌的人,一定要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
父母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使用文明的语言,在家庭中不要讲脏话,家人之间多使用礼貌用语,说话要和气。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孩子的语言、举止就在不知不觉中文明了,和气了。
家庭环境整洁与否,通过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父母应当充分注意室内环境的整洁,同时父母连同孩子都要讲究穿着整洁,并让孩子定时有规律地睡眠。
应当看到,家庭实物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并不起决定作用,但也确有不可轻视的影响,因此,父母在营建自己的家庭实物环境时,在考虑自己的爱好与需要的同时,也应考虑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优化家庭人际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
人际环境是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应该是民主的、和谐的 ,其环境特点自然也就是宽松的、祥和的。家庭环境中良好的人际环境主要有如下特征:
(1)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家长不能把孩子当“孩子”看,动辄打骂,侮辱孩子的人格,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2)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帮助。父母应该对孩子倾注一腔深挚的舔犊之情,要时时把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诸方面情况放在心上,经常给他们以及时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3)家庭成员之间由于教养和阅历不同,可能在性格上有较大差异,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也会有各自的特点,在家庭中难免发生龃龉和摩擦。这种现象的存在应该说是正常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应从维护家庭团结、共创美好生活的根本利益出发,求同存异,平心静气地解决分歧,而不是互相指责。孩子终究是要走上社会的,要与他人共事的,学会与人和平交际是百利无一害的。
三、优化家庭的评价方式,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要宽容而不纵容孩子。每个家长都期望孩子肯用功读书,学习成绩好一点。可是,孩子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往往管不住自己,需要父母的管教。然而管要有原则,不能把孩子管死,更不能放任自流。孩子眼里的世界和我们大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家长要理解、尊重孩子自主、独立的心理需求,管教由情入理,但不过分地压抑孩子纯真的天性。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耐心启发诱导,这是宽容;当孩子取得好成绩得意忘形骄傲自满时严厉批评,这是不纵容。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初中生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必读!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
论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行为习惯如何培养
家长必读:孩子养宠物必须遵守的规矩
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现状研究
如何通过互动培养狗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精选13篇)
网址: 初中生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必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33489.html
上一篇: 幼儿园整理的《儿童好习惯养成标准 |
下一篇: 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