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绿领吸蜜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绿领吸蜜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鸟种简介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绿领吸蜜鹦鹉(学名Phigys solitarius)是斐济特有的一种鹦鹉。它们是唯一由雨林环境适应到城市生活的鸟类。它们长20厘米,下身及面部呈鲜红色,有紫色的冠,上身呈绿色。雄鸟及雌鸟相似,但雌鸟的冠较为淡色。

鸟种简介

绿领吸蜜鹦鹉,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

外形特征


绿领吸蜜鹦鹉绿领吸蜜鹦鹉身长20厘米。这种鹦鹉鸟体为红色,前额和鸟喙之间、额头、头顶为深紫色;背部、飞行羽、翅膀内侧覆羽、尾巴内侧覆羽和尾部为绿色;颈部和背部下方为黄绿色;腹部和大腿为蓝紫色;鸟喙橙色,虹膜红棕色。母鸟头顶的蓝紫颜色较浅,并且点缀的分布些绿色的羽毛。幼鸟的鸟喙和虹膜颜色较深,胸部为浅紫和黄绿色。

地理分布

绿领吸蜜鹦鹉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潮湿低地森林。它们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也会在苏瓦出没。它们分布在斐济的较大岛屿,及劳岛(LauIslands)至拉开巴(Lakeba)及Oneata。虽然它们只限于斐济,但有化石证据显示它们曾在汤加出没,但却因早期的人类殖民而灭绝。

生活习性


绿领吸蜜鹦鹉绿领吸蜜鹦鹉主要栖息于岛上比较潮湿的森林地区,会避免在无树木且建造的地区活动;此外,它们也会前往椰子园、人类居住的地方或是花园等处活动。在繁殖季节它们大多成对,或是组成5到8只的小群体游牧活动;偶尔会聚集高达50只的数量于花朵盛开的树上觅食;偏好在椰子园活动,除了进食树叶外,也会将花朵咬开吸食花蜜;为了争夺最佳的食物,它们会对其他所有竞争对手展开攻击,有时包括自己的同伴在内。

生长繁殖


绿领吸蜜鹦鹉绿领吸蜜鹦鹉主要以花蜜、花粉、软性水果(芒果)、毛虫和其他昆虫的幼虫为食。它们在野外的繁殖季为7月到12月,会在腐烂的树干中或是椰子树上筑巢;人工豢养的绿领鹦鹉一次会产下2枚卵,孵化期28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9周。亲鸟每次通常都只扶养一只幼鸟长大,因此取出手养可以增加它们的存活率。

塔布吸蜜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扩展阅读

塔布吸蜜鹦鹉(学名:Vini peruviana)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

鸟种简介


塔布吸蜜鹦鹉

塔布吸蜜鹦鹉:(又名:塔希吸蜜鹦鹉)

拉丁文名称:Vini peruviana

英文名称:Tahitian Lory

描述: 通常羽毛为亮深蓝色,冠羽带有较浅的条纹,有传统鹦鹉的鸟类面目,有耳羽,喉至上颌为白色,尾下部为蓝灰色,虹膜深,爪子有力,鸟喙橙色。雌雄外貌相同。幼鸟喙为黑色(发育至六个月后颜色开始改变 ),羽毛虽也是深蓝色但不太鲜艳,鸟爪为黑棕色。栖息于棕榈树林,香蕉园和椰子树种植园。

外形特征

体长: 18 cm (7 英寸)

分布:从前在库克岛所辖的23个岛屿,社会群岛和土阿莫土群岛均有分布。如今仅限于艾图塔基、别林斯高海岛、锡利群岛,朗伊奥拉,奥尔图和提卡浩这几个小岛上还有其踪迹。

生存状态和习性:濒临灭绝,现在仅在别林斯高海岛还有较为大的种群 (大约:250 对) 和锡利群岛 (300 到 400 对)。在各公园人工养殖合计起来也就在千余对。已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之一级保育濒临绝种的鸟类。在繁殖季节以三个或略多的鸟集成小群。通常在树叶丛中可以看到和听到它们的鸣叫声。在自然界中喜食:花粉,花蜜和花朵,主要来自椰子棕榈树的软果。

繁殖:一般每窝下2枚鸟蛋,25天孵化期,九周后小鸟羽丰,十三周后小鸟可以出窝独立飞翔.

塔布吸蜜鹦鹉塔布吸蜜鹦鹉18cm,体重31 – 34 g。这种鹦鹉鸟体为深蓝色,头顶带有浅蓝色的放射状羽毛;鸟喙和眼睛之间、耳语、喉咙和胸部上方为白色;尾巴内侧灰色;鸟喙橙色,虹膜深色。幼鸟的鸟喙带有黑色,需要6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体色。同时体色较浅,虹膜为黑色。

地理分布

塔布吸蜜鹦鹉从前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库克岛所辖的23个岛屿,社会群岛和土阿莫土群岛均有分布。如今(2004年)仅限于艾图塔基、别林斯高海岛、锡利群岛,朗伊奥拉,奥尔图和提卡浩这几个小岛上还有其踪迹。

生活习性

塔布吸蜜鹦鹉塔布吸蜜鹦鹉主要栖息于棕榈树丛、花园、椰子园和香蕉园等地。在繁殖季它们会组成约3到4只左右的小群体;尽管体色亮丽,但是在浓密的林区活动时,仍然相当难以察觉它们,除非听见它们的叫声才会被人发现。这些小鸟平时非常活泼,一整天都精力相当充沛的到处攀爬活动,个性并不十分胆小怕生;飞行的时候会伴随比较尖锐的鸣叫,因此比较容易被人所发现。


塔布吸蜜鹦鹉

生存状态濒临灭绝,现在(2004年)仅在别林斯高海岛还有较大的种群 (大约:250 对) 和锡利群岛 (300 到400 对)。在各公园人工养殖合计起来也就在千余对。在繁殖季节以三个或略多的鸟集成小群。通常在树叶丛中可以看到和听到它们的鸣叫声。在自然界中喜食:花粉,花蜜和花朵,主要来自椰子棕榈树等软性水果。

生长繁殖

塔布吸蜜鹦鹉塔布吸蜜鹦鹉在野外的繁殖季为5月到8月,会在枯死的树洞中或是腐烂的椰子树干中筑巢,有时候也会利用其他鸟类废弃的窝,甚至会在棕榈树的裂缝或是在树上已经开始腐败的椰子内筑巢;人工豢养的塔布吸蜜鹦鹉资料相当稀少,因为它们饲养难度非常高。塔布吸蜜鹦鹉一次会产下2枚卵,孵化期约25天,雌鸟通常在产下第2枚卵之后才会开始孵蛋;幼鸟羽毛长成约需9周;时常发生亲鸟弃巢或是根本不喂养幼雏的情况,因此必须及时取出人工养,幼鸟在13周大时可以完全独立。


塔布吸蜜鹦鹉

保护现状

塔布吸蜜鹦鹉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塔布吸蜜鹦鹉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一 1级。

扩展阅读

1.东篱小菊自译和编写

2.《世界鸟类名称》(科学出版社)57页

3.《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科学出版社)240页

红耳绿吸蜜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耳绿吸蜜鹦鹉(学名:Glossopsitta concinna)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

外形特征

红耳绿吸蜜鹦鹉身长:22cm。鹦鹉鸟体为绿色,鸟喙和眼睛之间、前额、眼睛后方横越过耳羽的带状羽毛、颈部两侧

红耳绿吸蜜鹦鹉为红色;头顶和颈部为蓝色;背部古铜棕色,并带有浅绿色;胸前两侧和翅膀内侧分布些黄色的羽毛;翅膀内侧覆羽为黄绿色;尾巴内侧橄榄黄,内侧带有橘红色;鸟喙黑底橘红色,虹膜橙色。幼鸟的鸟喙颜色较深,体色也比较暗,胸部两侧的黄羽分布也较少

生活习性

麝香吸蜜主要栖息於任何充满盛开花朵的树林区、灌木丛、沿著水源处的树木林区、公园、果园等处;偶尔也会前往

红耳绿吸蜜鹦鹉山区森林和人类居住的地方附近。在繁殖季他们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他们通常会定期前往几个固定的觅食地区;时常和其他的吸蜜鹦鹉一起集结活动,或是快速鹦鹉(Swift Parrots)等。他们对人类相当友善,戒心不重,在觅食的时候可以近距离靠近他们,有时候甚至连农夫开枪瞄准射杀他们都不自觉。觅食的时候会彼此发出喋喋不休的交谈,对鸟会紧密的在群体中待在一起,飞行的时候会发出刺耳的鸣叫,因此相当显而易见。

食物:麝香吸蜜主要以花蜜、花粉、花朵(尤其是桉(树)属植物)、软性水果、浆果、种子、植被、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此外,半熟的玉米和谷粒也是他们所喜爱的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澳洲东部和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和袋鼠岛。

生长繁殖

他们在野外的繁殖季为8月到1月,会将巢筑在距离水源很近的空心桉树洞内,有时候他们会和澳洲虹彩吸蜜鹦鹉(Rainbow Lorikeets)、紫冠吸蜜鹦鹉(Purple-crowned Lorikeets)、鳞胸吸蜜鹦鹉(Scaly-breasted Lorikeets)或是迷你吸蜜鹦鹉(Little Lorikeet)在野外产下混血的後代;人工豢养的麝香吸蜜一次会产下2枚卵,可以提供25*25*30公分的厚木巢箱。孵化期为22天,有时候会介于19到27天之间,时间完全视当地的温度而定;亲鸟通常一次只会扶养一只幼雏,因此可以将另外一只取出手养;幼鸟羽毛长成约需48天。12个月大幼鸟就已经成熟,但是要等到2岁以後才能够有繁殖能力。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绯红金刚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绯红金刚鹦鹉,又名五彩金刚鹦鹉(学名:Ara Macao)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面部无羽毛,布满了条纹,有点像京剧中的花脸脸谱,兴奋时可变为红色。尾极长,属大型攀禽。食谱由许多果实和花朵组成,食量大,有力的喙可将坚果啄开,用钝舌吸出果肉。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在河岸的洞里筑巢。比较容易接受人的训练,和其他种类的鹦鹉能够友好相处,但也会咬其他动物和陌生人。寿命最长可达80年。

鸟种简介


绯红金刚鹦鹉

绯红金刚鹦鹉(五彩金刚)是南美洲最美丽的鹦鹉,五彩缤纷的羽色深得人们的喜爱,它们美丽的外表和高价位也成了盗捕者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现在却成为濒临绝种的鹦鹉。

名称:绯红金刚鹦鹉

拉丁文名称:Ara macao

英文名称:Scarlet Macaw

体长:85cm(33吋)

分布:从中美洲的墨西哥南部到巴拿马及南美洲的南部的热带森林到波利维亚东部。

外形特征

与绿翅金刚鹦鹉外表相似,主要的不同的地方是绯红金刚鹦鹉的翅膀有着鲜艳的黄色羽毛,而绿翅金刚翅膀则是没有鲜黄色的羽毛,另外不同的地方是在绿翅金刚鹦鹉的面部有红色细毛组成的线条,而绯红金刚鹦鹉面部是没有的。

地理分布

同于绿翅金刚鹦鹉,绯红金刚鹦鹉最常栖息于1000m以下的潮湿热带低地,虽然分布面积广大,但是这些美丽的鹦鹉数量愈来愈少,尤其在中美洲,盗捕作为宠物交易及栖息地破坏、巢穴不足是主因。

生活习性

通常成对出现,或是30只左右的数量活动,常与绿翅金刚、蓝黄金刚鹦鹉一同出现于岩壁上啄食土块,一般相信是为了中和未熟或有毒果食的毒性;绯红金刚是相当活泼且好奇的金刚鹦鹉,很快能适应新饲主及环境,一但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强壮,提供新鲜树枝给它们啃咬,夏天特别喜爱沐浴,常常会嘶声大叫;绯红金刚已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之一级保育濒临绝种的金刚鹦鹉。

生长繁殖

繁殖绯红金刚并不是很困难,新引进的成鸟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很健壮,约于4月份时开始进入繁殖季,繁殖期有攻击性,一窝可多至3-4颗蛋,常不是全部都有受精,每颗蛋孵化期约26天,3个月羽毛长成,自幼人工喂养的绯红金刚是很迷人、讨喜的宠物,但与蓝黄金刚、绿翅金刚比起来较难获得主人的信任,当它们成熟时往往会变的喧闹与富攻击性,不再驯服,也丧失了与饲主间的完全信任感,当然并非每只个体都是如此,但如果发生了类似的情形最好考虑帮它配对繁殖。

本文Hash:24f24a6ce5c77acf81ee6a740d8cf56fbcdfa492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知识

绯红金刚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军金刚鹦鹉的简介、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人工饲养、主要食物、保护现状、分类地位
黄纹绿吸蜜鹦鹉
巴布亚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威胁
【吸蜜鹦鹉】吸蜜鹦鹉简介
大山雀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色吸蜜鹦鹉
白颊噪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
黄领吸蜜鹦鹉
黄绿吸蜜鹦鹉外形特征

网址: 绿领吸蜜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3903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黑顶吸蜜鹦鹉的饲养方法(做好饲养
下一篇: 鹿顶客鹦鹉和澳彩吸蜜鹦鹉有什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