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国际濒危动物--白颈长尾雉就地保护关键技术
省级成果登记号:Y11129
所属领域:林业科学野生动物保护技术领域
成果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濒危物种保护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的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江西是白颈长尾雉的主要分布省份,白颈长尾雉是江西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很有效的旗舰种。白颈长尾雉保护,在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成果在进行白颈长尾雉栖息地保护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包括种群监测、栖息地评价和生态规划等技术的白颈长尾雉就地保护技术体系,并进行了示范推广。本成果从空间、资源、繁殖等方面全面揭示了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地需求;构建了白颈长尾雉分布与栖息地关系数学模型,建立了白颈长尾雉种群监测技术;提出了白颈长尾雉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建立了栖息地评价技术;建立了包括生境廊道设计技术、自然保护区最小面积确定技术等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生态规划技术。白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最小面积确定技术,已纳入国家林业行业标准"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最小面积确定技术规程"。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
适用范围:野生动物种群监测、生态规划、生态影响评估等
成果来源: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成果负责人:黄晓凤,博士,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地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江西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60余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的科学考察、总体规划、生态影响评价等咨询类项目近100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江西省林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第十二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等科技奖多项。
联系电话:13803546804(黄晓凤)
相关知识
全球十大濒危动物:中国红腹锦鸡在列
甘肃救助濒危动物 被救助的非洲灰鹦鹉是世界级濒危动物
甘肃河西走廊救助一只世界濒危动物
保护濒危动物的意义精选(九篇)
动物的保护意识认识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动物环保展亮相鸟巢 呼吁保护濒危动物
紫蓝金刚鹦鹉是世界上最大鹦鹉,数量锐减成为了濒危动物
濒危动物摄影展亮相自然博物馆 48幅动物肖像背后都有故事
对于濒危动物保护,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摄影师捕捉的濒危动物的表情 最萌的是蝾螈,但最悲伤的竟然是它
网址: 国际濒危动物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3362.html
上一篇: 西高地白梗的价格贵吗? |
下一篇: 西高地犬的优点和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