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玉”字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美好而高尚的字眼。玉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它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礼仪、商贸、图腾、宗教、信仰乃至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其他任何古器物无法比拟的。玉器在古代社会中既是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玉所特有的美丽光泽和温润内质使它成为一种超自然物品,被赋予人文之美,古人似乎对玉倾注了全部的才智和热情。
新石器时代
纵观中国玉文化八千年的发展史,既古老又年青,至今魅力不减,生命力越来越旺盛,不能不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带”作为腰间的束扎物是中国古代服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东汉时期
随着革带装饰功能的不断增强兼具装饰和实用功能的钩、环相连束结方法逐步成为主流,钩、环、带上的玉饰也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服饰的变革,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
两宋时期
玉带钩,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晚期。形制趋于简单,绝大多数没有装饰纹样,钩呈长方体,出土实物长度在5-8厘米之间,一端为两面对穿的大孔,可用于穿系,另一端琢磨成铲形钩状,钩首部分与后世的钩首呈反向弯曲。
玉带钩 良渚文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长7.7厘米,宽3.2厘米,厚2.4厘米
玉带钩 良渚文化,浙江省铜乡县博物馆藏
长5.9厘米,宽3.5厘米,厚1.8厘米
春秋时期,带钩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主体是金属带钩,玉带钩偶见。
玉带钩 春秋晚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长2.1厘米,宽1.7厘米,厚1.3厘米
战国时期,是玉带钩发展使用的鼎盛时期。“满堂之座,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 《淮南子•说林训》记载了使用带钩的普遍与多样的状况。此时期玉带钩制作工艺精良,棱角分明,常以简练的线条勾画动物形象,具有抽象的意味,给人以严谨、规矩的总体印象。
玉带钩 战国早期,湖北省博物馆藏
高6厘米,腹宽1.5厘米,腹厚0.9厘米
包金嵌玉银带钩 战国中期
长18.7厘米,宽4.9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玉带钩 战国中期,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长8.3厘米,宽6.8厘米
鎏金嵌玉铜带钩 战国中期
长11厘米,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玉带钩 战国中期,中国历史博物馆
长6.9厘米,上宽1厘米,下宽0.85厘米,厚2.2厘米
错金嵌玉铁带钩 战国中期, 中国历史博物馆
长21.5厘米,身宽2.4厘米
玉带钩 战国晚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长5.7厘米,厚2.2厘米
玉带钩 战国晚期,广东省博物馆藏
长4.4厘米,宽1.1厘米
东汉后期,中国北方地区的匈奴、东胡等少数民族革带的系结有别于中原地区,他们使用带鐍来扣结,所谓“鐍”就是有舌的环,同时革带的鞓上装是铜牌。
南北朝时期 , 以蹀躞带为主要形制,主要材质为金属,也有非常精美的玉质蹀躞带出土以及带扣相对的牌饰 。
从现有的资料分析,使用玉质带具的人身份地位极高,因此,从选材到制作都十分考究,均选用上好的白玉,绝大部分玉銙表面没有装饰纹,抛光好,玉銙(包括上博收藏的白玉龙纹鲜卑头)的正面四边打若干穿孔,用金、银等贵金属将玉銙固定在带鞓上,个别玉銙使用透雕工艺,装饰在革代正面显著位置,以增加其整体装饰效果。
隋代基本继承了南北朝的带具形制。以蹀躞带为主要形制,玉带具出土不多,以仅见的出土实物考证其工艺与装饰风格与南北朝时期相比无大的变化。
唐代玉具带的滥觞期。有唐一代各时期风格略有不同。初唐基本延续北周、隋代的风貌,自中唐以后,其形制、装饰风格、制作工艺、带銙与革带的联结方式变化较大,形成独特的时代风貌。
唐代玉带具图案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多为伎乐人物、花卉、动物,许多纹饰具有中外文化融合的信息。
宋代沿用唐制,但从出土和传世的实物数量看,远远少于唐代,原因,一是,此时中国西北地区战乱频仍,玉材来源通道远不如唐代来的畅通。二是,宋代尚金。宋代虽然流行金带具,但玉具带仍然是最高级别,是身份等级的昭示物、帝王重要奖赏物、边国异族世家的进奉物。
辽、金、元时期,辽代的带饰形制没有严格的规定,不同大小、不同质地饰物可以同时装饰在同一条带上 。玉带具的纹饰题材范围明显增加,龙、螭、人物、花鸟、走兽、花果、龟游、连珠等都是常见的纹饰,纹饰凸起较高,立体感强,方銙的体积较大且厚重,出现倭角,蹀躞环饰使用普遍,整体艺术风格是粗犷中见精细。
明前期,玉带具制作较为精良,如山东、南京等地皇家贵族出土物就属此类。明中期以后,特别是嘉靖、万历时期,制作粗糙,以龙型为例,身躯细瘦,细部刻画潦草,抛光简单,可以称为”粗大明“的代表作。常见纹饰:云龙、云鹤、花卉、动物、人物、杂宝等。
清朝时期由于服制的变化,革带系在補褂之内,其身份的标志作用不再具备,因此逐步退化,带銙基本无存,仅存带钩、带扣其作用和明代基本相同。从可观的传世品数量上看,可能相当一部分带钩已经从实用转为陈设。这种带钩特征是:体量较大,钩首短胖,多为龙首,钩身浮雕蜿蜒面向龙首爬行的螭龙,似母子对望。其装饰性远远大于实用性。
(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玉界:玉腰带的发展与演变
【玉玉宠物医疗服务中心】玉玉宠物医疗服务中心电话,玉玉宠物医疗服务中心地址
常见玉鸟品种以及玉鸟繁殖技巧
玉鸟换毛期间的饲养与管理
原创 探究中国古代服饰中的腰带,腰带的材质和结构,以及直至现代的启示
玉鸟的繁殖
回收玉手镯,闲置变现好去处
我国最古老的玉冠——红山文化玉马蹄形器
玉鸟的寿命是多少年?养玉鸟的注意事项
猫爪玉坠寓意,解读猫爪玉坠的寓意:神秘又迷人的吉祥物
网址: 古玉界:玉腰带的发展与演变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9483.html
上一篇: 牵狗器宠物牵引器厂家 |
下一篇: ABRR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