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人类对爬行动物的态度与偏见

人类对爬行动物的态度与偏见

传 送 门

资料参考/Human Attitude toward Reptiles--NCBI

图片来源/网络

爬行动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包括不同的科目与分支,如龟类、蛇类、蜥蜴、鳄鱼等,繁多的物种也恰恰体现出爬行动物品类的多样性。不过,关于人类对爬行动物的看法的相关研究十分少见。之前的许多研究者通常在实验测试者的刺激物选择时,要么品类不全、有失公允,要么更乐意把焦点放在人类对于蛇类的恐惧症上。

若要研究清楚人类对动物的态度,首先应该理解一点,人类关于不同动物的不同看法,更多地是取决于一些既定的评判标准。例如,在评估哺乳动物时,我们的侧重点是它们的体型与皮毛的花纹,有着独特花纹和长而浓密的毛发的哺乳动物,看起来更像毛绒玩具,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积极共鸣;相反,过小的眼睛和暗淡的毛色,则易激发人们的负面感官。

同样,人类在评价鸟类时,也是根据身形(如头部大小与身体的比例、尾巴长度、鸟翼宽度和腿的高度)与花纹图案的特色来做出评估的。总的来说,鸟类的体色反而并不大会影响到人们对于它们的看法,仅在少数群组(如鹦鹉或鸫鸟等种类)中,体色才显得略为重要一些。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于爬行动物都存有诸多偏见,且人类对于爬行动物的欣赏眼光也异于哺乳动物,所以,今天我们将试着以一种不同的思维角度入手,分析一下这种偏见的由来。

gfee3211

恐惧和厌恶

在Ekman和Cordaro老师的一项研究中(《Intersection of Disgust and Fear: Normative and Pathological Views》),总结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7个基本情感--即愤怒、恐惧、惊讶、悲伤、厌恶、蔑视和幸福。尽管这些情感互不相干,还被描述为对于重要的生活情境的自动回应,但这七大基本情感也曾协助人类祖先得以生存至今。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恐惧和厌恶这两种情感,是人类处于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自然而然触发的生物适应;而且,恐惧和厌恶也与焦虑症有关,包括特定动物诱发的恐惧症:

①当人们面对危险的境地,在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下,恐惧的情感易被触发,从而启用特定而快速的防御行为机制,我们会根据恐惧的程度选择到底是选择逃跑还是继续战斗。

②据Rozin和Fallon(《Psychology. From oral to moral》)以及Josh、Bunmi和Jeffrey(《Disgust, Fear, and the Anxiety Disorders: A Critical Review》)的设想,厌恶是源自人类对于味道尝起来很糟的食物的一种拒绝防御机制,这些食物之所以风味变差,很可能是因为有毒、变质,或者腐坏。

审美之偏好

有时候,动物也能够刺激人类产生积极的情绪,吸引人们使用艺术或者审美的眼光去欣赏动物们的优雅与美丽;甚至,连动物滑稽的样貌及搞笑的举动也可能变成它们的闪光点。

在动物园内,有科研人员做过此类的研究项目--关于动物的颜值与游客的游览偏好,这些研究旨在协助动物园引入适合游客审美的动物品种。

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喜爱程度,可以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也就是说人类普遍具有保护美丽、可爱的物种的意愿,即是说,当大家都觉得某种动物很美丽时,就更愿意为了保护它们而做出贡献。

之后,又有科研人员对鹦鹉、蛇类和龟类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结果也基本大同小异,人们果然还是以颜值来决定审美的偏好。这项研究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当日后的野生动物保育工作开展时,可以美丽的物种作为标志性物种来新建保护区,而那些没有被评为美丽动物的濒危物种,则只能依靠一系列的后续活动来逐渐提升大家对它们的兴趣了。

人类对爬行动物的情感等级

研究人员挑选了18-88岁的来自捷克的测试者若干,在填写问卷之前,每个测试者都需要递交一份简短的私人信息表(包括年龄、性别与受教育程度等)。接着,须完成关于人类对不同爬行动物的情感等级的“七李克特量表”,分别记录下测试者对于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的恐惧、厌恶或美丽这三种情感的等级差异。

P.S.:多数测试者仅完成了其中一种情感测试的表格,但也有少部分人接受了所有三种情感的测试,不过,这些测试者每完成一项测试的间隔时间均长达数月之久,故基本可认定其单次测试结果是独立而客观的。

测试结果:

①所有的测试者对于爬行动物的美丽特质使人类产生的情感等级的评估结果均具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也就是说测试者群体对于哪些爬行动物更美丽这件事,是达成了共识的。

②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业及以上三者的交互作用对于恐惧和厌恶的情感等级并无影响,性别和年龄对于美丽的情感等级的影响很小(来自中国的蜡皮蜥算是一个例外,因为年龄较大的测试者普遍认为该物种比较美丽,另,多数老年人认为中美洲河龟和黄头侧颈龟的美丽等级相同)。

③经过对恐怖与厌恶情感等级的数据总结分析,爬行动物很明显被分为两大组--蛇、蛇蜥、蠕虫蜥等无腿爬行动物和其他蜥蜴、龟类等其他爬行动物;本项测试结果表明与其他爬行类相比,无腿爬行类显然引起了更强的恐惧感与厌恶感。

④进行爬行动物的评估时,几乎都会分化成上述两个群体,但对于恐怖的情感等级的评估结果出现了少许特例情况--

鳄鱼虽然属于有腿的爬行动物,但相对于其他蜥蜴品种而言恐惧等级可谓是非常之高;鳄龟和科莫多龙也由于粗旷的外形与巨大的体型(鳄龟尖锐的喙部更增加了恐怖气氛,可见人类对于尖锐物体的感知存在较多偏见),而同样引发较高的恐惧感;另,具有蛇形形态的爬行类中,蠕虫蜥和蛇蜥虽然很像蛇类,却依然没有那么令人恐惧,只是因外形易使人们联想起虫类,而被人认为最令人厌恶的品种。

⑤最令人惊讶的是,在所有爬行动物中,龟类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最美丽的物种,这也可能是龟类能够成为受到全球广泛欢迎的宠物的原因之一。

⑥在非蛇类的爬行动物之中,恐惧感和美丽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负相关的关系,两者不会并存;可是蛇类则属于极其特殊的存在,在不少测试者的眼中,它们既是美丽的,也有点令人厌恶,同时更是危险而令人恐惧的。

小结

实际上,在所有的爬行动物中,只有部分族群(特别是蛇类和鳄鱼等),对人类具有危险性。鳄鱼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死亡翻滚式的掠食方式,的确有几率造成人类丧命;某些蛇类因为含有足够能杀死成人的毒液或者体型过于庞大(成体的蟒蛇或森蚺等),也有几率给人类的生命造成威胁。

纵观历史的长河,人类与爬行动物长久以来一直处于“捕食者-猎物-协同进化”的状态,对于早期人类来说,意识到某类动物的威胁并对其作出即时而恰当的反应这件事,更显得尤为重要。

可见,人类对于爬行动物的偏见不仅仅来自于感官的体验,更有一种说法,即现代人类对于这些爬行动物与生俱来的恐惧与厌恶情感,可能是源自千百年来累积下来的关乎于生存的远古记忆……

德克萨斯州东部原生地摄影

命 脉

寸 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类对爬行动物的态度与偏见
爬宠:偏见与规则之下,何以养宠
宋威龙的爬宠世界:颠覆认知,挑战偏见
体重偏见如何影响宠物狗及其主人?
人类的眼泪与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眼泪有何相似之处?
鱼,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你对它们了解多少
爬行动物福利评估方法的回顾
《狗态度》行为艺术——如果狗狗能说话 它会告诉你这些
探索养爬宠的心理学——为何有些人对爬行动物情有独钟?
人类对鸟类的态度,有哪些变化?

网址: 人类对爬行动物的态度与偏见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5047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为什么有人觉得养爬宠的人心理变态
下一篇: 【科普】如何让你家暴躁的蜥蜴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