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家长都会收到来自老师们的投诉:"你的孩子今天又打架了",又或者有些性格偏内向的孩子,他们也会容易受到同伴们的欺负。孩子们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攻击性行为”,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这一行为是最常见,也是正常的。
儿童攻击性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身上常见的一种比较典型的侵犯行为,是外部可见的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具体到幼儿攻击行为来说是指:任何踢、打、咬、用力推搡以及用物体或工具等有意损害他人的身体动作或骂、侮辱、贬低等有意伤害他人的言语行为。
出现原因
教育方式不恰当
过分放纵和过分专制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导致孩子的攻击性的行为。过分放纵,会养成孩子自以为是、自我、专横的个性特征,大人的忍让、放纵,更使孩子变得任性和具有攻击性;过分的专制,则会导致儿童严重的挫折感,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引发其攻击性行为。
不良的模仿和学习
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这种学习分为强化和模仿两种。
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感情不合,经常吵架,会影响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育,使他变得暴躁、易怒、不合群,因而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家长脾气暴躁,经常与他人发生口角和争执,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模仿成人。
自身的因素
认知因素:认知在幼儿的攻击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幼儿对伤害情境中他人意图的知觉和归因决定着幼儿是否发动实施攻击行为。
幼儿的攻击行为与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幼儿的自我意识增强,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他们容易发动侵犯行为,另外,在心理发展水平上,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去攻击别人,但不能考虑到别人为此遭受到的痛苦。
应对方法
(一)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其次,父母要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既不能实行高压控制,也不能过度纵容溺爱,学会倾听和尊重,多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来真正了解孩子的感受、愿望及需要。
(二)奖励与惩罚的正确应用
在矫正孩子攻击行为的过程中及时地奖励与惩罚也很重要。应当在适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奖惩。
(三)鼓励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孩子做出合作、分享、谦让、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等利他行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使孩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攻击、伤害他人是不合理的,逐步学会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
(四)提供解决冲突的榜样
成人可以训练幼儿利用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合作让幼儿自己解决冲突,也可由成人的劝解来消除幼儿之间的冲突。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让我们共同携手,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图文来源:儿童康复科 王宵
图文编辑:企划外联办 赵婉姣
责任编辑:企划外联办 张佳鑫
相关知识
如何正确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举例说明如何有效的控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治策略.docx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狗狗的攻击性行为要如何应对?
对孤独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方法(一)
如何处理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引导与纠正
如何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docx
如何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网址: 如何正确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63474.html
上一篇: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引导与纠正 |
下一篇: 攻击行为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