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浅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

浅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

浅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
盂县职工幼儿园 王娟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闹、踢、咬、大声嚷叫、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东西等。幼儿期是幼儿矫正攻击性行为的关键期,根据有关调查表明,就攻击性行为而言学前班幼儿的攻击性较高,而攻击性行为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最繁琐而又难以解决的一项不良行为,对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若不及时加以矫正,不仅会影响到他们道德行为的发展,而且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并造成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交的困难,有的甚至还可以转化为犯罪行为,本文试图通过一些有效的干预策略,对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积极诱导、正面教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为教师看到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应及时给予正面教育,了解、洞悉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切不可用谩骂、讽刺等消极行为,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责罚幼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以耐心说服、引导教育为主
,从而达到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目的。在一次拼搭游戏中,永胜用积木搭了楼房,旁边的苏航也要也要取积木盖“楼房”,永胜“啪”的一巴掌打在苏航的脸上。我很快过去说:“永胜,打人对吗?”他很有理的说:“他取我的积木”有这种想法的小朋友并不少见,我心平气和地问他:“这是幼儿园给所有小朋友准备的玩具,是所有小朋友都可以玩的,打人是不对的,大家应该友好的玩才对,不打人才是好孩子呢,打人的小朋友打架可是都不喜欢的。”这次反复教育几次以后,他居然会模仿我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别的小朋友。同时在永胜对别人友好时,我及时给予正面教育,肯定他的良好行为,这样使永胜小朋友获得了较好的情感体验,逐步改变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并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不仅使永胜小朋友克服了攻击性行为,而且他还以同样的方法来教育别的小朋友,效果很好。所以作为教师就要积极引导、正面教育幼儿,使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会如何和同伴相处,并能解决一些雷同的行为,善待同伴。
随着时间的流逝,幼儿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长,孩子们自我为中心的表现特别明显,主体意识逐步发展,他们缺乏群体交往的意识,缺乏如何与小朋友合作交往的方法,作为教师应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让他们从小学会与人交往。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幼儿同伴间常有摩擦与纠纷,他们常会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时候成人没必要过多的参与,应留给幼儿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但有时也可以通过其中较典型的事情来引导幼儿正确地处理问题。如我班的王永胜小朋友是个急性子,不管是游戏还是比赛,他都争强好胜。在一次拼图游戏中,尽管他努力了但还是没
有拼出什么图案,苏航小朋友出于好意去帮他,刚说两句他就急了,不仅扔下了拼图还顺手咬了苏航小朋友的手一口,结果苏航小朋友跑来告状,永胜还觉得有点委屈,冲到苏航面前大喊大叫,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拼不好也不要他来管我,可他说我不会拼。”这是我给他们讲了遇到困难要朋友帮忙,朋友善意的关心我们应该表示感激等等。后来他心平气和地向苏航小朋友道了歉,两个人很快的融合在一起,继续玩起来了游戏。之后的几天,他都能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游戏,看上去友好了许多。幼儿是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成长起来的

浅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如何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矫正方案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与矫正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有哪些
如何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docx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引导方法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导策略
如何矫正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网址: 浅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6349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如何有效制止幼儿攻击性行为.do
下一篇: 儿童攻击行为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