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从文献的演进窥探狗的价值及其功用的嬗变,从食狗到宠狗

从文献的演进窥探狗的价值及其功用的嬗变,从食狗到宠狗

文丨老黄读史(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动物同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与关系起始全然寄存在社会的历史性中,本文旨在借助狗在文献中功用的演进对这种渐趋社会化的历史性予以分析,进而对狗的社会性属性进行阶段的划分和层次的类断。

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狗和人类之间的感情纠葛一度可以上溯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但就其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言,狗的价值大抵都是借助充当猎犬这一对象来实现的,亦或者是凭借自身的价值优势,譬如古人肉食或者皮毛等,来体现的。再者,作为日常生活或者祭祀上天所必须的祭品,狗自身也充盈着宗教与礼仪的色彩,甚至对于狗的药用价值也能够在古籍中寻觅一定的痕迹。


对于狗同人关系纠葛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6100到4600年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其已然成为当时大汶口先民的重要伴侣,而对此讯息的判断也全然是从一只出土的红陶壶所推测而来。1959年,在距今5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墓葬群中,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了一只造型异常生动,器物装饰精致的红桃犬型壶,现如今已成为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借助文献的记载对其功用进行猜测是后人研究史料的一种直接方法。狗之所以能够成为祭祀祖先,取悦神灵的重要祭品,是由于在商代发掘的甲骨文卜辞中出现了对于狗的功用和宗教意义阐释的价值痕迹。

犬型

六畜,五牲,三牺这般在中国文化中所留存的说法也是对生物历史性社会性的一种见证。六畜指代的便是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而对于祭祀所用的不同级别的祭品,便是五牲和三栖。前者,一般指代牛羊猪犬鸡等五种动物,而三栖指的是三只纯色的牛,但此说法仍存有争议,另一种则是说牛羊猪三种动物。西周时期专门负责养狗的官职的名称便叫作犬人。


狗在古代的社会背景下与现代所展现的作用全然不同。当时的狗其作用主要分为三大类。依据狗的价值层级可以将其划分为猎场所用,看家所用,食用所用,而对于食用狗又有一些细分,其主要目的便是功效价值层级的痕迹体现。

第一种称之为田犬的即猎犬,专门用来田猎的行动,譬如在垂死濒临之际对他儿子生发:想在牵着黄犬去打猎,恐怕没有机会了的秦代李斯,而此处所指代的黄犬便是猎犬。江城子在苏轼的笔下也曾经有过猎犬的痕迹。其间无论是对狗还是鹰的记述都是采取颜色代指,譬如:此处的黄并非指颜色,而是指猎犬。而苍鹰则是文中苍的字眼延伸而来,小说中常见的鹰犬一词,便是根据古代打猎习惯所而来。而哮天犬这种出现在神话故事中的狗便是猎犬。

言袭

第二种称之为吠犬,吠犬就其字面意思而言,是生活气息异常浓厚的看门狗,即家养的吠犬,鸡鸣犬吠这样的词汇自然也是孟子在其著作中对于人口稠密,治国有方生发的一种代名词。


与春秋战国时期而言,越国的狗地位明显要比猪高。而这一讯息的传递是从勾践复仇后,在给越国休养生息政策时所立下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对于所降生的婴儿进行性别的划分,之后又依据性别进行赏赐内容的归属。但是较为明显的便是狗所属的社会地位是全然高于猪的,毕竟狗的社会性痕迹更为厚重。

指定

唐代的著名诗人刘长卿也曾经写下一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此诗中对于吠犬的形象也是做了极其详尽的描述。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第三种犬便是所谓的食用犬,于陕西出土的战国青铜鼎中,考古学家在其中发现2000多年前的狗肉汤,而在更早时期,人们也在先民们煮饭用的陶鼎中发现狗骨头,由此可见,对于食用狗肉这样的历史,应当追溯甚远。而且就古代社会背景而言,专门从事屠杀狗这个工作的人也是有据可循。譬如著名刺客聂政就是因为穷,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屠狗者

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史记刺客列传。

而汉高祖刘邦麾下著名的大将樊哙,自然也是狗屠出身。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樊哙传。

而我们日常耳熟能详的那些俗语,譬如仗义每多屠狗辈,挂羊头卖狗肉,这些俗语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把狗当做食物来源历史现实的一种反映。狗肉的食用到非食用之间的演化,也是经历了一定观念的嬗变的:由于在隋唐时期,人们将吃狗肉这种行径视作混混之类的恶少才干的,于是便禁食狗肉。


而狗作为宠物犬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文献。酉阳杂语,卷一中治,其中便记载杨贵妃与唐明皇同狗嬉戏玩闹的妙趣场面。对于狗肉的禁食大抵都是为了避讳,譬如宋徽宗的属相狗,因此较为避讳的官员就屡次觐见禁食狗肉,由此可以窥见封建礼教下的制度特征和封建色彩的痕迹。但纵观历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尽管对于狗肉禁食的条例规则千差万别,但对于其执行效果都是间断的,时断时续,效果并不明显。


对于狗肉的功效,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可以得知:狗肉:咸酸温无毒,狗胆:贫苦有小毒。这种较为细致的描写都是集中在狗的使用和药用价值两大层次上。

康熙年间市场上也有卖,马肉驴肉狗肉这样的信息则可见于清代传教士写给西方的信件。相较于古代单一的功能而言,狗在今日已然增加了诸多功能,功能的多样化无疑为人们的现代社会带来诸多便利。

【参考文献:《史记》《孟子.公孙丑上》《酉阳杂卷一忠志》】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从文献的演进窥探狗的价值及其功用的嬗变,从食狗到宠狗
从食狗到宠狗:中国文化中的狗狗演变史
从食狗到宠狗:中国文化中的狗狗演变史 投黑马
中华犬俗:从图腾到宠物,狗为何曾是“不杀之牲”?
嵊州领带:从“配角”到“主角”的嬗变
猫狗成为萌宠的历史之路:从野生动物到人类家庭的爱宠
从「狗咬人」到「人咬人」
狗的历史:从野生动物到家庭宠物
新瑞鹏李江:从科层制向生态型平台的组织结构演进
从狗德学院毕业的狗都怎么样了?

网址: 从文献的演进窥探狗的价值及其功用的嬗变,从食狗到宠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7830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下一篇: 养犬先签承诺书 有约在先,人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