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也称为躁狂抑郁症,其特征是周期性的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且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可能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该疾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大约为1%~3%,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重要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事件。 1、病因: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多个基因突变、神经递质紊乱、应激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族遗传性明显,如果患者双亲或其他近亲中有类似的疾病,则发病风险会增加。 2、症状:双向情感障碍可以分为躁狂型和抑郁型两种类型。躁狂型表现为情绪极度高涨、自信心过度、行为冲动和易激动等;抑郁型则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孤独、睡眠障碍和自杀倾向等。 3、诊断:目前对于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检查结果以及心理学测试等检查结果,同时也需要进行神经电生理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一系列检查。 4、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通常会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抗精神病药等。心理治疗则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自我认知和情感调节能力。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运动和睡眠习惯,以及避免影响情绪稳定的食物,如糖、酒精、咖啡因等。 综上所述,如果出现疑似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姚贵忠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躯体化障碍的症状多样,可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的不适,但未发现任何恰当的躯体疾病来解释临床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呼吸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的各种症状,且患者常表现出对症状的过度关注、焦虑不安,加重精神症状。 1、呼吸循环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经常变化、反复出现的躯体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心悸、胸闷、心跳加速,心前区不适,非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因性咳嗽,非心脏性胸痛,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2、消化系统症状:常见的有神经性腹泻、腹痛,频繁稀便,胀气、腹胀、反胃、肠胃胀气、胃部痉挛等。患者频繁做各种检查,而胃镜的结果常常为“浅表性胃炎”,加重患者的疾病恐惧与感觉。 3、肌肉骨骼系统症状:常见的有上下肢疼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麻痹感或无力、背痛、转移性疼痛,令人不愉快的麻木或刺痛感。 4、其他症状:患者可出现整体体质虚弱的表现,比如疲劳、头痛、眩晕、记忆力下降等。也可出现自主神经紊乱表现,如出汗、尿频、排尿困难、呃逆等。 如果发现自身出现不明原因的不适症状,特别是在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情况下,建议尽快去医院心理科进行咨询和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影响生活。同时也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调整自我认知,减少病症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姚贵忠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双向情感障碍又称双向障碍、躁郁症等,是一种以反复循环、交替出现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甚至导致自杀。 1、病因:大量研究资料提示遗传、生物学和心理社会等因素都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常可因应激事件、经济情况变化、与亲人吵架、季节变化等事件而诱发。 2、症状:躁狂发作期间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等;抑郁发作期间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悲观、意志行为减退等。此外,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可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表现为躁狂心境伴有精力和本能活动降低等。 3、诊断:常用检查方法包括汉密尔顿抑郁、汉密尔顿焦虑、杨氏躁狂等相关量表,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脑部CT等。 4、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碳酸锂、丙戊酸盐)、心理治疗(比如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电抽搐治疗(比如重复经颅磁刺激)等。 需要提醒的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一般是个长期过程,建议患者遵医嘱进行良好的日常管理,比如规律作息、学习一些减压的方式、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等,以减少发作频率。
姚贵忠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目前,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的国内适应证是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 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是指一系列以蛋白抗体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包括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司库奇尤单抗等。目前国内唯一批准的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的适应证为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当患者的皮疹面积一般超过三个患者自身手掌大小,或者经医生诊断PASI(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大于10分时,可以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物制剂的安全性较高,且价格问题被逐渐解决,目前也尝试用其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及一些难治性皮损,且在日美欧等部分国家已经获批。比如发生在手掌、脚底、脸部、外阴生殖器等特殊部位,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可以使用生物制剂缓解关节疼痛等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制剂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擅自使用,也不能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自行停药。建议银屑病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林志淼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相关知识
适应障碍是什么
儿童学习障碍是什么病
适应障碍治疗知识大全
适应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症状
读心医话 | 环境适应不良,一起来了解“适应障碍”
品行障碍是什么?
常见心理问题系列之八 “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怎么调理
网址: 适应障碍是什么病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78654.html
上一篇: 适应障碍怎么治疗/治疗方法 |
下一篇: 预防胜于治疗,一起来认识猫咪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