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鹦鹉为啥能学人说话?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2月31日报道 《西班牙人报》网站12月26日报道,提到鹦鹉,就不得不提及它们与众不同的特点和能力。除了外观和花色外,人们还时常讨论鹦鹉模仿声音的能力。鹦鹉为什么会说话呢?
鹦鹉科是鸟纲鹦形目之下的一个科,包括虎皮鹦鹉、金刚鹦鹉等。鹦鹉科里所有种类的鹦鹉(甚至包括部分亚种)都具备模仿自然界声音和人类语言的能力。
美国动物认知科学家艾琳·佩珀伯格曾就一只非洲灰鹦鹉(名为“亚历克斯”)的学习能力发表了多项研究。经过训练,“亚历克斯”能辨认各种物体并用单词描述它们,甚至能够回答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不过,人类是唯一具备说话能力的生物。事实上,就鹦鹉而言,它们只能重复经常听到的单词或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一种重复声音的简单能力,不是可用于交流的认知能力。换句话说,鹦鹉重复的单词对于它们而言没有意义,它们也无法交流独立的观点。
报道称,鹦鹉之所以能模仿人的声音,与一个叫鸣管的发声器官有密切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鹦鹉拥有独特的呼吸系统,其气管肌肉具有特殊用途。这一切使得鹦鹉能够模仿周围的声音。此外,鹦鹉的大脑比其他物种复杂得多,其大脑中的部分区域专门负责模仿声音。
要让鹦鹉模仿人的声音,就必须创造具体的条件:首先,要让鹦鹉频繁与人接触,最好从它们小时候开始就这么做;然后,应在它们成功模仿后给予奖励。
【延伸阅读】法媒:研究发现鹦鹉具备统计推断能力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法媒称,研究人员3日说,鹦鹉能够学会根据概率进行选择,这使它们成为类人猿家族以外的第一种在决策过程中使用统计建模方法的动物。
据法新社3月3日报道,野生动物专家教会6只食肉鹦鹉玩一种旨在测试它们对统计理解力的游戏。这是一种原产于新西兰的大鹦鹉,以聪明著称。
报道称,研究人员训练这几只鸟——布洛费尔德、布鲁斯、洛基、尼奥、普兰克顿和塔兹——把黑色小棍与食物奖励联系在一起,而橙色小棍没有奖励。
在早期测试中,它们用喙捡起黑色小棍,然后获得食物奖励。
随后研究人员在透明的广口瓶里放上不同比例的黑色和橙色小棍,从每个瓶子里拿出一个小棍,藏在手中,然后让鹦鹉猜。
报道称,这些鹦鹉更喜欢从黑色小棍更多的瓶子里拿小棍的那只手,这表明它们在算百分比。
此外,这些鹦鹉还表现出明显更喜欢此前表现出“偏爱”选择黑色小棍而不是橙色小棍的研究人员的倾向。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助理阿马莉娅·巴斯托斯说:“我们一直知道它们似乎相当聪明,所以发现它们能够理解概率并没有让我们太惊讶。”
她说:“最令人惊讶的是,它们能够将社会或身体信息加入它们的概率判断中。”
巴斯托斯及其研究小组目前还不确定,识别概率的能力在进化上带来什么优势。
但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这种特征是聪明的灵长类动物和人类所特有的。这种特征表明食肉鹦鹉、或许还有它们的近亲可能并不那么笨。
巴斯托斯说:“在我遇到的所有鸟类中,食肉鹦鹉拥有最大胆的个性。”
她还说:“当我们研究它们时发现每只鹦鹉都有自己奇怪的偏好和特质。它们很好奇,一点也不害羞,这使它们很容易合作。它们肯定不止一次地比我聪明。”(编译/王海昉)
(2020-03-04 19:59:21)
【延伸阅读】西媒:研究发现非洲灰鹦鹉在获取食物过程中相互帮助
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 西媒称,日前发表在《当代生物学》半月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非洲灰鹦鹉能够以与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相同的方式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互相帮助。
据埃菲社1月9日报道,研究的作者之一,马克斯·普朗克鸟类学研究所专家德西蕾·布鲁克斯表示,这一新发现证实了非洲灰鹦鹉自愿自发地互相帮助以实现目标,“且这并不意味着对它们自己有直接的好处”。
报道称,为了展开这项实验,研究人员挑选了几只非洲灰鹦鹉和蓝头金刚鹦鹉,以便确定这两种鸟类之间的差异。
实验的内容是两种鹦鹉与研究人员交换筹码以获取坚果,研究发现,两种鹦鹉都非常渴望与研究人员进行这种交换,但只有非洲灰鹦鹉愿意将筹码转交给另一同伴,从而使得同伴获得坚果奖励。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即使它们彼此间不认识,非洲灰鹦鹉也愿意去帮助其他同伴,而如果两只鹦鹉间存在‘友谊’关系,那么拥有筹码的灰鹦鹉会更频繁地将筹码交给另一只,以便使对方能够换得更多食物”,这项研究的另一位作者奥古斯特表示。
布鲁克斯和冯·拜恩在研究中指出,非洲灰鹦鹉的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他们同时强调,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了解这种与互相帮助有关的行为机制,从而了解鹦鹉如何知道其同伴何时需要帮助以及是什么促使它们做出回应等问题。
报道称,非洲灰鹦鹉和蓝头金刚鹦鹉之间的差异可能与在自然界中进行社会组织时存在的不平等有关。
最新研究表明,尽管乌鸦因其出众的社交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被认为是“有羽毛的猿”,但它们并不会帮助其他同伴。
此外,在食物环境中的社会容忍度也可以解释物种之间的差异,因为研究结果表明,帮助行为不仅限于人类和猿,而且还可以在鸟类中独立发展。(编译/韩超)
(2020-01-11 06:32:02)
【延伸阅读】鸮鹦鹉成鸟仅剩143只 新西兰科学家想出这些拯救绝招——
参考消息网6月3日报道 美媒称,在新西兰沿海的一个岛屿上,生活着一种相当怪异的鸟类。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鹦鹉,也碰巧是一种在夜间活动且无飞行能力的鹦鹉。受到惊吓时,它会一动不动。它还是世界上唯一采取求偶场交配制的鹦鹉。它只有从一种特定的树那里得到足够的食物时才会繁殖,而这种情况每两到三年才出现一次。它也极具魅力和招人喜欢。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5月30日报道,这种鸟名为鸮鹦鹉。现在只有143只成鸟。它正处于灭绝的边缘。
报道称,现在还有鸮鹦鹉存活,这绝非偶然。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把剩下的鸮鹦鹉迁移到它们目前居住的小岛上,远离使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的小型哺乳动物。
如今,致力于拯救鸮鹦鹉的科学家们正在利用一些最先进的技术保护它们。他们希望这不仅能帮助鸮鹦鹉数量反弹,而且能帮助拯救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其他上千种鸟类。
报道称,就像许多其他鸟类和动物的保护项目一样,每只鸮鹦鹉都戴着一个像背包一样的追踪器。这使科学家们能够追踪它们的位置、给它们喂适当数量的食物、评估它们的活跃程度,并判断它们是否已经交配以及与哪只鸟交配。
新西兰环保局的鸮鹦鹉科学家安德鲁·迪格比说:“如果没有这些追踪器,它们可能现在就灭绝或接近于灭绝了。”追踪器使这些鸟得以远离捕食者,繁殖情况也可以得到管理。
此外,由于鸮鹦鹉后代的死亡率很高,科学家们把鸟蛋放到实验室里孵化,而在巢穴里放上3D打印出来的可以发出动静的蛋。这是希望当科学家们把新孵化的小鸟送回它们的巢穴时,雌鸟们会正常喂养它们。
报道称,迪格比及其团队的努力似乎正在得到回报。今年,鸮鹦鹉的繁殖季成效显著,出生了73只小鸟。
报道还称,随着全球1300种鸟类濒临灭绝,一些保护团队将开展复杂且耗资不菲的工作,以拯救魅力超凡的鸟类,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美洲鹤和加州神鹫。
(2019-06-03 16:53:43)
相关知识
鹦鹉为什么会学人说话
八哥鹩哥鹦鹉学说话学语宠物学人说话
为什么鹦鹉能说话, 人类近亲却不能?
八哥学人说话的十句话
鹩哥为什么能说话
我有只快要成年的虎皮鹦鹉,能教会说话吗
喜鹊怎么训练认主人?喜鹊能学人说话吗?
养了一只八哥 想让它学人说话可没那么简单!
鹦鹉能洗澡吗如何洗
怎样教鹦鹉说话?
网址: 鹦鹉为啥能学人说话?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33861.html
上一篇: 虎皮鹦鹉怎么养会说话 |
下一篇: 研究表明养鸟赏鸟与持久的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