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
一、《民法典》动物方面的条款是什么?
《民法典》第1245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行为的要件包括:
1、致害动物是饲养的动物。饲养的动物一方面是其所有人的财产,另一方面由于其可以独立行动,有可能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动物的饲养者对自己饲养动物承担赔偿责任可以督促饲养人或管理人加强对动物的管理,以防止或避免损害的发生。如果不是人工饲养的动物,或人工饲养的动物已经逃逸很久,回复至野生状态,则不适用此种特殊侵权责任。
2、饲养动物对他人造成了损害。饲养动物对他人的损害包括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需注意的是,动物的致害行为是动物基于本能而为的行为,无论是其自主加害还是受刺激加害均构成加害行为。
3、动物的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应为无过错责任,只要发生了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后果,饲养人或管理人就应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方面是因为饲养人是饲养动物的获益者,另一方面饲养人或管理人更了解其饲养动物的习性,更容易防范损害的发生。如果适用过错责任,难免加重了受害人的注意义务,使受害人处于不合理的劣势地位,有失公平。
二、《民法典》的亮点有哪些?
1、明确胎儿利益保护
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以年龄来划界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调为8周岁
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扩大监护对象范围
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由此可见,根据《民法典》动物相关条款规定,饲养动物致人伤害的,饲养者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因受害人自身原因导致受伤的,则饲养人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是第三人行为,则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民法典》规定动物致人受伤应该是无过错责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相关知识
谈谈《民法总则(草案)》中的动物条款.doc
民法总则动物权利有什么规定
民法总则动物权利有什么规定?
2023民法总则动物权利有什么规定 动物侵权怎么赔偿
民法中关于宠物的规定
关爱动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法典是什么及民法典的意义
解答!市场监管部门在宠物交易市场监管方面的职责定位是什么?
动物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
关于动物方面的法律
网址: 民法总则动物方面的条款是什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66650.html
上一篇: 保护狗狗,不伤害狗狗的法律法规 |
下一篇: 伤害宠物的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