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是指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在水产养殖中水质管理是人为的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变养殖环境(水质),使其达到更易于养殖动物生长的目的。水质的检测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标准,水质检测通过仪器和试剂盒来实现,也可以肉眼观察,肉眼观察主要观察的是水色,水色是反映水质质量最明显的特征。在水产养殖中,多数人以水色的状态来判断水质的质量。所以,掌握水色的观察是水产养殖从业者的基本要求。水色是从视觉角度凭经验判断水质质量的一种依据,通过“看、观、摸、尝、闻、测、查”等方式判断水质情况。
想要养好一塘水是很多养殖户朋友的愿望;每年不是因为温度低肥不起来水,就可能是水太肥,导致蓝绿藻、寄生虫、死鱼...
又是一年开春肥水时,想要管理好池塘的水质?就要对养殖水体有正确的认知!明白优良的水体有哪些限制性因素?又如何根据自己的水质情况进行更好的调整和干预?想要养好一塘水,我们先做好下面3点:
1
养水到底养的是什么?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养殖水体不论大小,都包含了大大小小无数种生物;除了我们养殖的鱼虾蟹,水体中更多的是浮游生物、微生物,还有大型的一些水生动物和植物;我们说的养水,其实不仅仅是我们说的培藻补菌,更重要的是水体微小生物的平衡。
良好的水质,可以给鱼虾蟹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大大提高鱼虾蟹的生长速度,降低发病的概率。
2
优良水体的限制性因素
1)阳光,万物生长靠太阳,不论是养殖水体,还是我们陆地上的所有生物,都和太阳息息相关;光照不仅仅是池塘能量的来源,更是水体中藻类光合作用的第一限制因素。
2)营养元素,碳是池塘鱼虾蟹、浮游生物的基本骨架,也是养殖户朋友容易忽视的限制性元素;特别是养殖中后期,随着投喂量的增加,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往池塘中补充碳元素;这样才有可能同化尽可能多的氮。
除了碳元素,池塘水体另一个营养限制因素是磷元素;磷是藻类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的补充磷可以大大促进藻类的活性,培养藻类的多样性,从而更好的稳定水质。
3)微量元素,水体中的微量元素包括钙镁等一些矿物质;这些物质是水体总硬度和总碱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养殖户朋友可以定期补充高纯氧化钙,定向补充钙镁,稳定水体碱度和硬度。
想要养好一塘水,除了上面说的3点,我们还要注意定期补菌,促进藻相和菌相的动态平衡;以及注意改底,打破“水——泥”胶质层,增加底泥呼吸,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
水体总碱度:稳定水体理化指标,减少水生动物应激反应;总碱度大的水体抵抗重金属离子的毒害作用优于总碱度低的水体,总碱度高,水中的重金属如铜、锌的毒性降低;水的酸碱度稳定,则水中营养盐可利用性高,有利于浮游植物如藻类的稳定生长。水体总碱度高,水色(藻类)较为稳定,即使出现恶劣天气(冷空气等),藻类比例和数量没有大幅度变化。适当提高水体总碱度,预防“转水” 、“倒藻” 的发生概率,同时在天气转晴后,降低“气泡病”的发病概率;适当提高总碱度,有利于促进水草生长、状茎、壮根,预防青苔、地皮、鞭毛藻类、蓝藻等的滋生;足够量的碱度值可以促进有机悬浮物及胶体物质的絮凝,防止缺氧和疾病的发生,也可以中和底质中多余的有机酸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增强水质的肥力;高碱度具有毒性。碱度过高对养殖生物的毒害作用分析表明:pH值越高碱度对养殖动物的毒性越大。鱼类在过高碱度的水中,体表分泌大量黏液,鳃出血,迅速死亡。
3
池塘养水注意事项
1)水质调控产品的选择,建议池塘补充的的菌类:芽孢、光合、复合菌化学改底调水;
2)培水肥水产品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有机肥可以促进浮游动物,菌类生长;无机肥以促进藻类繁殖为主;
3)培藻产品选择(单细胞绿色藻类、小球藻:蛋白60%以上,卵囊藻差些。)
来源 | 综合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如何管理好哺乳期母狗的日常
员工压力大的时候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鱼类养殖基础知识汇编,建议收藏!
鱼病防控3大措施
一斤料长一斤鳜鱼!鳜鱼饲料养殖技术日渐成熟
养七彩神仙如何管理水质?(一)
猫的社会化训练怎么做 主人学会这三点不用愁
怎么饲养管理好妊娠期母犬?
孔雀鱼养护全攻略:从水质管理到疾病防治
原创 想饲养一只能说会道的鹦鹉,了解这最基本三点,让小白避免踩坑
网址: 养殖户如何管理好池塘水质?学会这三点!肥水无误!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79607.html
上一篇: 观赏鱼水族箱内水质酸碱度控制 |
下一篇: 养鱼水池净化水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