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书里的鸟类世界,一份西方博物学鸟类书籍简明书单

书里的鸟类世界,一份西方博物学鸟类书籍简明书单

鸟类是比人类更古老的地球生物,人类很早就认识鸟,观鸟的历史却不久远。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自然科学和博物学知识得到了发展。希波克拉底考察了鸟类孵化过程的一些生理变化;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志》里讨论了鸟类的生境、交配、筑巢、蛋、食物、换羽、鸣叫、飞行、寄生等信息;老普林尼完成了他的鸿篇大著《博物志》。可惜,对于鸟类的知识研究在中世纪并没有得到好的延续。直到文艺复兴到来,西方文化继承至古典时代的鸟类信息才真正开始形成为一项学科,并且更加激发社会公众对鸟类的兴趣。

鸟类学是自发参与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对人来说,鸟儿看起来就像是与我们相隔不远却仿佛另一个世界的自由使者,那个世界与人类相关而又超脱于人类的社会,是我们这些被束缚在大地之上的人所永恒向往的。

18世纪中晚期,一个英国乡村教区,吉尔伯特·怀特牧师一辈子都生活在这里。每天,他在村子里和周边溜达,从1768年至逝世的1793年,怀特留下了一系列的年鉴。怀特执着于他所居住的那一小片地域,日复一日地进行单一的和专注的鸟类观察,这些清晰简洁而又丰富优美的记录即便在今天依然让人感动。怀特被认为是“第一个把对鸟类的精确观察和对其真正的爱结合起来的人”,《塞尔伯恩博物志》首版两百多年,广受读者喜爱。

吉尔伯特·怀特的成就,是不列颠观鸟博物传统的表现。英国人热爱鸟儿,全世界无与伦比。如果我们细心阅读莎士比亚的诗歌和戏剧,一定会注意到鸟儿的掠影。英国作家阿奇博尔德·盖基爵士在1916年,即莎士比亚逝世三百周年之际写了一部有趣的小书,就叫《莎士比亚的鸟》,可谓莎士比亚作品的鸟类集锦,它不是简单的盘点,而是结合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民俗风貌,对莎士比亚时代的自然环境、贵族生活、文化背景的梳理。莎翁驾轻就熟地描绘各种鸟儿的姿态,把鸟儿的象征意义运用于人物的形

象,比如,“鹰隼放任小鸟的歌吟,不去理会它们唱些什么”,鹰被用来形容与帝王地位相匹配的品质。

乔叟也是英国文学爱鸟传统的先驱。在《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开篇,乔叟写道,只要一想到四月,想到它那甜美的甘霖和“山林莽原”遍地的嫩条新芽,他就会想到小鸟们如何“唱起曲调,通宵睁开睡眼,/是自然拨弄着它们的心弦”。

盖基爵士自述,他写作《莎士比亚的鸟》的灵感,来源于他偶然发现的一部奇书——《莎士比亚鸟类学》,作者叫詹姆斯·哈丁,出版于1871年。很多旧书是爱鸟的契机。古腾堡印刷术出现之后,爱鸟观鸟很快就成了潮流。那些色调斑斓、精致华丽的鸟类绘画,有谁会不喜欢呢?这些历久弥新的珍宝,不断焕发光彩,让人们看了又看,讲了又讲。

英国艺术史家西莉亚·费希尔说:“鸟类的多样性是中世纪手稿插画家致力于传达的一部分信息。”她的作品《鸟的魔力》收录的插图大量来源于大英图书馆藏品,包括欧洲古旧珍本、版画、波斯细密画、日本浮世绘等。14世纪的《图解圣经》、15世纪的《塞尔伯恩弥撒书》,描摹鸟儿带来的神迹。16世纪以后,探险家跑遍地球角落,各种鸟类绘画与奇异的、以鸟类为象征的地图集让人眼花缭乱。该书广泛取材的奥杜邦的《美洲鸟类》,比照鸟类的真实大小绘制,致力于提供完整的鸟类信息,最早探索世界的那一批人,记录鸟类,就是记录他们对新世界的感知。因此,《鸟的魔力》也是一部关乎殖民与文化交流的作品。

乌鸦是最神秘的、经常被污名化的鸟。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岛、日本的仙台市、北冰洋的因纽特海岸、西伯利亚的荒原、巴西的雨林……到处都有乌鸦和乌鸦的传说。乌鸦是预言家?也许是真的。在古希腊,乌鸦是智慧和战争女神雅典娜的同伴,在文艺复兴时期,乌鸦被视作少女潘多拉的化身,宾夕法尼亚州雷纳佩族人现在仍流传,第一场雪覆盖大地之时,乌鸦就会出发去拜访造物主。美国作家博里亚·萨克斯搜集了与乌鸦有关的神话、传说、祭祀、崇拜、自然、文学、诗歌、戏剧、绘画、艺术,写下了这一部“乌鸦极简史”。轻抚中译版手工精装的毛边本,阅览黑卡纸银色印刷的古珍插图,从《乌鸦》里,乌鸦飞出。

世事浮沉,人事羁绊,我们常常感觉疲累,与不可名状的倦怠。多数人借助短时间的旅行释放情绪,或努力把它们压在心底,可是,有些人,不满足于虚幻的风景想象,着意让自己置身于风景之中,成为自然之子。英美文学的一条流脉由此而形成。

吉尔伯特·怀特的田园牧歌在英伦传唱;隔着大洋,W.H.赫德森终生书写他童年时的“25棵翁布树”南美草原故居,这些树不仅为人类遮阳,也是鸟类和孩子们的游乐场;爱默生眼中的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约翰·巴勒斯的飞禽王国,约翰·缪尔的幽静森林……不同的鸟鸣,像故友在呼唤,呼唤那些在城市里无法平静的心灵。所以,E.B.怀特在《纽约客》事业顺遂之际,突然抛下一切跑去缅因州做了一个农人;中国的田园山水给予斯奈德无法解释的“业力共情”,他的诗歌有禅宗的意味;安妮•迪拉德在听客溪畔朝圣,“鸟飞既不经意又随兴,如同茎的卷曲,或是一颗星星的亮起”;戴安娜•阿克曼在亚马逊弯弯曲曲的河道入梦,“新月好似黝黑树梢上一叶白而纤细的独木舟”,河岸有萤火虫闪烁,苦露夏鸟在呢喃。

《游隼》是一部被打捞的作品。它的作者名叫J.A.贝克,与吉尔伯特·怀特一样,贝克的初衷并不是想成为作家。贝克一生都生活在埃塞克斯郡属的切姆斯福德小镇,长年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由此导致的癌症,很年轻就去世了。那年冬天,一对不知何处而来的游隼吸引了这位英国年轻人的注意力,田地、荒野、山林,贝克追逐游隼的踪迹,寻找飞瞬掠过的黑点,翱翔的身姿,草地的悠闲栖息,水侧的影像,风暴里的抗争……每天每天,不断地写,留下了这部唯一的、完全用热爱造就的作品。

鸟儿的聪慧超乎我们的想象。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茨说,鸟类有着奇特的洞察力和沟通方式。假如你经常喂养鸟儿,家门前会出现一些干花、瓶盖、纽扣或腐烂的虫子,那是鸟儿们的回礼。洛伦茨妙趣横生地描述,寒鸦如何想方设法喂他吃虫子,如果他不配合,就要当心自己的耳朵可能灌满温热的虫浆。假若我们用心去接近,世界会回馈给我们以美好。

有人说,只要春天还听得到鸟叫,我们就应该感谢蕾切尔•卡森,让春天不再寂静。2020年的春天,鸟儿自由歌唱,人类身处囚牢,为什会这样?这些书籍或许有一些答案。

南方都市报2020.3.15 书里的鸟类世界

附:去年11月,有了鸟类书单的计划,当时问过一些朋友,推荐了我一些书籍,浦睿文化还寄了一套可爱的绘本小书:世界上的鸟儿。今年3月,写了这篇,因为版面和选题之故,扣着文化和文学来写稿,科普、艺术和其他类别的,只能放弃了,遗憾。

相关知识

这本跨越400年的鸟类博物学艺术经典,美翻了
这本跨越400年的鸟类博物学艺术经典,春天看,美翻了!
《世界博物学经典图谱:亚洲鸟类(上中下)(套装共3册)》【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自然、自由与实践中的博物学
英格兰的报春花:帝国博物学网络中的女性
鸟类图谱的解读与遐思
探索百鸟世界,燃发创意热情 ——暨“中国鸟类图谱”展顺利展开
鸟类线稿插画
奥杜邦的「美国鸟类」
在宋画中读懂鸟类

网址: 书里的鸟类世界,一份西方博物学鸟类书籍简明书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8690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清华大学出版社·原点阅读自然博物
下一篇: 回首2021,一个自然控的科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