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鱼病篇

鱼病篇

小瓜虫病是鱼类常见疾病(俗称“白点病‘),尤其在秋季高发。鱼类小瓜虫病和打粉病是两种常见的鱼类疾病,它们在临床症状上相似,但实际上是由两种完全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了解这两种疾病的区别可以说对预防和治疗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白点病鱼

病原体与症状

小瓜虫病

病原体:小瓜虫。

症状:鱼体表面出现小白点,这些小白点通常在低温时节更为常见。此外,感染小瓜虫的鱼可能会表现出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等症状。

小瓜虫感染的鱼,在皮肤和鳍上布满了比油菜籽略小的白色点状囊泡,病鱼食欲减退、游动迟缓,有时呆浮水面,有时集群绕池游动。后期白点连成片,严重时病鱼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鳍条开裂、腐烂。鳃上黏液增多,鳃小片被破坏,影响呼吸,严重的并发水霉病。这种病的成因大多是因为温差过大所导致。

病鱼的身上一开始会出现少量的零星白点,这种白点一般的不会成片的爆发,而且白点要比打粉病的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病鱼的鱼鳍末端不会出现红血丝和溃烂症状,只有到后期严重时才会大量的爆发白点。

打粉病

病原体:嗜酸卵甲藻。

症状:鱼体表面出现小白点,尤其是在鱼的背鳍和尾鳍。此外,感染打粉病的鱼可能会出现鳃小片破坏、黏液增多等症状。

如何区分:

感染小瓜虫的鱼

感染小瓜虫的鱼在皮肤和鳍上出现白色点状囊泡,这些白点比油菜籽略小。

病鱼食欲减退、游动迟缓,有时呆浮在水面,有时集群绕池游动。

白点会连成片,严重时病鱼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鳍条开裂、腐烂。

鳃上黏液增多,鳃小片被破坏,影响呼吸,严重的并发水霉病。

这种病的成因大多是因为温差过大所导致。

小瓜虫病的流行季节:

每年4月~5月、10月~11月、水温为15℃~20℃时是小瓜虫的流行盛期。

小瓜虫病的寄主范围:

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几乎能感染所有的淡水鱼类,对体表光滑的无鳞鱼、鳞片不发达的细鳞鱼以及热带鱼类的危害尤其严重

显微镜下的小瓜虫卵

嗜酸卵甲藻感染的鱼

初期,拥挤成团或在水面上形成1~3个小圈,环游不息。

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全身至尾柄,且在白点之间有红色斑点。

病情严重的鱼体表白点在尾柄、体两侧、头部连接处重叠,全身像涂了一层粉一样,鳞片部分脱落,体表发炎、溃烂。

身体上的黏液会逐渐的增多,各鳍末端会出现一些似粉状的小白点,并且白点增加的速度极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各鳍末端的溃烂和红血丝,这些小白点在鱼体上会成片的增加。

这些小白点在鱼体上会成片的增加,就像是在鱼儿的身上涂了一层粉,所以称之为打粉病。

嗜酸卵甲藻感染的鱼

白点病的治疗: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1. 药物治疗

使用含有甲氧苄啶、硝硫氧嘧啶等有效成分的药物,如蓝彩菌王(体外虫净)、白点清等。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方法使用,以避免过量伤害鱼儿。

2. 升温治疗

将鱼缸内的水温提升至25℃,小瓜虫会停止生长,而达到28℃则可能导致其死亡。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鱼缸,大型鱼缸可能需要使用加热器来维持温度。(注意虽然小瓜虫是这个温度,也要注意冷水鱼和热带鱼的最高适应温度,避免得不偿失)

3. 盐水浴

将盐溶解于水中,浸泡鱼儿大缸中用不高于0.3%浓度的盐水进行为期约3至5日的药浴,进行约1至2星期的药浴,两者所需的实则时间均要视进展而定。再严重的话,病鱼可以先以1.5%的浓度去进行药浴,时间以半小时为极限,视乎病鱼的大小和体质而定,完成后再放入医疗缸治疗。何为0.3%的浓度?计算的方法很简单,浓度0.1%就是以100g的盐加入100L水当中。举个例子,一个缸200L水,要达到0.3%浓度的话 就要放450g的盐,如此类推。并可能杀死寄生虫。

4. 光照治疗

使用紫外线灯或蓝光灯可杀死寄生虫,但应控制时间和距离,以防过度照射伤害鱼儿。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停止喂食,以免增加鱼的负担。

定期更换水,以改善水体环境和降低有害物质含量。

注意水质变化,适时调整换水量和频率。

使用适量的盐分,以提高水体渗透压,控制细菌感染。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浸洗,如蓝彩菌王或白点净。

嗜酸卵甲藻的治疗

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加小苏打,调节水体的ph,一旦水质呈碱性,疾病就会很快好转。这种病学名叫卵甲藻病,患病初期鱼儿体表的粘液会增多,鱼鳍上甚至会有白点,看上去像白点病一样,但除了白点之外,还会有一些红点,而且仔细观察会发现白点是不会动的。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兽医建议来确定。在进行白点病治疗时,首先需要冷静判断病情。许多新手鱼友在发现鱼鳍上有白点或鱼有蹭缸的情况时,会立刻判断为白点病并采取加温下药等措施。然而,这些白点有可能是由于鱼之间的摩擦或撞击缸壁所致。因此,在确诊为白点病之前,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在确诊后,应采取隔离措施,将轻微病患的鱼留在大缸中治疗,严重病患的鱼捞起放落医疗缸分开治疗。这样可以避免大缸中其他健康的鱼受到感染。接下来是加温治疗。慢慢地或分段地将水温调高至28℃或以上,但不要超过30℃。这样可以加快小瓜虫在鱼体身上的生长速度,催化它们成熟然后脱离鱼体。加温的同时需要注意水中溶氧量,因为水温越高,水溶氧量就会越低。在大缸中最好在关灯后打氧,而医疗缸中则要24小时打氧。最后是盐水浴治疗。大缸中用不高于0.3%浓度的盐水进行为期约3至5日的药浴,医疗缸中用不高于0.5%浓度的盐水进行约1至2星期的药浴。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先以1.5%的浓度进行药浴,时间以半小时为极限,视乎病鱼的大小和体质而定。

总结:治疗白点病的关键在于冷静观察、隔离病鱼、加温处理和盐水浴治疗。同时需要注意水中溶氧量和盐浓度,以及定期更换水和喂食等护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兽医建议来确定具体治疗方法,确保鱼儿的健康和安全。


我是水下图书馆,观赏鱼类的爱好者。想了解更多观赏鱼讯息,请留下您免费的关注。大家也可留言讨论下一期我们写什么。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相关知识

斑马鱼行为篇㊵:炎症性肠病相关斑马鱼模型
鱼病及鱼病治疗(转)
鱼病大全
鱼病治疗大全书籍(鱼病防重于治)
看鱼情识鱼病
《鱼病诊治彩色图谱》【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辨别病鱼小窍门
鱼病诊断程序与常见鱼病诊断技术
霓虹灯鱼病怎么治
如何治疗鱼病?

网址: 鱼病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9055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原神鸟蛋高效收集路线推荐,原神
下一篇: 谨慎!鱼虾病害防治,都有什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