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这种亲子印痕较为特殊,与其他动物都不太一样。小狗生下来后,母犬是第一个范畴的牠们的母亲,因为母犬一直在照顾牠们直到断奶。而人类主人这时也是一直存在的,并且也持续在照顾幼犬,于是,人类主人就被划为第二范畴的母亲。随着后期幼犬离开母犬,随着断奶后人更多地照顾幼犬与之互动,可以说是人劫持了狗的原本亲子关系。
作者认为,狗的这种亲子印痕其实不太符合动物学亲子印痕的定义,因为对狗来说太宽泛了,可当作母亲角色的太多了。这种特性带来了好处,比如可以和很多其他种类的动物建立和谐关系,但也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坏处,就是这种灵活性太强,以至于稍微有些不同,都会被狗划归为不同的范畴,而需要每一个范畴都有敏感期的友好体验脱敏,才能形成信任和接受。
意思就是,粗糙点来说,以便于大家理解,对于其他动物,人就是一个概念,不管男人女人,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头发的光头的,有胡子没胡子的,戴帽子不戴帽子的,手持物品和两手空空的,穿着特殊制服和衣着普通的。而在狗眼里,这些都不是一个概念!这些都是不同的范畴,都需要分别对待。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狗害怕上述某些人,某些物品,而有的狗不怕。而更普遍的就是小孩子在狗的眼中和牠的主人成年男女是不同的范畴,一旦没有从小进行脱敏,没有友好接触的体验,狗就不会自然地接受熊孩子,哦不,小孩子。
所以,这就是我们以前提到过的幼训的意义,去逐个范畴地社交脱敏,让狗逐步给这些范畴打下亲子印痕,这样长大后,才不会出现对于某些特定场景或人物的恐惧、攻击等行为反应。
狗和狗也是,从小就没有接触过各种体型各种犬种的幼犬,等到长大后才接触的也不会立刻产生信任和接受,往往带着警惕和恐惧。1960s研究者进行过一系列实验,把人类饲养的8周大的小狗和其他狗隔离开来不接触,后来这些小狗就对其他狗倾向于表现出攻击性。这种早期缺乏和同类社交学习体验的狗,已经变得忘记了如何和同类社交以及对同类产生恐惧。
接着又有一个实验,将数胎吉娃娃犬从3周大开始分别交给狗妈妈和猫妈妈带大,直到16周大后进行观测。研究者搬出一面镜子,狗养大的小狗对着镜子中的狗非常感兴趣,而猫养大的狗对着镜子中的倒影表现出害怕躲避。将两种狗放在一起,猫养大的狗明显表现出害怕和不知所措,不懂得与同类社交。

显然,狗,需要学习,需要在敏感期和同类社交,这样才能找回牠作为狗的概念。不过,即使敏感期结束前都未进行过这种学习,狗也能较快地调整自身,重新掌握与同类相处的方式。上述实验后,将所有狗放在一起生活,过了2周,小狗就找回狗的概念,开始表现得和狗的行为一样了。
这个实验表明,狗与狗的社交敏感期明显长于狗与人的社交敏感期。但目前并没有进行合适的实验去探究不同犬种的狗的敏感期问题。
总的来说,现代的家犬经过驯化过程,拥有独特的大脑,生物进化无法预知未来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事物,无法提前让狗脱敏,但是却给狗这种能力,只要在社交期让狗接触这些不同的现象和事物,狗就拥有适应各种特定环境事物现象的能力。
很多不规范的繁殖者,在幼犬8周大的时候就让买家把狗抱走,这个时候,狗的敏感期仍未结束,突然地巨大环境变化往往会给狗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显然是不适合狗狗社交学习的。目前常用的幼犬性格测试实际也不太具有参考性。因为8周大的时候,小狗的学习实际还未结束,还未形成真正的性格。对于最理想的到达新家庭的时间并没有实验加以论证,但科学界认为小于8周大不是合适的时间,应该留在母犬和同胎幼崽那里达到8周,经历过一段时间逐渐让狗狗开始和不同的人和狗接触,之后再进入新主人家庭。
有实验这样进行:作者的学生挑选了一胎边牧和一胎法斗的幼崽,每次选两只出来进行单独互动玩耍,诸如拔河之类。
在狗狗6周大的时候,两只幼崽中赢的那一只不固定,这次这只赢,下次那只赢,且每一次都好像是一次全新的对决。证明这个时间段,幼崽基本无法清晰辨识出其他幼崽,即只是知道是牠同胞,但是谁是谁搞不清楚。
在狗狗8周大的时候,幼崽在玩耍前和玩耍中都表现出去闻对方,好像是在识别对方是不是和自己玩过。但是此时依然没有那种“位阶身份”,明明之前抢东西赢了的,放回去窝里玩打架游戏却差不多要输的感觉。说明,这个时间段狗狗的性格还在形成中,并没有稳固。
到11周大开始,才出现了好像“位阶身份”的东西,某些调皮捣蛋活力强的显然占优,那些温和少活力的狗都纷纷让道退却,但这不是支配,是根据之前相处经验产生的应对之法而已,但这时,狗的性格才算稳固。
在敏感期结束后,会到来一个社交期的阶段,大概是从12周到16周。在这个阶段,狗狗会学习谁牠可以信任。但因为之前敏感期的适应问题,一旦敏感期已经让牠不接受的东西出现,如果又没有正确地进行概念的纠正,创造好的体验,狗狗就会持续吸收那些不好的体验,加固在敏感期区分出来的接受与不接受的范畴。
狗狗的社交学习会持续到以后几个月甚至到1岁。在这个阶段,狗狗会开始认识世界,一旦之前在社交期形成的规则在人类现实世界不管用以后,就会学习调整应对的策略。比如害怕烟花或者电吹风声响的这种行为,如果在敏感期能够扩展牠的认知,在社交期一点点给牠展示,让牠脱敏,则成年后不会对这些声响产生恐惧,而如果在整个少年期都不进行正确引导,长大往往会表现出问题行为。
幼犬班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学习机会,但是必须在专业人士的组织下按特定的规划进行。狗狗在这里面学习和其他犬种社交,并且穿插以奖励为基础的服从性训练,由不同的主人来与每只幼犬互动接触,则有助于狗狗建立狗之间的良好社交行为,也有助于幼犬适应不同的人类,避免长大变得不信任除主人外的其他陌生人,导致恐惧攻击。
最后一点被忽略的就是在胎儿时期,幼崽的发育成长受到母犬所处环境和刺激的影响。
对于人类怀胎的研究很多了,狗其实也一样。如果母亲在怀胎时环境恶劣,嘈杂,受到的压力巨大,母亲体内的荷尔蒙和激素,比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异常都会造成胎儿的发育不良。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不良狗贩的黑心狗繁殖场里面,母犬在极其脏乱差的环境里面怀胎,生崽,从一生下来幼崽的发育本就不好,大脑的成长受到激素影响,性格天生有问题,而且又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到一两个月,没有正确地社交引导,脱敏,然后陡然在进到新主人家里承受巨大压力,再缺乏引导,社交,加上主人的不懂狗,最后出现一批批行为极端的狗狗。
讲了这么多,这么杂,其实我自己已经尽力梳理得系统化一点了,但老外的书就是这样,东一句西一句,实在不适合东方人阅读。尽管,我们看到这里已经大概知道狗要成为一只适合的宠物有这么多要注意的事项,但我还是准备在下一章给大家梳理出一些条条框框来,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
相关知识
幼犬社会化有哪些门道【巴哥交易吧】
原创 巴哥犬纯种与不纯区别在哪?巴哥犬有哪些优点?
巴哥
巴哥犬价格
巴哥介绍 八哥犬好养吗
幼犬社会化训练
巴哥犬纯不纯,看这5点就知道了!
法斗犬与巴哥犬有哪些不一样?看懂这篇全搞清!
幼犬社会化训练-进阶篇
你收到了吗?巴哥犬在对你说“我爱你”!
网址: 幼犬社会化有哪些门道【巴哥交易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0511.html
上一篇: 精神医疗抚慰犬幼犬的社会化 |
下一篇: 开宠物美容店要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