鹩哥是土生土长的“南方鸟”,南方湿润温暖的环境满足了它们对生长条件的要求,鹩哥虽然体格强壮,但是如果初次在北方过冬的话,要格外注意保暖问题,否则会引起死亡。 鹩哥的寿命一般是在8-16年,生活在野外的鹩哥的寿命在8年左右。
鹩哥属雀形目、椋鸟科、鹩哥属,又名秦吉了、九宫鸟、印度葛瑞克等,分布于喜马拉雅山、横断山以南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1]。我国的鹩哥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以及南海,属晚成鸟,全身几乎是黑色且具有紫色或者是蓝色的光泽。
鹩哥是杂食性种类,喜欢食用野果和植物的种子,也会食用昆虫,如蚱蜢、蚂蚁等。鸟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是能学人语且具有观赏价值的鸟并不多,除了鹦鹉、八哥之外,就是鹩哥了。这种鸟儿生性胆怯,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因此不需要遛鸟。
鹩哥是土生土长的“南方鸟”,南方湿润温暖的环境满足了它们对生长条件的要求,鹩哥虽然体格强壮,但是如果初次在北方过冬的话,要格外注意保暖问题,否则会引起死亡。 鹩哥的寿命一般是在8-16年,生活在野外的鹩哥的寿命在8年左右。
在善于学舌的鸟类中,鹩哥被视为是“天王级”的存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关于鹩哥的“故事”及其独特的生活情况。
鹩哥的体形较大,身体健壮,嘴巴强而有力,且性情活泼好动,因此在人工饲养的时候所选择的鸟笼要坚固。近几年由于对生态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大量野生的鹩哥被捕,这些都导致了自然界中的鹩哥的数量急剧下降,而人工笼养繁殖虽然已经有了,但是却尚未普及。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养鸟的传统历史,鹩哥作为我国传统的笼养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很盛行,许多著名的诗人也将各种鸟写在自己的诗篇中,如白居易在其新乐府诗中就曾这样描写鹩哥:“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在广东就有一句民间谚语:“黄皮树鹩哥——唔熟唔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黄皮树上的鹩哥,专门挑拣熟的黄皮来吃。其深层的含义是带有贬义色彩的,也就是指那些出卖、坑害亲友的熟人,也指专占亲友熟人便宜的人。
其实在广东依旧有很多人将鹩哥和八哥混为一谈,大概是因为它们都有学舌的超常天赋吧。所以到底是鹩哥吃黄皮果还是八哥吃黄皮果,还要专业人士留心观察才可确定。
黄皮果这种果实,看上去非常诱人,闻着果香也是非常提神的。每年黄皮树上结出黄皮果的时候便会吸引很多鸟儿前来啄食,这些鸟儿也非常聪明,一定要等到黄皮果熟透发甜才会食用。
很多大自然的现象种也孕育着很多世间的道理,根据“黄皮树鹩哥,不熟不吃”的现象,人们将其引申出与人类社会相关的一些深刻的含义,似乎是在说就连鹩哥鸟都知道“熟人好欺负”(熟果子好食用)的道理,那么更何况是人呢?
其实人类的真谛还要从大自然种获得,很多的生命感悟大概就是在“观”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得的。
鹩哥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其歌声清脆流畅,音调具有旋律感。它们也是一种群居性生物,当一齐鸣唱之时,林子似乎也成了音乐厅。它们不仅有擅于模仿声音的特点,而且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构成了鹩哥的特别之处。
首先,鹩哥最善于学舌以及模仿各种声音。在鸟类,八哥的学语能力是非常出名的,但是鹩哥的学语能力比它们还要更胜一筹。鹩哥生性聪明,且善于模仿人们所说的话以及其它动物的各种鸣叫。在学人话的时候,它们不仅能学声音,甚至还能模仿语调,且吐音清晰、逼真,实在是非常机灵。
它们也是极其善于歌唱的鸟,经常会发出极富音韵、清脆响亮的声音,尤其是在繁殖期间更以“赛歌”来求偶,这一时期的歌声分外动听且变化万千。鹩哥雄鸟比雌鸟学习鸣唱和学人语的效果好,所以在训练的时候最好选择雄鸟,在幼鸟时即可训练[2]。
其次,很难从外表区分鹩哥的雌鸟和雄鸟,因为鹩哥的雌雄鸟是同色的,但我们可以从其羽毛色泽的明暗与头形两个方面简要区分。通常来看,雌鸟羽毛的金属光泽较为暗淡,雄性鹩哥的羽毛则更加富有光泽。
另外,也可以根据鹩哥体形的大小和头形的特点来区分。一般来说,头形大而圆、体形大的为雌鸟;头形小而尖,体形也小的,大多是雄鸟。
最后,鹩哥雏鸟是由雌雄亲鸟共同哺育的[3]。在初期以雌鸟为主,大约过了半个月之后,雄鸟的喂食次数就要多余雌鸟。雏鸟期间,主要以面包虫以及其它的昆虫为主,同时还需要补充一定量的钙,以促进它们在生长期间获得均衡的营养。大约一个月之后,雏鸟几乎就能够独立生活了。
在幼鸟期间尤其要注意保暖。鹩哥是晚成性鸟,羽毛虽然长完整了,且具有一定的保温能力,但是其调节气温的能力尚且没有达到成鸟类的水平,所以要注重对幼鸟的保暖。另外,也不可将其放在太阳光下曝晒,气温高的时候也要注意通风。这一点是针对人工饲养的情况而言的。
鹩哥拥有惊人的学语能力,但遗憾的是它们并不理解话语背后的意义,所以它们的学舌、学音只能被视为是一种条件反射,是一种机械性的模仿,科学上称这一现象为效鸣。而且也不是每一个鹩哥都有这样强大的学舌能力,这也与特定的饲养方式有一定的联系。
目前,野生的鹩哥资源也十分堪忧,由于过度的捕捉和环境的污染已经导致了鹩哥资源接近濒临灭绝的状态,并且将其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因此,目前一方面需要对野生鹩哥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要提升人工饲养鹩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廖辉,钟灵,匡高翔.鹩哥幼鸟的饲养有驯化[J].四川畜牧兽医,2015
[2] 赵正达.鹦鹉与八哥[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5
[3] 王增年.巧嘴鹩哥的饲养管理与调教[J].北京农业,2005
相关知识
学舌鹩哥身价1200元
鹩哥几岁成年,几个月学舌?
鹩哥学舌不经意 暴露主人婚外情
鹩哥学舌学出了东北味儿
天下宠物:图说学舌鸟的驯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天下宠物:图说学舌鸟的驯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年的鹩哥怎样教说话
[共度晨光]云南昆明:鹩哥学舌 普通话方言对答如流
鹩哥的听力
鹩哥的饲育和培养
网址: 最擅学舌的鹩哥,不仅有丰富的民俗内涵,而且还有独特的生活方式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0975.html
上一篇: 训练鹩哥的七大注意事项 |
下一篇: 画眉鸟白天在家要不要盖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