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雅安疾控中心)
关于“鹦鹉热”
你了解多少?
2024年2月,奥地利、丹麦、德国、瑞典和荷兰报告称,2023年和2024年初观察到的鹦鹉热病例有所增加,自2023年11月至12月以来尤为明显。还报告了5例死亡。大多数病例都有接触野生和/或家养鸟类的报告。
我国近段时间也有“鹦鹉热”相关新闻报道: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鸟热、鸟疫,最初发现跟饲养鹦鹉有关,故名“鹦鹉热”。是鸟类、人类及一些哺乳动物感染鹦鹉热衣原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养鸟爱好者及禽鸟类从业人员中较为常见,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管理。
鹦鹉热与超过450种鸟类有关,并且还在各种哺乳动物物种中发现,包括狗、猫、马、大型和小型反刍动物、猪和爬行动物。然而,鸟类,尤其是宠物鸟(鹦鹉鸟、雀类、金丝雀和鸽子)最常引起人类鹦鹉热。
传播方式
经呼吸道传播:人类主要是通过吸入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粪便或羽毛灰尘中的空气颗粒。无需直接接触鸟类即可发生感染。
经接触传播: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或消化道接触带菌鸟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引起感染。
虽然携带这种疾病的鸟类可能跨越国际边界,但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这种疾病在国内或国际上由人类传播。一般来说,人们不会将导致鹦鹉热的细菌传播给其他人,因此该疾病进一步人际传播的可能性很低。如果诊断正确,这种病原体可以用抗生素治疗。
临床症状
在人类中,一般来说,鹦鹉热是一种轻微的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发烧和发冷
◆头痛
◆肌肉酸痛
◆干咳
大多数人在接触细菌(鹦鹉热衣原体)后 5至14天内开始出现体征和症状。多数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短暂的流感样症状或严重的肺炎。
在鸟类中,鸟类中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 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包括:
◆没胃口
◆眼睛发炎
◆呼吸困难
◆腹泻
受感染的鸟类可能没有疾病迹象或看起来生病了。当鸟类出现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症状时,兽医将这种疾病称为禽衣原体病。
鉴别诊断
本病与许多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有相似症状,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等进行鉴别。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从鼻子和/或喉咙收集痰(痰)、血液或拭子来检测细菌确定某人是否患有鹦鹉热。
治疗
抗生素治疗:及时的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可以避免肺炎等并发症。通过适当的抗生素治疗,鹦鹉热很少(不到百分之一)导致死亡。
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增加营养,控制体温,缺氧者予氧疗,并积极处理并发症。
并发症
大多数鹦鹉热得到适当治疗的人都能完全康复。然而,有些人有严重的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并发症包括:
肺炎(肺部感染)
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炎症)
肝炎(肝脏炎症)
神经或大脑炎症,导致神经系统问题
预防
0 1
避免直接接触野生鸟类
尽量避免吸入鸟类或家禽类的羽毛或含有其粪便的尘埃,尤其在野外,避免直接接触野生鸟类,接触后应及时清洗双手。
0 2
及时清扫环境
家中的空调外机、阳台栏杆等最有可能被鸟类污染,在清扫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
0 3
正规渠道购买
养鸟爱好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禽鸟,不收养来历不明、未经检疫的鸟禽产品。
0 4
舒适养鸟环境
要注意养鸟环境卫生,保持笼器的干燥清洁,定时消毒。
0 5
良好饮食习惯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食用禽类时要彻底煮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李美英
美稿:李加祥
审核:张义梅
审发:熊 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会人传人吗?有一种热叫“鹦鹉热”需要你了解
永州疾控带您了解“鹦鹉热”
宠物狗感染新冠会传人吗
【危险的小鸟】养鸟的请注意!有一种肺炎叫鹦鹉热
老人养鸟要当心鹦鹉热
养鸟也会得病,谨防鹦鹉热
猫会让人得什么病
手养鹦鹉会感染“鹦鹉热”吗?
新手养鸟,糖友要小心鹦鹉热
宾阳人流浪动物不要轻易带回家,当心“鹦鹅热”
网址: 会人传人吗?有一种热叫“鹦鹉热”需要你了解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694.html
上一篇: 永州疾控带您了解“鹦鹉热” |
下一篇: 发烧11天、听力下降、肾功能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