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期以来,广东、江苏、浙江等多地报告鹦鹉热病例,其症状类似新冠、流感,重症肺炎患者不在少数,引起社会关注。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通过排出衣原体的鸟类及其污染物引起人类感染。最初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鹦鹉热衣原体除了可由鹦鹉携带,其他动物如鸽子、海鸥和各种家禽,甚至牛、马、猫等哺乳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该病主要在禽类之间传播,偶尔传染给人类,人际间传播十分少见。
人在被病鸟啄伤、抓伤时,就可能通过接触感染。即使没有直接接触,吸入了病鸟的干燥粪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的气溶胶,也有可能“中招”!发病后常有寒战、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伴肌肉疼痛,疲惫无力,食欲差,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烦躁、昏迷等呼吸系统感染相关表现,更甚者会出现肺炎。
治疗“鹦鹉热”,一般选用四环素、大环内酯、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多西环素为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使用多西环素48小时后即可退热。“鹦鹉热”预后总体较好,如果得到及时治疗,病死率只有1%,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病死率可以升至10~20%。
健康小提示:
1. 养鸟人士
●去正规的宠物店买有健康证的宠物鸟,尽量不要网购。新购回的鸟要隔离观察2周。
●鸟食混加抗生素。鸟食中适当混加一些四环素等药物预防和控制“鹦鹉热”,尤其是在家禽和鸟类运输前后。
●消毒清理鸟笼。每天清洗、消毒鸟笼;清洁前应先湿润鸟笼,避免让有害微生物或颗粒飘散到空气中;清洁过程中应该戴上口罩和手套。
●玩鸟需谨慎,避免被抓伤或者咬伤。
●尽量避免家养鸟禽与野生鸟禽接触。
●鸟禽发病时,要及时与人隔离,避免传染。
2. 广大“吃货”
●尽量避免自己宰杀活禽。
●家禽类食物要煮熟、煮透。
(供稿:福建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 杨劲松)
相关知识
养鸟也会得病,谨防鹦鹉热
【南国早报】养鸟请当心 谨防鹦鹉热
老人养鸟要当心鹦鹉热
新手养鸟,糖友要小心鹦鹉热
手养鹦鹉会感染“鹦鹉热”吗?
西安一医院接诊1例!专家提醒:养鸟谨防“鹦鹉热”
养鸟需谨慎!持续高热不消退,警惕“鹦鹉热”在作祟!
如果你养鸟后忽然头晕想吐……“鹦鹉热”听过吗?
家中养鸟注意卫生!大爷养鸽子患上鹦鹉热险丧命
会人传人吗?有一种热叫“鹦鹉热”需要你了解
网址: 养鸟也会得病,谨防鹦鹉热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697.html
上一篇: 长期养玉鸟的坏处? |
下一篇: 【危险的小鸟】养鸟的请注意!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