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交军 李国英
摘要:以《说文》中与蛇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视域,在类典型、象似性、隐喻性等角度考察了中国初民的蛇文化意识,发现初民对蛇分类精细、认知充分,蛇乃古代中国绝大多数动物尤其是爬行动物类的原型。蛇类诸字围绕中心成员通过家族相似性组成了一个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蛇族世界,建构了一个内容丰富、意义完整的事物范畴,蛇类词汇形成了古人认知世界、体验生命的基本层次范畴。“它”(蛇)由一爬行动物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见证了其在初民社会中的重要性,故能语法化。蛇类部首或作意符,或兼声符,将其特征通过象似性投射分布到各个字族,并通过频繁的诗文隐喻,映照出汉民族的认知模型,凝筑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迥异于西方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比较的一个经典例证。
分类:
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教育综合收录:
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蛇文化类典型象似性隐喻性文化模式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免费咨询
相关知识
认知学徒制视域下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研究
环境传播视域下纪录片对生态文化的建构与传播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云养宠”现象研究
科学网—古人对蛇的“科学认知”
幽碧之峡净化录
遗传学方法重塑语言学研究发展脉络
从灵禽崇拜到生态文化科普教育——生态文化视域下的满族鸟文化
新媒体视域下摄影艺术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社交媒体传播中的“影响力圈层”效应——基于媒体样本的实证挖掘与分析
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
网址: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蛇”之文化阐幽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50664.html
上一篇: 出售自家繁殖仓鼠(熊),已满月。 |
下一篇: 重视“龟满成患”背后的环境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