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小观众憧憬成为鸟类“康复师”

小观众憧憬成为鸟类“康复师”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国内首本猛禽保护原创绘本亮相

  小观众憧憬成为鸟类“康复师”

  

  本报讯(记者师悦)昨天,以“做大自然的‘野’朋友”为主题的猛禽图片故事展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展出。

  怎样为骨头只有牙签粗细的红角鸮接骨?被救助的猛禽需要通过什么样的“考试”才能回到野外?……一场关于中国猛禽的新书分享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目光。8岁的边芸熙抱着一本新书,和爸爸妈妈一起认真地听着讲解。“这本书名叫《飞吧!鸟中王者:听中国猛禽讲它们的故事》,书里有很多鸟类的知识。未来我也要像康复师一样,做跟动物有关的工作,成为野生动物的好朋友。”边芸熙憧憬着未来。

  据了解,该书由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和国内获奖科普创编团队小蜗牛科普共同创作完成。图书以风趣易懂的漫画形式介绍了猛禽的相关知识,科普了猛禽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是国内首本关于猛禽保护的原创绘本。

  展区里,在因“爱”而“长出”羽毛的短趾雕展板周围,围着不少参观者。这只被救助的短趾雕在北京地区并不常见,康复师刚接收的时候,它两侧的飞羽几乎全部缺失,身上还有几处软组织损伤。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与营养支持,这只短趾雕逐渐恢复了健康,但飞羽始终长得不太理想。最终,专家决定用来自雕鸮、苍鹰、游隼、大鵟等多只中大型猛禽的羽毛,为它做一次特殊的接羽。今年秋天,它终于回归了蓝天。

  在互动体验区,主办方搬来了一扇“窗户”,向观众讲解说,在城市中的建筑物上,透明玻璃幕墙会产生眩光和反射,使高速飞行的鸟类无法识别,造成撞击伤害。而在玻璃上张贴间距约5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圆点矩阵透明贴纸,就可以有效帮助鸟类识别障碍物。“原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可以在野生动物保护中帮大忙。”现场观众听完后恍然大悟,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些知识传播给身边的朋友。本报记者 程功 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小观众憧憬成为鸟类“康复师”
国家运动康复师
猛禽康复师:有种爱护,叫远离它
猛禽康复师:“空中之王”的守护者
走进康复治疗师,认识康复的价值!
猛禽康复师:最怕猛禽对人类产生依赖
运动康复是什么?运动康复师可以做什么?
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
探访北京猛禽救助中心:5名康复师保中心全年运行
北京爱鸟周|猛禽康复师:我们隐于幕后,让它们无牵挂地重返蓝天

网址: 小观众憧憬成为鸟类“康复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0237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康复猛禽回家“过新年”
下一篇: 河北沧州:放飞康复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