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宠物沟通师:向玄学发问,不如向真实求真

宠物沟通师:向玄学发问,不如向真实求真

图片

「无论是骗局还是玄学,宠物沟通师的出现都照见了人们对情感世界的探求渴望。我们渴望稳固的安全感,尝试在无常中寻找规律,为不可知求一个答案。」

你相信人和动物能够通过心灵感应直接对话吗?

这事儿不光听起来很玄,操作起来也很玄。

主人只需提供自己和爱宠的姓名、性别等基本信息,以及一张宠物直视镜头的高清近照,能力者就能够无视空间距离,与小动物搭建心灵联结,告诉主人它们在想什么。

虽然无论是动物行为学还是心理学都无法对其进行阐释和验证,但作为一种“超自然能力”,似乎有不少宠物主人都对其寄予厚望。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图片

(宠物沟通师和相关培训课程的收费情况)

这群充当人与动物沟通媒介的人被称为“宠物沟通师”,他们按小时或按问题数收费,价格从一杯奶茶钱到几百元每小时不等,上限未知。除了拥有职业名称,市场上还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开设相关课程,一期交上几千甚至上万元,学员就有望成为这些能力者中的一员。

不过,真有这么多人相信超自然能力吗?在明知很有可能踩坑的情况下,仍然愿意花钱的主人们究竟所求何为?玄学背后,照见的是人们的自我情感需求。

为谁解答?

宠物沟通是门情绪生意

在人和宠物的关系中,宠物常常扮演一个被照料的对象。人宠关系的模式似乎不符合生物进化的本能:人类将自己的生存资源分享给其他生物,以帮助其生活得更好。面对爱宠,人似乎更讲究情感,而非可量化的利益。

因为爱它们,所以食物要买健康好吃的;因为爱它们,所以偶尔的捣蛋作乱是可以容忍的;因为爱它们,所以要预留时间做好撸毛遛弯的陪伴。也是因为爱,主人们会渴望更进一步,了解小动物们的“真实想法”。

图片

(网友与宠物沟通师的对话)

“我想问它喜欢新的猫砂盆吗。”“它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它对我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或出于好奇、或出于需要,对宠物沟通师的提问都带着主人希望自己的小动物过得更好更开心的愿望。

然而当我们以纯粹理性为尺,在一定意义上,豢养宠物这一行为源自人们对宠物抱有的心理预期或希望,换言之,人们对宠物是有价值需求的。

图片

(网友分享的与猫猫互动的故事)

当主人在外奔波了一天、风尘仆仆地回到家,进门就看见自家毛孩子在门口瞪着水汪汪的的大眼望着自己,再硬的心肠也要化为绕指柔——它的等待与思念让人感到“被爱”。当主人忙于工作,忽略了和小咪的互动,它会喵喵叫着来到主人的脚边躺下,让人忍不住暂停工作,将它抱至腿间——它的依恋让人感到“被需要”。

在人和动物爱与被爱的循环中,人类获得精神熨帖,从这份简单纯粹的无条件爱中得到治愈,又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更好地出发。

在对宠物沟通师的众多提问中,最常见的一类是关于主人自身评价的问题。“它有因为之前绝育的事情怪我吗?”“它喜欢待在这个家里吗?”“再问问它,如果有来世,它还愿意到我们家里来吗?”

无论拐了几个弯,它们本质上都是“它是怎样看待我的”这个问题的变体。向宠物沟通师提问,未尝不是在替自己求个答案。可以想见,宠物沟通师们给出的答案也往往指向人宠互爱的结果。尽管猜到十有八九都会是这个设定,爱宠心切又盼爱心切的主人们仍然蠢蠢欲动,来自第三方的鉴定实在很有诱惑。

图片

(主人们对宠物沟通师的提问)

从这一角度来说,比起提供和小动物进行心灵感应的超自然服务,宠物沟通师其实是在做人的情绪生意。

是坑也跳?

情感的斤两另有他秤

既然是做提供情绪这样的抽象生意,运用的又是所谓心灵感应这样无法证伪的玄学手段,碰上“堪称诈骗”的宠物沟通师,就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作为所谓人宠沟通的媒介,沟通师只需了解猫狗这些常见宠物的基本习性,明确主人的情感需求,再利用话术包装,提前准备多场景答案,就能靠概率驾驶这艘随时可能翻倒的小船。

实在不行,一切解释权归宠物所有,“主人不要用人的思维评判小动物的想法哦”。

图片

(小红书@宠启RunningAgain)

在小红书搜索“宠物沟通师”话题,首页出现的前十条结果中,惊喜分享“很准很准”和无语吐槽“纯纯智商税”的帖子几乎各占一半。然而面对如此之高的踩坑率,仍有不少人在评论区里刷着“求推荐”,颇有几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赌徒心态。

为什么这么多主人情愿承担被骗的高风险,也想要试一试?

或许,他们想为这份纯粹且安全的感情找一块试金石,为此,做出适当的牺牲是值得的,毕竟这更像是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礼物。

图片

(摘自电影《罗生门》)

作为地球上进化得最智慧的生物,人类的情感世界最为丰富,同时也最为复杂。如果依据绝对理性做判断,在永远无法掌握完整信息的情况下,人永远无法做出那个所谓深思熟虑的正确选择。为了确保内心的安全感,人们会以“信任”作为代偿,简化社会交往的复杂,弥补理性的不足。人与宠物的特殊情感联结,就可以看作这种信任。

小动物不会说话,但可以通过肢体互动同人传递情感。尽管人并不能完全了解其内心世界,但对爱的感知让人递出了这份信任。人宠情感的联结似乎出自爱之本能,而宠物沟通师就是被授权的爱之验证官。从收益来看,信任爱是一种高级的爱,对高级爱的验证,或许总是值得一试的。

安全感不足?

情感的真实要来自真实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人类似乎对确定性有着长久不懈的坚持。为化解不确定性,人们建立了信任机制,希望为复杂找一个简单的答案,但现代社会中愈发独立的个体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又往往让信任沦为一厢情愿。同难寻稳定的人际关系相比,人宠感情的简单纯粹更显珍贵。

正如史铁生所写的那样:“人与人的交往多半肤浅。或者说,只有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交往是容易的。一旦走进复杂,人与人就是相互的迷宫。这大概又是人的根本处境,所以巴别塔总是不能通到天堂。”

因此,当我们回到“究竟如何定义宠物沟通师的性质”这一问题时,答案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或许务实理性派的人会觉得这就是彻底的骗局,而浪漫至上派的人则更愿意相信这是无法被解释但有其道理的玄学。前者无法证伪成功的宠物沟通案例,后者也无法证明与动物进行心灵感应的能力真实存在。

无论是骗局还是玄学,宠物沟通师的出现都照见了人们对情感世界的探求渴望。我们渴望稳固的安全感,尝试在无常中寻找规律,为不可知求一个答案。

图片

(小红书@Day)

在对猫猫狗狗等小动物的好奇中,人们总担心自己给予的陪伴不够、关心不足,担心自己做的不好、爱有减少,担心这段亲密关系不够稳固,也担心自己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在所有探索感情世界的努力里,不过都飘荡着一个渴望得到爱的灵魂罢了。

超自然现象固然值得敬畏,神奇的力量也确实难以琢磨,主人们在有钱有闲时为回应自己好奇或寻求心理安慰,向宠物沟通师提问或许不失为一种选择,但终归它只能提供参考而非指导,提供一种解释的可能而非标准答案。

毕竟人是人,小动物是小动物,人类情感中复杂多变的弯弯绕绕,或许在小动物的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看到拖鞋,它就是牙痒;爬上冰箱顶,它就是闲不住。用拟人化思维构思动物的需求,难免有失偏颇,还可能减损原来那份人宠关系的纯粹简单。比起通过宠物沟通师这个媒介和小动物们交流,更重要的是把它们抱在腿上工作、带去马路对面的公园遛弯或者是今天的晚餐加只大鸡腿。

让小猫就是小猫,小狗就是小狗,简单归于简单。比起求问玄学,真实的联结和互动,朝夕相处的时光和彼此,更加值得信赖。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图片

相关知识

宠物沟通师:向玄学发问,不如向真实求真
宠物沟通师 科学还是玄学?
跟离世动物沟通,三个问题收费240元……宠物沟通师是玄学还是骗局?
跟离世动物沟通,三个问题收费240元...宠物沟通师是玄学还是骗局?
自称能与“动物传心”,甚至与离世动物建立联结,宠物沟通师是玄学还是骗局?
宠物沟通师,读懂的是谁的心?
网红职业“宠物沟通师”,到底是玄学还是骗子?
“宠物沟通师”是智商税还是“花钱买安慰”?
仅凭一张照片就能知道宠物想法,宠物沟通师靠谱吗?
拿捏年轻人的宠物沟通师,真能月入三五万?

网址: 宠物沟通师:向玄学发问,不如向真实求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209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动物沟通七步法
下一篇: 怎么和狗狗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