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上期报告主要分析宠物设备与宠物医保两个细分领域。本期将剖析宠物美容、宠物寄养和宠物社交3个细分领域。完整报告可通过点击本期文末阅读原文获得。
宠物美容与护理
洗澡、修剪为宠物美容主营业务;染色、牙齿护理、小型犬SPA等为辅助业务。其中最为刚性的仍是洗澡,且用户接受度更高。而修剪业务在不同犬种上分化明显,需求较高的品种有贵宾、比熊、雪纳瑞等小型犬,大型犬需求较低。
作为一个轻资产、重服务的行业,一单宠物美容需同时服务宠物和宠物主,因此要求美容师既具有良好的业务技术,又具备较高的服务意识。据《2017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服务专业性、服务的环境与态度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
对于宠物店和美容行业,其核心竞争力是美容师的专业技术,所以优秀的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优秀的美容师选择自己开店。而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近几年出现了宠物上门美容的O2O服务,意在通过上门给犬只洗澡,来建立宠物主与美容师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加深宠物主对其依赖程度。
但实际上,上门服务并不能整合或改变宠物美容行业。1)宠物主人比较排斥陌生人到家服务;2)服务所需工具繁多,还会产生大量毛发,不易清洗;3)更重要的是,宠物处于省时省力的需求才会将宠物送去宠物店洗澡,但上门美容需要宠物主全程陪伴,从而导致了宠物主对这种O2O服务的需求度较低,且复购率也较低。因此,对于宠物美容行业,今后发展依旧要集中在如何提升美容师技术与优化线下宠物店运营这两方面。
宠物寄养
洗澡、修剪为宠物美容主营业务;染色、牙齿护理、小型犬SPA等为辅助业务。
宠物寄养行业的兴起是城市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旅游市场繁荣及宠物受关注程度增加的结果。宠物主的外出意愿越迫切,对宠物寄养的需求越明显。宠物寄养虽是刚需,但较之美容、食品却相对低频。现阶段选择寄养,主要分为三种不同方式。
其一,交给周围朋友、家人帮忙照顾。现阶段宠物主最常选择的寄养方式,出于对安全健康的考虑,宠物主倾向于找熟悉的朋友、家人,最好是有养宠经验的熟人代替照顾。这种方式不仅可随时沟通了解爱宠的日常情况;还可以用宠物习惯的粮食、用品、玩具;同时宠物受关注度也最高,能有效降低宠物主人离开后的不适感。
其二,选择熟悉的宠物店寄养。宠物主一般会选择熟悉、信任且离家近的宠物店,往往是常去美容的宠物店,平均单价在80-150元/日。宠物店会在店内设置寄养笼,但空间狭小,宠物的舒适度低。而宠物店员忙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寄养的宠物关注度也相对较低。
其三,专业的宠物寄养中心。相对于宠物店,寄养中心更专业,如同宠物行业里的幼儿园。不仅有专门遛放玩耍的场地,居住空间也较为宽敞,还有专职人员负责监测宠物体重、进食、排便情况,提供更为专业舒适的寄养服务。以寄养平台“巴士宠物”为例,其收费依据宠物大小、品种来区分,单价在180-240元/日不等。
然而,这类犬只寄养中心如何有效在国庆春节等寄养高峰期降低宠物只在遛放时的危险性、控制疾病交叉传染,增进宠物主的远程监管沟通,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此外,寄养行业还出现了类似“宠物Airbnb”的寄养平台,如“小狗在家”、“宠托帮”、“宠屋”等,意在将符合资质的寄养家庭与有寄养需求的宠物主进行配对,解决同城寄养问题。
寄养家庭将图片、个人信息发布在平台上,宠物主人可根据距离与个人喜好挑选,并通过平台与线下沟通完成寄养过程。这种商业模式的出现,其实是基于上述第一类方式——找亲友寄养转变而来。
但审核寄养家庭资质、保证寄养家庭服务与宠物寄养期间安全,仍为现阶段主要问题。同时,寄养家庭与宠物主需在线下沟通、交易,极易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用户对平台的黏性较低。
在宠物寄养行业,不论是专业的寄养中心还是寄养平台,其盈利模式都并非单一依靠寄养。“巴士宠物”在寄养的同时,也提供美容、训导、食品售卖等其他服务。单一靠寄养需求,消费较为低频,且难以支持平台运营与提升用户粘性;因此必须提供增值服务来稳固自身流量。如何整合各领域业务,提升自身寄养专业性与服务性是寄养行业最需关注的问题。
宠物社交
宠物社交是基于互联网社交媒体发展而兴起的行业,初期是通过传统社交媒体上发布宠物相关的文章、照片、视频等内容而吸引大量关注与阅读量,交流养宠心得;而后发展出现部分宠物社交平台,宠物主除了分享外,出现了“线上分享+线下聚会”的形式。聚会多为介绍专业性的养宠方法,从而推动宠物主消费来转化平台上的已有流量。
出于变现之需,宠物社交平台纷纷向电商转型。大多数宠物社交平台在已有业务上搭建宠物相关的O2O服务、食品用品等元素,打造一站式的线上宠物管理平台;个别平台还出现“线上医生诊疗”的模块,在解答宠物疾病问题的同时向宠物医疗机构进行导流,从而增加用户粘性。究其背后的逻辑,无不是以社交为切口,从而深入线下以图实利。
除了传统的线上平台,小程序的兴起与发展也推动了一批宠物社交应用快速进入用户视野,例如以“猫卡”为典型的基于图文内容的“云养猫”项目。然而,此类平台依旧需要与电商或线下服务相结合,实现平台流量变现。
需要注意的是,宠物社交平台上的多数用户并非宠物主,只是出于对宠物内容的喜好而关注,所以只是宠物消费领域的潜在用户。在未来发展方向、运营策略以及盈利模式等实际问题上,潜在用户如何有效转化、如何提升转化率和变现能力仍有待摸索。
报告开篇提到,宠物消费受感性因素影响较大,所以无论以任何角度切入宠物市场,都需要更着重于提升服务环节与线下体验。
HOMEX宠物报告系列行研至此全部结束,可通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得全报告PDF版本。
HOMEX宠物行研2018 原文链接
作者:凌素Jennifer
采编:王潇Shall
发布:陈晓晴Hannah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HOMEX行研 | 宠物行业报告(四)
2023版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智研咨询—中国宠物店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版)
中国宠物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智研咨询重磅发布(2023版)
报告 | 果集行研:2023年宠物保健品消费趋势报告(附下载)
宠物店行业现状!2024年中国宠物店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宠物食品行业现状!2023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一文洞悉2023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智研咨询发布
2024版中国宠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行业市场简析|智研产业百科「511」——宠物饲料
网址: HOMEX行研 | 宠物行业报告(四) https://m.mcbbbk.com/newsview84771.html
上一篇: 爱宠在家没人陪?“宠物界的Air |
下一篇: “萌宠经济”效应初显 寻找“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