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3月4日,星期六,上午10时许,重庆涪陵区A中学教室的灯亮着,各个班级的老师和学生相互问好后,教师的讲课声和学生的读书声,在校园里此起彼伏。这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长江上吹来的江风格外清新,风筝漫天飞扬,树枝开始吐绿,可这些本该属于花季学子的青春生活,却被阳光透不过的墙壁隔在了校内。(《中国青年报》3月10日)
周末补课,是一个屡禁不止的教育现象。如果不是看到这所学校周末补课的“理由”,这则新闻也引不起我的注意和思考。为什么要补课?源于一个流行的说法:5+2=0。意思是如果上5天课,然后休息两天,学习的效果就等于零———引用该校一位老师的话说,“现在的孩子,让他在外边野两天,回学校就收不住心了,忘了知识不说,养成些坏习惯,结交些坏朋友,学校教起来就头痛”。于是,学校决定周末两天必须用于补课。
这种教育逻辑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甚至,乍一看上去,我们还得为学校为学生负责的教育态度鼓掌喝彩。然而,这却是一种彻彻底底的曲解和误读。
学生在学校接受5天的教育,双休日在家无人管教或者教育不当,5天来的教育效果就化为了泡影,有教育专家形象地把这称之为“5+2=0”现象。举例来讲,在幼儿园里,孩子一边接受幼儿启蒙教育,尝试与伙伴们友好相处,学着最为简单的人生技能,另一边却在家庭里被铺天盖地的宠爱笼罩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老师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可当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听到和看到的竟然是相反的东西……教育成果在不良家教的“腐蚀”或者“引导”下逐渐走向反面。
“5+2=0”这道另类的教育算式警示我们,当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两者的衔接链出现了断裂,家庭教育不能与学校教育同步,导致学校教育的成果得不到巩固或者出现退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学校一方所能独立完成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为把学生“困”在学校里补课,就能破解“5+2=0”,动机或许是良好的,结果却定然收效甚微。
至于学校为何会“误读”,笔者以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为补课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其实,社会总是以升学考试的分数作为评判学校教育成败、学生优劣高下的唯一标准,学校在重压之下,顺水推舟将之误读作为补课的“理论基础”也就在所难免了。
(山东干部)
相关知识
5+2=7
XII+1X=XI,罗马数字等式,也是只要移动一根火柴,火柴算式
30年老教师感叹:如今学生5+2=0,能引起家长注意吗?
将0、1、2、3、4、5、6这七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里,使算式成立.
家长和老师吵翻了!只为这道数学题,20÷2X=5,X等于几?
「有余除法」算式28÷( )=( )……4中,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如图算式中,每个汉字代表1
0+7=9,奇葩算式,只有通过移动才能显示章法,火柴算式120
1×0=0,那么,究竟是一乘以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还是零乘于任何数都等于零呢?
有趣的火柴题:移动一根火柴,让等式10+8=8能够成立
网址: 别误读了“5+2=0”这道教育算式 https://m.mcbbbk.com/newsview891058.html
上一篇: 一起来捉妖什么宠物好 前期宠物推 |
下一篇: 废纸箱变宠物环保项目 免费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