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层养殖业相对分散,养殖规模也较为随意,养殖户专业知识水平较低,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基层贫困地区开展动物防疫免疫工作存在较大的困难。搞好动物防疫,提高动物免疫后的免疫效果是当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必须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经过笔者深入调查、了解和分析,探索出了导致动物免疫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动物的免疫效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对策。
近年来基层乡镇动物防疫免疫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因为部分贫困地区软硬件条件等相关因素的制约,在动物防疫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部分动物免疫后,免疫抗体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免疫效果不佳的现象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乡镇动物养殖业的发展。
1 基层动物防疫免疫效果不佳的原因
(1)免疫流程不科学。许多县及乡(镇)由于监测经费有限,技术力量薄弱,对辖区内动物免疫抗体水平和疫病流行情况缺乏动态监测。基层农村地区养殖户的动物即便接种了疫苗,但防疫效果不佳,疫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流程不科学,现阶段接种疫苗通常都选择集中免疫的方式,导致免疫时间过早或过晚。并且,一些地区未严格按照规定联合使用疫苗,导致疫苗之间相互干扰出现抗体,造成免疫失败。
(2)运输保存不合理。各种疫苗有其自身的运输保存条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运输工具和方式。但是对于基层贫困地区来说,冷链体系不完善,部分地区甚至缺少具有冷藏功能的运输工具,导致疫苗质量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疫苗保存温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但一些乡镇地区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储藏,甚至将疫苗任意放置。不合理保存会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3)注射使用不合理。部分作业人员在注射之前没有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注意事项,常常在注射时把疫苗放置于高温暴晒下,因为温度提高而导致疫苗保存时间缩短。部分疫苗配备了专门的稀释液,禁止使用其他水溶液替代,用水稀释会降低疫苗的实际效果。注射器材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部分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注射器材消毒不到位,导致疫苗效果降低。
(4)免疫抑制。畜禽由于营养不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某些成分的缺乏或过多,饲喂有毒饲料和滥用药物,以及饲养环境条件差等应激因素,均会影响抗体合成,导致免疫效果不佳。
2 基层动物防疫免疫工作有效性提升对策
(1)储运检查工作。建立健全的疫苗保存制度,保证疫苗来源安全可靠。对疫苗生产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验证,保证疫苗生产有证可查,禁止使用无证企业生产的疫苗。禁止使用价格低廉,无法保证质量的疫苗。要按照规定对疫苗进行储运,不同类型的疫苗其运输存储要求也各不相同。比如冻干苗需要进行低温保存,湿苗应当在4℃左右的条件下运输和储藏。疫苗避免高温日晒,运输路程尽可能越短越好,运输搬运次数也应当严格控制。疫苗使用前应阅读疫苗使用说明。忌用瓶子有裂纹、瓶塞松动及疫苗色泽、物理形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的疫苗。
(2)规范注射。首先要选择合理的器材。疫苗注射要坚持一畜一个针头,家禽一户一个针头。使用针头大小需要按照注苗禽畜确定;不能过大,避免疫苗回流,造成注射剂量不足;也不能过短,造成进针深度不足,降低免疫效果。 其次要科学配置疫苗,疫苗应当现用现配,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稀释液需要按规定要求选择,使用疫苗前必须摇匀,在短时间内进行接种。最后应当准确找到注射部位,选择正确的注射方式。
(3)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畜禽的品种、日龄和疫苗种类、性质等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并视情况的变化而对免疫程序进行适时调整。
(4)健全防疫制度,减少应激因素。一是免疫前后24小时内避免畜禽发生应激反应,搞好环境卫生。二是调整畜禽健康状况,确定接种时间,若有严重传染病流行,应停止接种。 若个别畜禽患病,应对其进行隔离,然后对健康畜禽进行接种。三是接种疫苗时防止畜禽受惊吓,四是免疫前后2天最好不用消毒药和抗生素药物等。
总之,要开展好基层动物防疫免疫工作,应当真正认识到现阶段乡镇基层动物防疫免疫工作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确保动物防疫免疫工作的有序开展,真正推动乡镇基层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何其平 丽江市华坪县中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相关知识
【全文】就基层动物疾病预防存在的误区及应对思路展开探讨(动物学论文)
动物传染病防疫措施
防疫工作要点范文
影响动物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相关对策
《上海市动物防疫条例(修订草案)》征民意:流浪犬猫怎么管,狂犬病要免疫?
上海市动物防疫条例
动物免疫应激反应与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
狗狗食欲不振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网址: 基层动物防疫免疫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80734.html
上一篇: 犬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
下一篇: 藏獒幼犬的免疫防疫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