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猫皮肤癣菌病的病例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稿作者:赵胜楠
介绍
皮肤癣菌病是嗜角质真菌感染毛干和角质层引起的疾病,主要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引起,幼龄犬猫、免疫功能不全的动物及长毛猫发病率较高,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病动物、环境污染物等感染,现介绍一例全身性皮肤癣菌病的治疗。
1.基本信息
1.1 动物信息
“马克西”,3y+,未去势公猫,BW:5.48kg(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病例图片
1.2 主诉
该猫一直在国外生活,自2020年年底开始发现猫癣,逐步扩散至全身,在国外进行了4个月的治疗,使用药浴及喷药等治疗,无明显好转,且持续加重。6月份回到国内,回国前血液检查均正常(血常规和生化),想进一步诊断治疗。
2.检查
2.1 体格检查
背部被毛稀疏,色素沉着,皮屑增多;双耳外耳廓脱毛、结痂、皮屑;四肢及后腹部脱毛、皮屑、结痂。(图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5:初次就诊皮肤表现
2.2实验室检查
细胞学检查:小分生孢子菌+++,中性粒细胞++,染色质+,角质细胞++(见图6)。
拔毛检查:可见毛干小孢子++(见图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左):细胞学检查; 图7(右): 拔毛检查
3.诊断
猫癣菌病。
4.治疗
(1)伊曲康唑口服液:0.5ml/kg,sid,连用14天
(2)丰兹欧:1粒/次,bid,连用14天
(3)丰姿益:1粒/次,sid,连用14天
(4)米康尼香波:每周药浴2次,洗澡后不完全吹干,建议适当剪短毛发
(5)适当限制活动空间,家中环境做好日常清洁,避免传染家中其他动物
通过2周的全身性治疗后,该猫整体状态有所恢复,皮肤可见新生毛发生长,且皮屑和结痂减少(见图8-11),继续巩固该治疗方案持续2周, 2周后复诊,皮肤无明显结痂、皮屑,毛发长出明显,皮肤实验室检查仍有明显感染(见图12-16),继续用药1个月,8月底复查血常规和肝功均正常,皮肤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明显癣菌元素,建议主人巩固用药1个月,将伊曲康唑改为脉冲疗法(吃一周停一周),每周药浴1次,截至9月20日复查,目前该猫恢复良好,仍在巩固用药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11:用药2周后,皮屑和结痂减少,少量新生毛发长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2-16:用药一月后,无明显皮屑、结痂
5.讨论
皮肤癣菌病在犬猫皮肤病中非常常见,通过病史和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皮肤压片和伍德氏灯)到小分生孢子或菌丝等多数可以直接确诊,部分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活组织检查或真菌培养。
如果患病动物仅为局部感染,可尝试使用外部治疗,如盐酸特比萘芬溶液或石硫合剂、咪康唑等成分喷剂,但如局部治疗效果不佳,建议进行全身性治疗。
对于全身性感染的病例,需要外用抗真菌香波,每周药浴1-2次,并适当修剪毛发,可以减少感染性物质(皮屑、毛发等)脱落并杀灭毛发上的癣菌孢子;配合口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5mg/kg,sid或盐酸特比萘芬30-40mg/kg,sid)治疗。
治疗过程中,环境清洁也非常重要,需要减少环境中的污染物,可每周2次使用吸尘器清除环境中的毛发及碎屑,使用对癣菌有杀灭效果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进行环境喷洒或拖地。
经过适当的治疗后,需要定期监测皮肤恢复情况,建议至少2次皮肤检查,且每次间隔1个月后均为阴性,再考虑停止治疗。
参考文献 略
注:版权归"宠物医师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联系本站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 "转自宠物医师网"。
课程推荐
该如何正确进行皮肤病外部治疗?
皮肤癣菌病又有何诊疗流程?
加入皮肤科领航训练营,这些问题都有答案!赵博老师倾力呈现,抽丝剥茧,结合多年经验,7节课带您把握皮肤科诊疗全流程!
快快扫描下图海报二维码了解课程权益吧!
心电监护是医院比较常见的一种仪器之一,它能够监测病畜的心脏波形,可以高精度的,准确的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
测量血氧饱和度可以即时评价患畜的血氧情况,了解机体氧和功能,尽早发现低氧血症,提高麻醉和重症危重患者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