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业成绩的手段,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中小学中经常出现学生考试焦虑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当老师宣布即将举行考试时,或是学生走进考场时,学生就感到非常焦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让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来告诉你吧。
巴甫洛夫通过狗进食摇铃实验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在该实验中巴甫洛夫提出了无条件作用和条件作用。通过无条件刺激(食物)与中性刺激(铃声)建立了条件作用。在条件作用形成的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引起特定的反应是前提条件,即无条件作用是条件作用的基础。也就是说狗吃食物需要能引起的分泌唾液。条件刺激也不局限于听觉刺激,一切来自外界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只要跟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作用。
条件作用形成后是否就固定不变了呢?答案是:不是的。新的条件作用不仅能够在无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形成,而且一旦条件作用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刺激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作用。例如,如果狗已经对铃声建立了条件作用,再把铃声和灯光一起成对呈现,经过几次试验后单独出现灯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就是通过刺激替代建立的二级条件作用。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作用或是更多级的条件作用,这是高级条件作用的表现。高级条件作用指的是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可以引起无条件刺激的相同作用。(即铃声一旦成为了条件刺激后,铃声也会引起狗分泌唾液。)另一个中性刺激与其反复结合,可形成新的条件作用。在一级条件作用基础上建立二级条件作用,在二级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三级条件作用,以此类推,建立起多级的条件作用。
高级条件作用在狗进食摇铃实验中有所体现,在人的身上则可以出现多级的条件作用,不断强化。而人们对于考试的焦虑并不是第一次考试就引起焦虑,它的形成有着多重条件的影响,即高级条件作用的影响。在教学中,测验失败引起学生条件下的紧张或焦虑的情绪反应,就经历了高级的条件作用过程。测验失败一开始也许只是一个中性事件,但逐渐与家长或老师的批评联系起来,而批评本身是引起学生焦虑的条件刺激,久而久之,测验失败引起焦虑。再进一步,与测验情境有关的线索也可能成为条件刺激,例如,学生走进考场时,或者当老师宣布即将举行考试时,学生感到非常焦虑。
从巴甫洛夫的高级条件作用论中,我们知道考试焦虑的缘由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在考试中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归因和外界的联系,那么我们也就能够在各种考试中轻松应对,减少焦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宣布考试就焦虑——让巴甫洛夫的观点来解释
教基常考知识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规律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考试焦虑心理:有效策略缓解考试焦虑 轻松应对挑战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教师招考】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巴甫洛夫的狗摇铃实验知识点: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规律
巴甫洛夫的狗
网址: 宣布考试就焦虑——让巴甫洛夫的观点来解释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7230.html
上一篇: 眼刺激性评价体外替代方法研究进展 |
下一篇: 文献速递|中性粒细胞及其胞外诱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