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快评#
在黑龙江哈尔滨,两个男孩捡到一只小猫,然而他们却因家中不允许养猫,将无辜的小猫扔进了湖里。这一残忍的行为被一位具有正义感的大学生目睹,大学生毫不犹豫地厉声制止了他们的行为,并警告若再有此类行为将报警处理。幸运的是,这只小猫后来被一位爱心人士收养,找到了温暖的港湾,开始了新的生活。
那只小猫被扔入湖中的一刻,无比无助,如暴风雨中飘摇的孤舟,生命脆弱得只能任人摆布。幸运的是,大学生像勇敢骑士,将小猫从死亡边缘救回。小猫最终存活且有了新家,这让我们看到生命虽脆弱,却也充满奇迹。就像那些被遗弃在河里刚出生、身体僵硬呼吸微弱的小猫,还有被妇人丢进湖中的小橘猫,都在好心人帮助下获得生机,猫妈妈满脸感激。
这些事例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幸运,即便面临困境,也总有善良的人伸出援手给予新机会。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价值,我们应珍惜,同时也应反思那些伤害生命的行为,让更多生命在关爱中绽放光彩。
在公园中,常常能看到如诗如画的场景。一个小女孩,静静地蹲在地上,手中拿着食物,温柔地给小鸽子喂食。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小鸽子们围绕在她的身边,欢快地吃着食物,时不时发出 “咕咕” 的叫声。那画面就像一幅最动人的油画,充满了爱与和谐。小女孩的眼神中充满了善良和纯真,她与小鸽子之间的互动,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在这个瞬间,生命是如此的宁静、温暖。就如同在京城拍客的镜头里,潭柘寺中,小女孩给寺院里的鸽子喂食的画面,充满了童真与爱意。这样的美好瞬间,让我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许多孩子懂得生命的珍贵,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然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懂得温柔对待生命。有些 “熊孩子” 就像失控的小怪兽,做出在下水道扔鞭炮炸飞井盖伤人、玩火烧毁邻居汽车后逃跑、随意翻别人家里东西等令人痛心的举动,这既伤害了他人,也让人担忧他们的未来。
孩子出现这些异常行为有多方面原因。可能是自闭症、多动症等发育障碍影响了其社交、沟通和行为能力;也可能是焦虑、抑郁等情绪心理问题导致其紧张、撒谎、不合群;还有不良家庭环境,如矛盾、虐待、忽视等让孩子产生恐惧、孤独和攻击性。这些不良行为促使我们深思,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纠正。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往往是 “熊孩子” 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孩子出生后,许多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宝贝,恨不得将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捧到孩子面前,更看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委屈。在这种过度的呵护下,孩子逐渐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因为在父母的眼中,自己家的孩子永远不会犯错。
父母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陪伴孩子成长,也是 “熊孩子” 产生的一个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管教至关重要。然而,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看着他们长大。当孩子遇到事情时,缺乏父母的及时管教和约束,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和解决。
孩子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到处 “撒欢”,到处 “作恶”。比如,现在许多孩子连吃饭的时候都要被追在后面喂饭,自理能力很差。进入集体生活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被其他小伙伴嘲笑和排斥。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像父母一样宠着他们。
父母在孩子犯错后未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同样会促使孩子成为 “熊孩子”。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的问题,每种异常行为的背后,一定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当孩子犯错时,要么嫌麻烦,要么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惩罚孩子,却不告诉孩子他们错在哪里。
孩子犯错后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知道如何改正。例如,有些孩子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就一定要得到,攀比心严重。当自己的要求不能被满足时,就会觉得别人亏欠了自己,不知道感恩。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还会影响他们与他人的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以及培养尊重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宝贵的,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家长可以分享自然界中生命的故事,比如蝴蝶破茧成蝶的过程,让孩子明白生命的蜕变需要付出努力;也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从人类历史发展中领悟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对生命的尊重。全球每年有大量食物被浪费,而部分贫困地区的人还面临饥饿,家长可引导孩子适量取餐、不挑食、不浪费,让他们明白食物是大自然的馈赠。水是生命之源且资源有限,要教育孩子随手关好水龙头。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种植花草、喂养小动物,让孩子亲身感受生命的成长和变化,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并且让孩子知道尊重生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付诸行动。
家长还可以通过故事、影片等方式,引导孩子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成长、繁衍和死亡等过程。这些生动的故事和影片可以帮助孩子更直观地认识生命,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比如观看电影《寻梦环游记》,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和死亡的故事,让孩子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如《夏洛的网》,让孩子明白友谊和生命的珍贵。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生命教育的榜样。家长自身的行为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家长要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保持耐心和理解,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和个性差异。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我们不能任由 “熊孩子” 的不良行为肆意生长,而应像农夫在孩子心田播下尊重生命的种子。学校开展相关活动能让孩子懂得生命的价值,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熊孩子” 的行为如同捣乱的小怪兽,不能任其胡来。孩子的内心世界如花园,尊重生命的种子需精心播撒。郑州市管城区野曹小学就做得很好,把多类教育融入线上课程,教师巧用图表让孩子认识生命珍贵,通过视频让孩子感受民族凝聚力,堪称一场教育盛宴。
孩子们的生命成长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我们不能让那些不和谐的 “捣蛋鬼” 破坏这场旅程的美好。如果我们都齐心协力,那孩子们就会像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在生命的天空中快乐翱翔,而不是变成制造混乱的 “小魔王”。让我们用爱与责任,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浇灌出尊重生命的花朵,让生命之光闪耀。
相关知识
动物伦理缺失暴露社会心理之患
“剥猫皮”背后的宠物文化缺失
赵皖平代表:将爱护动物和尊重生命相结合的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工作
因疫情有宠物主杀死猫狗 半月谈:动物伦理缺失暴露社会心理之患
生命教育,从爱动物开始
遏制虐猫虐狗黑色产业链 人大代表再提反虐待动物立法
从情感关怀的视角谈班集体教育
卧底虐猫群|虐猫者具备连环杀手三要素就是“麦克唐纳症状”吗?
遏制虐猫虐狗黑色产业链,人大代表再提反虐待动物立法
养宠物,学习尊重生命-----
网址: 生命之重:从 “熊孩子虐猫” 看教育的缺失与弥补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4362.html
上一篇: 宠物诊断案例 |
下一篇: 承租方饲养宠物违反合同约定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