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2016浦江儿科论坛”的发育行为分论坛,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教授为各位同道带来了《ADHD新版指南解读》的主题发言,其内容精彩有料,不可错过!
作者:医学界2016浦江儿科论坛报道组 Joy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郑毅教授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表现与其年龄不相适应、以注意障碍、多动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疾病。ADHD常合并其他疾病,如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人格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物质依赖等。该疾病易导致患儿学习困难、成绩差,与家庭成员和同龄儿童关系紧张、缺少自尊,患儿成人后容易有低职业、低收入、物质滥用、反社会人格等特点。
目前,全球ADHD患病率为1.2%—7.3%,男女比例约3—9:1。我国7项调查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ADHD患病率为4.31%—5.83%,估计全国有儿童ADHD患者1461—1979万。
此次中国ADHD防治指南的修订,旨在推出一本科学、实用、充分反映国际ADHD最新研究进展、最新诊断变化、最新治疗理念和方法的指南,指导和规范我国ADHD的诊断和治疗,使我国ADHD患者得到全面的诊断和干预。
ADHD防治指南的6大重要变化
1、将《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改为《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指南中的“ADHD患儿”替换为“ADHD患者”。
2、补充了病因研究最新进展。
3、补充了近年常用的评估方法,推荐DSM-V诊断标准,强调成人患者的诊断和共患病的诊断。
4、推荐托莫西汀、专注达同为一线治疗药物,调整了治疗流程,补充非药物治疗,修订了共患病治疗。
5、强调ADHD的长期慢性病程,强调成人患者的诊治。
6、体现多学科合作(增加了普通精神科、发育行为儿科等),进一步强调综合治疗、全面防治的重要性。
ADHD的诊疗原则
1、DSM-5中ADHD诊断标准A的变化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诊断标准。本指南建议采用2013年出版的DSM-5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减少诊断方法的变异。
表1 DSM-IV与DSM-V中ADHD诊断标准的异同点
2、DSM-5:ADHD诊断标准B、C、D、E
诊断标准B:若干注意障碍或多动-冲动症状在12岁前就已存在。
诊断标准C:若干注意障碍或多动-冲动症状存在于两个或更多的场合(如:在家里,学校,工作中;与朋友或亲戚互动中;在其他活动中)。
诊断标准D:有明确的证据证明症状干扰或降低了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的质量。
诊断标准E:症状不能仅仅出现在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人格障碍、物质中毒或戒断)(可与ASD共患)。
3、DSM-5新增了对“当前严重程度”的说明,有利于整体评估和全面干预
当前ADHD严重程度可分为轻重中3个级别,具体定义为:
轻度:几乎没有,如果有的话,出现超过诊断需要的症状,且症状导致低于轻度社会或职业功能的较小损害。
中度:功能损害的症状处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出现很多超过诊断需要的症状,或出现一些症状特别严重,或症状导致显著的社会或职业功能损害。
4、DSM-5新增了对“部分缓解”的说明,有利于部分缓解患儿的诊断和进一步治疗
处于部分缓解(In partial remission)的定义为:当以前满足所有的诊断标准,目前有所缓解但症状仍然导致社会、学业或职业功能的损害时。
5、新版药物治疗:将托莫西汀提升为一线治疗
图1 ADHD治疗方案的新老指南对比
ADHD的治疗目标
郑教授讲解到,ADHD的治疗目标是,通过长期、个体化及综合治疗,改善患者ADHD症状,减少共患病,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全面恢复。使ADHD功能最佳化:增加自我照顾、家庭作业或工作独立性;改善人际关系;减少破坏性行为;提高学习或工作成绩;改善自尊;提高生活安全性。
小结《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
1、全面反映了ADHD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推荐了最新诊断标准,补充了相关治疗的最新循证证据,具有良好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2、强调了成人ADHD的诊治和ADHD的长期综合治疗及共患病的诊治。
3、推荐托莫西汀为一线治疗药物。
4、强调ADHD的社会防治。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
稿费:100—1000
小编微信号:huanbala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标准·方案·指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
ADHD专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目标和行为治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计算机认知训练(工作记忆训练)研究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心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专题笔谈│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市场报告: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4%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全球市场总体规模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治疗药物市场洞察报告
2024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全球市场报告
家长必读:如何识别、理解并支持孩子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多动症(ADHA-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网址: 专家解读: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2673.html
上一篇: 怎样改掉狗狗吃屎的毛病? |
下一篇: 已知X~N(0,1),则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