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案例分享】社工如何助力青少年培养与社区发展?

【案例分享】社工如何助力青少年培养与社区发展?

来源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绿耕社工

单位|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绿耕社工从2015年8月入驻红星村至今,一直以整合的社区工作理念及赋能理论为指导,开展青少年社区工作。青少年社区工作,最初是项目工作开展的一个切入点,之后也变成一种工作策略,运用青少年群体的特性,成为激活社区的内生力,从而推动建构以村民为主体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梳理,首先,总结绿耕社工如何进行青少年培力(提升青少年自我组织策划的综合能力),其次,在培力过程中注重培养青少年的主体性和社区责任感,并推动其社区参与,最后,青少年群体的工作有效地联动了家庭和社区,推动了更广泛地社区参与,从而推动社区层面的改变。以下总结绿耕珠海项目青少年工作的经验和成效。

一、青少年培力:自我组织策划能力的提升

绿耕社工最初也是自己开展各类活动,青少年作为参与者参与其中。这个过程中,慢慢的,绿耕社工也发现了青少年的潜能。于是在青少年培力上,绿耕社工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一个青少年主持人小组,发展出青少年自主策划和主持活动模式。

(一)青少年自主策划和主持活动模式的萌芽阶段(2015.8-2018.3)

绿耕社工最初进入社区,也是以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开展青少年活动。

但绿耕社工始终坚信每个人都有其优势、潜能,青少年也不例外。通过活动和青少年有了更多的接触,绿耕社工了解到青少年的一些特性。

他们总是那么精力充沛,是社区的活跃分子,具有模仿能力,同时也有想象力、创造力。参与活动次数多了,对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基本的了解,在绿耕社工的鼓励支持下,他们也更加敢于敢于表达。

因此绿耕社工尝试让青少年一起筹备并主持一些大型社区活动,如暑期晚会、冬日游园会、元旦晚会等,希望发掘并培养青少年主持活动的能力,给到青少年自我展现的机会,并与青少年建立一种同行伙伴关系。这是进行青少年培力的最初阶段,以社工引导为主,青少年有较浅层的参与。

图一:2018年元旦晚会青少年主持现场

(二)青少年自主策划与主持活动模式的探索阶段(2018.4-2018.8)

随着青少年的自主性逐步彰显,社工开始有意识的持续培育青少年主持人,鼓励青少年自己组织针对青少年群体的活动(小型活动,一般每月都有开展),绿耕社工则由主导者退居为协作者。

2018年4月,青少年XT主动向绿耕社工报名组织青少年社区活动,并且自己策划活动内容,担任活动主持人,这是青少年自主策划、社工协助开展青少年活动的首次尝试。

活动后就有八位青少年报名自己组织活动。培育初期,绿耕社工要花费很多精力跟进,实际比自己带活动还要累得多。

有的青少年一开始不是很敢参与,会胆怯,需要绿耕社工的支持和鼓励;没有活动想法时,绿耕社工需要进行引导,同时也要避免过分主导而影响青少年积极性的发挥;没有时间讨论活动,绿耕社工就去接青少年放学,在放学路上和青少年一起讨论活动,也加强和青少年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慢慢建立自信,也掌握一定的主持能力。几位主持过活动的青少年自觉组成了一个“活动筹备小组”。

图二:青少年主持人首次尝试

(三)青少年自主策划与主持活动模式完善(2018.9-至今)

“活动筹备小组”即是青少年主持人小组的雏形。在前面的基础上,绿耕社工看到青少年对参与主持活动更加积极,也更加有想法,潜力逐渐显露。绿耕社工明确青少年社区工作的主线是培育青少年主持人,继续持续推动,并形成一支青少年主持人小组。

为了更好的培力青少年主持人,社工也协助青少年制定一些规则和机制,让青少年主持人小组能够更加规范化。青少年自主策划与主持活动模式在持续进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完备的步骤:

1.活动前期准备

这个环节很重要,准备越充分,活动带起来会更加轻松。包括由青少年报名主持活动;社工与青少年协商讨论活动内容、时间和地点;一般是两位青少年主持人一起,社工协助讨论分工;宣传活动;社工与青少年主持人一起提前准备活动物资;社工与青少年主持人一起布置活动场地及组织签到。

2.活动执行

社工协助进行开场,然后将舞台交给青少年主持人。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社工不过多干涉,但也不能不管不顾。根据具体情况,除了协助主持人,社工也会承担一些控场工作。

3.参与式总结

一是社工与青少年主持人以及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开展总结会,听参与者的反馈;二是社工与青少年主持人开展总结会,目前仍由社工主持,轮流鼓励青少年主持人发表对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的看法(注重表扬和肯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温和指出,或给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总结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以便更好的改进。

全程参与,了解做活动的整个流程,让青少年明白准备一次活动其实要花很多心思,也让他们对主持人的角色产生“身份认同”,进而产生“责任感”。

在培力青少年主持人的过程中,绿耕社工也会传达给他们一些工作理念,如平等参与、公平分组、大孩子帮带小孩子等等。通过平常小型活动的培养,青少年主持人也更加成熟,在大型社区活动的参与上,更加积极,参与度也更高。

2019年1月,八位青少年主持人同台主持元旦晚会。2019年6月,八位青少年主持人策划与组织了“龙塘六一毕业典礼暨游园会”活动。2019年12月,四位青少年主持人独立承担元旦晚会主持,而不同于以往有其它成年村民或社工一起协助控场。

青少年自己也反映,参加主持人小组后,自己成长、收获了不少。青少年主持人说,“做主持人培养了我的自信心,提高了我的理解能力及口才,让我在娱乐中学习,帮助我们表达我们所不敢说的”,“这里的姐姐很负责,让我也学会了勤劳,也让我变勇敢,大胆发言了”,“以前参加活动会不遵守规则,做主持人之后,我会遵守规则”......

图三:青少年主持人小组总结会

(四)青少年培力的未来走向

未来,青少年自主策划与主持活动模式仍会延续,并会更注重针对青少年主持人的能力建设,引导青少年更多关心和关注社区的人与公共事务。此外,从整个社区发展的角度出发,青少年培力也要走向更加整合的方向,不局限于青少年主持活动的单一模式,会有更多新的尝试。

二、主体性建构与社区参与

社区发展工作,最重要是将社区中的人动员起来,一起行动,才有可能持续地去推动。因此社区主体性的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在红星村这样的工业化村落,外来人口多,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大多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其社区认同感的培养及社区主体性的建构,更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绿耕社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的主体性建构,培养青少年的社区认同,这也是促进社区融合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青少年才会自发、自觉地有更多社区参与。

青少年主持人小组的推动,也是青少年主体性建构的一部分。绿耕社工与青少年主持人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尊重并鼓励青少年表达自己的想法,推动青少年开展活动、自我服务。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也引导青少年与社区中的议题有更多的结合。

社区再造公共空间——“众爱”社区厨房,改造完成之后如何使用呢?绿耕社工邀请青少年一起来讨论“众爱”社区厨房的使用规则。因为空间是大家的,那么规则也应该由大家来制定,因为参与制定空间的使用规则,青少年对“众爱”社区厨房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会更加愿意到这个公共空间来,甚至主动爱护公共空间(如活动结束后主动打扫卫生)。

除“众爱”社区厨房使用规则的制定,绿耕社工还推动青少年参与“众爱”社区厨房、龙塘文化活动中心(粮仓)这两个公共空间的美化,比如“我为粮仓添家当”、“创意手工美化粮仓”等。此外,社区里面大大小小的活动,也都尽量发挥青少年的作用,让青少年也能参与其中。

社区进行地塘改造,青少年就为辛苦投工投劳的大人们准备亲手制作的水果甜点;村里进行三清三拆,青少年也亲自制作糖水给大家解渴解暑......社区中大事小事都能看到青少年的身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慢慢加深,也会更加关注社区公共事务,这也是主体性建构的过程。

图四:青少年参与地塘改造

三、家庭及社区联动与社区发展

(一)与家庭及社区建立关系的纽带

绿耕社工最初入驻红星村,那时社工的知晓度并不高,很多人不知道社工是什么。在红星村这样一个工业化村落,本地村民之间关系撕裂,外地村民与本地村民又存在隔阂。与村民建立信任关系是绿耕社工进入村子所面临的第一道功课,也是极为重要和艰难的一课。

因为与成年人建立关系需要更漫长的过程,绿耕社工从青少年入手。通过一些小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慢慢和青少年建立起信任关系。也经由青少年认识家长,与家长建立信任的关系,所谓“进入家庭”。社区其它村民也开始放下对社工的防备,社工逐步和社区中的村民建立起信任关系。

有村民就说:“一开始也不知道社工是什么,来村子里要做什么。后面他们就带孩子搞一些活动啊,发现还挺健康,挺有意义的,孩子参加活动也有一些变化。后来他们也会来找我们聊天,也就慢慢熟悉起来了。”可以说,青少年在绿耕社工最初与村民建立信任关系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此后,青少年也一直是维系社工与家庭、社区的联系的重要纽带。

(二)激发社区互动与社区参与

每个青少年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在做青少年社区工作的过程中,绿耕社工发现,经由青少年可以认识家长,社工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可以产生更多的联结。有一些家长,也因为青少年参与了社区活动,而对绿耕社工、对社区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

因为青少年感兴趣,想参与,部分家长也因此参与到社区活动中。青少年本身也很有积极性,可以带动同辈群体、带动家庭及社区其它村民一起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一起推动社区的改变,促进社区发展。

如在青少年活动“探寻植物之旅”中,因为孩子想参与,也有家长陪同前来,社工因此结识家长;本地长者担任植物导赏员,为青少年讲解植物知识,让长者参与其中,发挥自身优势,也让长者与青少年(本地与外地群体)有了更多的互动交流;经由活动,长者对绿耕社工有了更多了解,在此后绿耕社工开展的活动中,这些长者也更愿意参与,甚至成为社区骨干。

在地塘改造中,因为看到青少年的踊跃参与,其它村民也被带动起来,主动加入或提供协助。

图五:长者讲师向青少年介绍植物

青少年社区工作也是不断在探索前行,因为青少年群体的特性,也常引发工作人员思考它在整个社区发展中的位置,最终也打通思路,将青少年工作与家庭、社区的不同维度结合一起,推动村民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回应社区的整体发展!

戳下面 原文阅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案例分享】社工如何助力青少年培养与社区发展?
助力困境青少年提升技能与职业规划 | 社工案例计划
【经验分享】为社工支招:如何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活动
司法部发布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指导案例
3E干预策略能给你的服务带来什么改变?不妨来听听他们的实战经验
从推行文明养犬看社工介入志愿服务探索
“盗窃少女”社区矫正服务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幸福家园行动“我与萌宠共成长”公益项目在上海启动
司法社工:涉罪未成年人帮扶经验分享
吴起:宠物陪伴下的青少年成长~情感、责任与公益

网址: 【案例分享】社工如何助力青少年培养与社区发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5739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鲁大举行“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下一篇: 亚朵推出全新携宠住宿方案,打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