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全球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翻了一番,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为严重。《 Lancet 》杂志文章有对全球各地区 1975-2015 年的成人高血压人数进行统计,从下图可见,南亚、东南亚、东亚(不包含东亚环太平洋高收入地区)、中非、东非、西非等区域的患病人数增加更为明显:
膳食中各类营养元素的摄入情况,会影响居民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三大营养物质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不同地域和社会经济因素条件下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亚洲地区国家的摄入量普遍较高,一般占总能量摄入的 60% 左右。而非亚洲地区(北美和欧洲等),通常小于 50%。
一、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策略
一些减肥策略推荐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即用蛋白质或脂肪替代碳水化合物,来辅助减肥。
比如《 英国营养杂志》2013 年发表的 meta 分析,对比了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50 g/天)和低脂饮食在肥胖患者减肥过程中的效果。
结果发现,相比低脂饮食,无论是降低体重、血浆三酰甘油,还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均更具优势。
此外,研究还发现,相比低脂饮食,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降低方面的效果更好,合并结果中仅舒张压表现出显著差异(见上图)。
另有其他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上,也有一定作用。
二、《 Hypertension 》最新研究
目前,很少有研究评估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情况与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秦献辉研究团队,评估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能量占比与新发高血压间的关系,以及动物或植物来源的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能量占比在其中的影响,已于 2021 年 2 月 8 日将研究结果发表在了美国心脏协会(AHA)旗下的《 Hypertension 》杂志上。
1. 研究方法
① 数据获取
研究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人口中心联合开展的全国性队列研究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获取纳入人群的相关数据。
② 研究人群纳入
研究最开始选取了 CHNS 中1997-2015年份中的 94532 条居民数据,在排除了孕期、未成年(<18岁)、高血压、无血压数据及每日能量摄入过高过低的人群后,最终纳入了 12177 例成人。具体的筛选纳入流程图如下:
③ 膳食营养计量
CHNS 中居民的饮食数据,都由专业的营养学家以面对面的方式,一周内随机选取 3 天,回顾统计连续 24 小时的个人膳食情况,使用中国食品成分表计算营养素摄入量,来评估居民饮食。
④ 终点事件
研究选取新发高血压为主要结局。在随访中,无论是平均收缩压≥140 mmHg,或平均舒张压 ≥90 mmHg,或被医师诊断,或有接受降压治疗,都被定义为新发高血压。
⑤ 研究人群和基线特征
在最终纳入分析的 12177 例成人中,碳水化合物的平均供能占比为 56.7%,包括 6.4% 的高质量碳水化合物,和 47.0% 的低质量碳水化合物。
研究依据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能量占比,将人群分为了 7 组(<35%,35%~<45%,45%~<50%,50%~<55%,55%~<60%,60%~<70%,≥70%),详细基线资料见下表:
从中不难看出,在碳水化合物摄入能量占比较低的组别中,以 老龄、女性、非吸烟、城市、高中或以上学历的人群比例更高。同时,该组的 BMI、舒张压、钠/钾摄入比例,以及钠盐、动物蛋白、动植物脂肪的摄入量,往往更高;而纤维、植物蛋白、总能量的摄入相对较低。
2. 研究结果
① 碳水化合物摄入能量占比与新发高血压
在中位时间 6.1 年的随访结果里,共 4269 例居民确诊新发高血压。经统计发现,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能量占比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呈 U 型关联。其中, 50%~55%组别的新发高血压发生比最低,见下图 A:
然而, 高质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能量占比,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呈 L 型关联,见上图 B。与之相反的是, 低质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能量占比,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呈 J 型关联,见上图 C。
研究还分别校正了卒中和心梗基线资料,或每日盐摄入量,或 BMI 和腰围变化,依然支持上述主要结论。其中, 校正卒中和心梗基线资料的统计分析如下:
② 低碳水化合物评分与新发高血压
在低质量碳水化合物的相关统计中, 动物性低碳水化合物评分与新发高血压存在 U 型关联,见下图 B。而 植物性低碳水化合物评分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则不存在 U 型关联,见下图 C:
③ 蛋白质、脂肪摄入与新发高血压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分析了膳食中蛋白质、脂肪摄入的能量占比,与新发高血压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 总蛋白质/脂肪,还是 动植物蛋白、动植物脂肪, 均与新发高血压呈 U 型关联,见下图 A-F:
其中, 总、动物性、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能量占比分别在( 11.6%~12.5%)、(2.9%~4.2%)、(7.2%~8.2%)时,新发高血压风险最低。
总、动物性、植物性脂肪的摄入能量占比分别在 (33.0%~39.0%)、(13.7%~19.0%)、(18.7%~23.5%)时,新发高血压风险最低。
④ 分层分析
研究还分别以 蛋白质摄入能量占比 12.0%、脂肪摄入能量占比 30.6%、年龄 40 岁为界限,进行了分层分析。然而,在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性结果上,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P >0.05),具体数据见下图:
3. 研究局限性
第一, 观察性研究,不能排除未记录的潜在性混杂风险因素;
第二,饮食数据来源于 患者回忆,可能存在偏差;
第三,研究仅纳入中国人群,是否适用于 其他人种有待进一步验证;
第四,研究纳入的包含血压数据的人群, 平均年龄明显高于无血压数据的人群,尽管年龄并非主要影响因素;
第五,CHNS 中的 高血压或代谢性疾病的详尽数据不足,无法进一步检验变量;
第六,仅 2009 年份的人群有 空腹血糖、血脂、肌酐及谷丙转氨酶等数据,不能校正更多变量。
4. 研究结论
研究证实,在中国一般成人群体中,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能量比例与新发高血压呈 U 型关联,当为 50%~55% 时,新发高血压风险最低。
此外,在 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摄入能量占比较低,或 低质量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比较高的人群中,新发高血压的风险相对更高。低质量碳水化合物中的植物性低碳水化合物评分与新发高血压呈负相关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可下拉查阅):
1. Qinqin Li,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New-Onset Hypertensio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 Hypertens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8 Feb 2021)
2. Zhou B, et al. Worldwide trends in blood pressure from 1975 to 2015: a pooled analysis of 1479 population-based measurement studies with 19.1 million participants. Lancet. 2017;389:37–55.
3. Bueno NB, et al. Very-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 v. low-fat diet for long-term weight los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Br J Nutr. 2013;110:1178–1187.
4. Xue H, et al. Relative validity of a 2-day 24-hour dietary recall compared with a 2-day weighed dietary record among adults in South China. Nutr Diet. 2017;74:298–307.
文章转自:心血管健康联盟信息平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上万人研究,碳水化合物摄入比偏高或偏低,都可能增加高血压风险!
《柳叶刀》为碳水化合物正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死亡风险增加32%,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0%!
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一个完整的指南
【宠物碳水化合物】狗狗对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要求 碳水化合物对猫有哪些好处
我们每天需要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猫和碳水化合物:食肉动物的幻想?
狗狗对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 科普图文 准妈妈注意:孕期营养过度或不足都有害!
铲屎官,你是否有很多问号:猫咪需要摄入碳水化合物吗?
如果宠物狗得了糖尿病,主人的糖尿病风险也会增加,反之亦然
网址: 上万人研究,碳水化合物摄入比偏高或偏低,都可能增加高血压风险!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62972.html
上一篇: Low |
下一篇: 糖尿病患者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