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特别是减肥一族对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尤为推崇!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主要注重严格地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美国人阿特金斯医生在1972年写的《阿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首次提出。碳水化合物其实就是各种糖类,主要来源淀粉类食物,比如大米、面粉、谷物,还有土豆等。低碳饮食法要求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上限为20克,当身体没有得到碳水化合物来燃烧供能时,它就会去寻找其他燃料。
这种饮食方法在北美和欧洲获得了一批的追随者。但是前段时间BBC发表的一篇文章却表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可能会导致寿命缩短!
上个月,这项研究被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跨越25年,通过对15,400人进行调查问卷得出:相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适度摄入碳水化合物或者用植物脂肪和植物蛋白质代替肉类会更健康。
低碳水饮食提高死亡率
研究人员还对9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共包括462934名志愿者,平均随访16.1年,他们的分析结果同样表明,低碳水饮食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根据15,400份调查问卷,研究人员再根据问卷调查得出他们每天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中得到的卡路里比例。最终得出,相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法,那些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取50-55%能量的人死亡风险更低。
在NHANES队列中,研究人员将志愿者按照碳水化合物摄入,由多至少分为四组(Q1-Q4),四组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分别占一天全部热量的66%、57%、49%和39%(按照美国的膳食指南建议,每日碳水化合物应占全部热量的45%-65%,中国则为55%-65%)。
▲Q1-Q4随时间全因死亡率的变化和风险比
按照一般经验来说,保持低碳水饮食的大多还是为了减肥,研究人员也对志愿者中的肥胖(BMI≥30kg/m2)和非肥胖(BMI<30 kg/m2)群体分别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非肥胖群体低碳水饮食与全因死亡风险关联更强,风险增加更多!(Q2:2% vs. 13%;Q3:11% vs. 25%;Q4:19% vs. 48%)。
真低碳与伪低碳之谜
低碳的定义是的碳水热量少于20%,而这些志愿者,最低碳水摄入是39%,根本就不是低碳。事实上,从1999年-2010年,这些所谓低碳水的人,他们只是主食吃得少了点,但他们会照常喝酒(是高碳水组的5倍),吃其它的不健康的食物。
从研究的数据来看,这些所谓的低碳人,受教育程度更低,抽烟喝酒更多,糖尿病患病率更高。可以说没有健康习惯的人,却莫名奇妙的成了低碳饮食的代言人。
科学的生酮饮食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去年virta就专门做过研究,62位糖尿病人主要心脏病相关数据变化情况几乎所有的风险指标都下降了,真正的低碳、科学的低碳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这个这些假低碳人,却发现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了。
低碳适度最重要
目前全球饮食指南,一般建议每天摄入50%~65%的热量应来自于碳水化合物,10%来自饱和脂肪,理想的饮食搭配是保持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平衡,即约50%~55%的碳水化合物与35%的脂肪。
《柳叶刀》(Lancet)研究报告在内的大量现有数据表明,在食用碳水化合物时要适度。在碳水化合物的选择上,少精米精面、甜饮料、甜食,多薯类、全谷物、粗粮,合理搭配食物,不但有利于延寿,还能吃出苗条的身材。
虽然这只是一项相关性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仍然提示我们,低或高碳水饮食都不适合作为一种长期的习惯去坚持。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大型、更详细的研究来对碳水饮食的长期影响进行验证。
来源于:奇点网 瘦龙健康
ps/本文来自网络整理、奇点网、瘦龙健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柳叶刀》为碳水化合物正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死亡风险增加32%,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0%!
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一个完整的指南
糖尿病风险增加32%,罪魁祸首竟是你家的狗?
原创 要瘦还是要年轻?最新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加速衰老
猫和碳水化合物:食肉动物的幻想?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健康科普 运动与饮食|碳水化合物,也要挑着吃
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包括哪些食物?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通常会受到互联网信息的影响
狗狗糖尿病低碳水化合物包括
我们每天需要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网址: 《柳叶刀》为碳水化合物正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死亡风险增加32%,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0%!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62969.html
上一篇: 什么才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它 |
下一篇: 米饭与食物金字塔——林海峰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