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思考论文

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思考论文

  摘要: 《饲料学》是动物科学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是研究饲料分类、营养价值及其用途前景的科学。随着学科发展以及教 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更新, 对《饲料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十分必要。该文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介绍 《饲料学》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与措施,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饲料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课程考核

  0 引言

  《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主 要在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等专业基 础课后开设。课程的核心任务是研究饲料的分类来源、 学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掌握各类常用饲料原料的 营养特性和饲喂价值、了解主要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途 径、饲料配方设计及品质控制等基础理论知识[1-2] 。2020 年起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在商品饲料中的禁止添加, 促进我国饲料工业的转型升级及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也 是饲料学领域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满足当前动物养殖市场及饲料工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 人才,对《饲料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 创新引领做好“连贯性”教学设计

  《饲料学》的连贯性教学设计就是通过对学科知识的有效串联,融入思政教育理念,搭载理论与实践平 台,以期达到培养政治事项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实践 基础浑厚的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教改目标。

  1.1 结合学科特点,做好知识整合的连续性

  传统《饲料学》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讲授,知识 面广、信息量大,学生对饲料原料、饲料生产、饲料工 艺、动物饲养等缺乏直观印象和全流程感知。随着学 科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并参照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 饲料学课程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①饲 料学发展概况,突出科技促进作用。②饲料原料营养价 值与特性,突出生物技术开发与利用。③饲料配方制 作,强化动物日粮配方特点。④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强 调新兴技术等在价值评定中的应用。⑤饲料安全与产品 品质控制,突出霉菌毒素、抗生素、重金属的危害与控制[3] 。此外,学院已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多个校外实习 基地,组织学生到饲料厂、养殖场开展教学实习和参观 见学,加强生产实践直观印象。组织实习小结和课程总 结,实施理论串讲,达成巩固提高附加印象。

image.png

  1.2 结合政治工作,挖掘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为 核心,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与改革的一种 实践探索,是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 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 合,将德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 发展[4] 。我国是畜牧产品的需求大国,根据中国饲料工 业协会的数据显示, 2021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29 344.3万t,比上年增长16.1%。全国10万t以上规模饲料 生产厂957家,比上年增加208家,生产量足、质优的畜 牧产品对保民生、振兴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饲料 学》的课程教学要以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三农建设、 农机研发等为思政教育融入点,强调生产安全食品重要 性,阐明我国饲料资源短缺现状,分析我国大宗饲料和 高端饲料产品高度依赖进口原因,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1.3 结合实践应用,开放教学互动的参与性

  《饲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课程,也是培养 学生分析判断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启发创新思 维,激发创新能力的理论实践课程。基于弗洛姆的期望 理论和心理学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理论提出的参与 式教学方法[5] ,是指对饲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 容、教学大纲等,进行理论与实践、讲授与研讨、参观 与见学、总结与提高、评估与考核的学时方案再分配,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调查研究与理论研讨、案例 分析与分组讨论的互动式参与[6] 。开放教学互动的参与 性,实现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培 养了学生相互间的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 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实现饲料学课程的教学 目标[7]。

  2 实践驱动丰富“互动式”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 校教学的实践需求,通过教学方法创新对营造互动式课 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牢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增强探索科学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2.1 启发式教学引导

  启发式教学( Heuristic Education)是一种以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教学方法,其本质是从学生 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 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 识、创新发展智能,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效果。《饲料学》课程的启发 式教学主要有3类[8] 。①直观启发。指通过展示直观的 文字、图片、表格、音频、视频、实验等进行启发,如 立足实物、标本、模型等教具激发探索欲望,通过课 程PPT、文本、图像、微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加深感观印 象。②语言启发。指充分发挥语言作用进行的启发,如 教师通过提问、反问,讨论、辩论,以及比喻、拟人等 语言方式实现启发。③逻辑启发。通过对比、归纳、演 绎、联系实际等方式进行启发。在实际教学中,围绕实 现教学目标,启发方法可视情单一或组合使用,以期产 生交互影响,达成动态推进教学活动过程。

  2.2 案例式教学探讨

  案例分析法( Case Analysis Method )最早由哈佛大 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成功应用于哈佛商学院培养高级 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在饲料学教学中引入案例 式教学探讨,是引导学生参与式教学的重要环节[9] ,例 如:案例既可围绕“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 等热点事件展开饲料安全问题探讨,也可以围绕青贮、 池贮、塔贮等技术展开实际生产中应用探讨,学生通过 查阅资料、撰写报告、分组协同等方式达到提高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团队协作等能力提升,最终达到“授人 以渔”的教学目的。

  2.3 讨论式教学互动

  讨论式教学法(Discussion Teaching)强调在教师的 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 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员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饲料学》课 程讨论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5个部分。①布置论题。结 合饲料学课程学习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讨论题。 ②资料查询,提供饲料学课程重点书籍、网站等资源 包,鼓励学生自主检索、主动查阅。③启发思路。教师 作为“导演”对命题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开展 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④分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 演讲、辩论等形式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达到知识共享、 能力提升、促进交流的目的。⑤梳理总结。结合饲料 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对命题进行“教-研-讨”梳 理总结。在《饲料学》教学中有效开展讨论式教学互 动,可达到课堂实践“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积 极状态。

  2.4 前瞻式教学拓展

  前瞻性教学拓展( Prospective Expand) 是指在课堂 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目的,在一 定范围和深度上与外部相关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的教学 活动。在《饲料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对饲料科学的前 瞻性技术介绍,有助于启发学生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目前随着环保饲料技术的创 新应用,饲料原料基础参数评定进度加快,营养价值数 据库进一步完善,低蛋白日粮、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 工等技术加快普及,同位素示踪技术、基因组学技术、 蛋白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在饲料工艺实践中广泛 应用,通过对上述技术的拓展介绍,辅之以《Feeds & Feeding》等英文教材,选取大量国内外权威期刊作为参 考资料,使学生了解当前饲料科学前沿的研究进展和面 临的问题[10]。

  3 优化设计完善“多样性”教学考评

  3.1 饲料学考核方式现状及问题

  目前《饲料学》的考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 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体沿袭“课堂授课、章节复习、期 末考试”的传统方式[11] ,大多采用2个维度进行考评, 即“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权重一般分配30% :70% 。 其弊端是:过分重视理论权重,忽视了实践创新能力, 淡化了过程性考核。单一的考核模式,致使日常教学中 学生参与动力不足,课程结业重记忆轻思考,考核主题 片面化,结业成绩无法客观反映教学质量,不利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3.2 饲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根据《饲料学》的课程特点着力突出过程评价,构 建全过程、多方位、多角度的混合考核体系,主要采 用3个维度进行考评,即“日常教学+互动教学+结业成 绩”,权重分配20% :20% :60%,增加平时成绩的比 例,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涉及理论授课、教学互 动、实验授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及期末各环节[11-12] 。 ①日常教学采用量化管理,主要指标:课程参与完整 度、课间表现良好度、课后作业完成度。②互动教学 采用综合评定,主要指标:课程论文规范性、案例分 析合理性、分组研讨积极性、课程实验完整性。③结 业成绩分权评定,主要对饲料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应 用的综合性考核,采取百分制评定,按权重计算个人 成绩。

image.png

  4 结论

  随着学科、行业技术发展以及当前教育理念的发展 创新,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对学生以及《饲料学》课 程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的从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期打破传 统的《饲料学》教学模式,采用多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培养符合当前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1] 许贵善,雷红. 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与探索[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 ,39( 9 ):92-94 .

  [2] 陈丽娟. 基于OBE理念的“饲料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 ,22( 5 ): 116-119 .

  [3] 孙志洪,许庆庆,李貌, 等. 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教学 改革探索[J]. 家畜生态学报, 2017 ,38( 5 ):91-93 .

  [4] 许贵善. 《饲料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应用[J]. 当 代畜牧, 2021( 6 ): 55-57 .

  [5] 李振跃.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与时代意义[J]. 思想理论教育导 刊, 2014( 7 ): 59-62 .

  [6] 孙小琴,王平, 曹雨莉, 等. 《饲料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 构建与思考[J]. 家畜生态学报, 2017 ,38( 2 ):92-96 .

  [7] 孙小琴,曹雨莉,王平, 等. 饲料学参与式教学模式及其应 用效果分析[J]. 畜牧兽医杂志, 2015 ,34( 6 ):75-77 .

  [8] 杨静,吴彬.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 教育教学论坛, 2021( 47 ): 149-152 .

  [9] 曾有权,兰云贤,苏军, 等. 改革《饲料学》教学培养创新 型适用人才[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2): 69-71 .

  [10] 杨彩梅,汪以真,詹勇,等.饲料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 饲料博览, 2011( 11 ): 51-53 .

  [11] 刘变枝,于光晴,王平,等.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动物营养 与饲料学”课程创新体系构建[J]. 科技与教育, 2021( 8 ):141-143 .

  [12] 侯文博,苗志国,刘永亮,等. 饲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 研究和实践[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19 ):255-257 .

相关知识

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思考论文
【word】 《宠物外科手术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
动物营养与饲料的课程改革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宠物美容与护理课程改革探索
高职宠物护理与美容实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精选5篇)
关于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四四”教学模式操作程序的探索
《宠物病防治》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
高职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现代学徒制考核机制的探讨

网址: 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思考论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0413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经济动物饲养学第10章 饲料分类
下一篇: 宠物饲料原料论文